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淈,動而俞出。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
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爲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