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
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
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
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
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
或曰:“寇至,盍去诸?”
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
”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
”寇退,曾子反。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
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
”
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
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
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急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
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
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
或曰:“寇至,盍去诸?”
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
”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
”寇退,曾子反。
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
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
”
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
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
”
子思居于卫,有齐寇。
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急去,君谁与守?”
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
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
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
万章问曰:“敢问友。
”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
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
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
然终于此而已矣。
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
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
”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
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
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
然终于此而已矣。
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
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
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
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舜见瞽瞍,其容有蹙。
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尧老而舜摄也。
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
’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此之谓也。
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
’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舜见瞽瞍,其容有蹙。
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尧老而舜摄也。
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
’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此之谓也。
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
’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
《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
孟子曰:“否,不然。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
《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
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
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
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
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
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
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
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
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
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
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
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
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
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
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
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
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
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
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
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