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
”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子,念此可以一笑
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箜箜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洪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款坎镗嗒之声,与向噌洪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的、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2.45s
Copyright ©2022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