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既解宣州围,铙歌一路行如飞。
行行东至濑水上,乃营金屋安玉扉。
步障十重列纨绮,流苏百结垂珠玑,天吴紫凤贴地满,珊瑚玉树灯相辉。
灵蠵之柈大蠡盏,椒花酿熟羊羔肥。
坐中貂锦半时贵,眼下繁华当世稀。
道是将军毕婚礼,姬姜旧聘今于归。
兰陵道远蹇修往,春水吴船凭指挥。
良辰风日最明媚,雪消沙暖晴波翠。
双桥儿女竞欢声,新年梅柳酣春意。
卓午遥闻鼓吹喧,前津已报夫人至。
将军含笑下阶行,众客无声环堵侍。
彩船刚舣将军门,船中之女隼入而猱奔。
结束雅素谢雕饰,神光绰约天人尊,若非瑶池陪辇之贵主,定是璇宫宵织之帝孙。
颀身屹以立,玉貌惨不愠。
敛袖向众客:“来此堂者皆高轩,我亦非化外,从头听我分明言:我是兰陵宦家女,世乱人情多险阻。
一母而两兄,村舍聊僻处。
前者冰畦自灌蔬,将军过之屡延伫。
提瓮还家急闭门,曾无一字相尔汝。
昨来两材官,金币溢筐筥。
谓有赤绳系,我母昔口许,兹用打桨迎,期近慎勿拒。
我兄稍谁何,大声震柱础。
露刃数十辈,狼虎纷伴侣。
一呼遽坌集,户外骇行旅。
其势殊讧讧,奋飞难远举。
我如不偕来,尽室惊魂无死所。
我今已偕来,要问将军此何语?”女言缕缕中肠焚,突前一手揕将军,一手有剑欲出且未出:“我言是真是假汝耳闻不闻?我惟捉汝姑苏去,中丞台下陈诉所云云。
请为庶人上达尧舜君,古来多少名将钟鼎留奇芬,一切封侯食邑赐钱赐绢种种国恩外,是否听其劫掠良闺弱息为策勋?诏书咫尺下五云,万一我嫁汝,汝意岂不欣?不有天子命,断断不能解此纷。
汝如怒我则杀我,譬如幺幺细琐扑落粪土一蚤蚊。
不则我以我剑夺汝命,五步之内颈血立溅青絁裙。
门外长堤无数野棠树,树下余地明日与筑好色将军坟。
一生一死速作计,奚用俯首不语局促同斯文?”将军平日叱咤雷车殷,两臂发石无虑千百斤,此时面目灰死纹,赪如中酒颜熏熏。
帐下健儿腾恶氛,握拳透爪齿咬龈。
将军在人手,仓猝不得分,投鼠斯忌器,无计施戈矜。
将军左右摇手挥其群,目视众客似乞片语通殷勤。
众客惊甫定,前揖女公子:“聆女公子言,怒发各上指。
要之将军心,始愿不到此。
求婚固有之,篡取敢非理。
卤莽不解事,罪在使人耳。
若两材官者,矫命必重箠。
如今无他言,仍送还乡里。
将军亲造门,肉袒谢万死。
敬奉不腆仪,堂上佐甘旨。
事过如烟云,太空本无滓。
请即回舟行,食言如白水!”女视众客笑且颦:“诸君视我黄口侲。
彼今大失望,野性讵肯驯?山魖寻仇雠,蓄念愈不仁。
慨从军兴来,处处兵杀民。
杀民当杀贼,流毒滋垓垠。
兰陵官道上,若辈来往频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
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
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
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
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颠,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
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
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
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
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
忠贤闻之,恚甚。
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
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
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
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
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
”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好语谢之。
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皆答曰:“岂惟君父,二祖十宗实式冯焉⑩。
诸生奉明公教,万一异日立朝,不幸遇此等事,决当以死争之。
明公奈何教人谄邪?”巡按御史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
”众方环听如堵。
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狼铛搪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
”争折阑楣,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
巡抚幕中诸将率骑卒至,或拔刃胁众,众益怒,将夺刃刃一鹭,备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始稍定。
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复数为温言辟之,众乃解去。
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是日也,他官旗之浙者,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市人复群殴之,走焚其舟,投橐装于水,官旗皆泅水以免。
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
越八日,公竟就逮。
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臧拷掠⑭,庾死狱中。
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杖戍马信等七人,又黜诸生王节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
一鹭亦以忠贤党被罪家居,白昼见公乘舆,佩韦等骑而从,直入坐中堂,一鹭大怖,遂病死。
汪琬曰:“亡兄措九尝私次忠介公事,予以示公之孙旦龄,以为信,乃稍节其冗者,参以殷氏所作年谱⑮,授其家俾弄之。
《哀盐船文》者,江都汪中之所作也。
中早学六义,又好深湛之思,故指事类情,申其雅志。
采遗制于《大招》,激哀音于变征,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矣。
或疑中方学古之道,其言必期于有用,若此文将何用邪?答曰:“中目击异灾,迫于其所不忍,而饰之以文藻。
当人心肃然震动之时,为之发其哀矜痛苦,而不忘天之降罚,且闵死者之无辜。
而吁嗟噫歆,散其冤抑之气,使人无逢其灾害。
是小雅之旨也,君子故有取焉。
”若夫污为故楮,识李华之精思;传之都下,写左思之赋本。
文章遇合之事,又末而无足数也。
仁和杭世骏序。
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乙卯,仪征盐船火,坏船百有三十,焚及溺死者千有四百。
是时盐纲皆直达,东自泰州,西极于汉阳,转运半天下焉,惟仪征绢其口。
列檣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郭。
一夕并命,郁为枯腊,烈烈厄运,可不悲邪!
于时玄冥告成,万物休息,穷阴涸凝,寒威凛栗,黑曽拔来,阳光西匿。
群饱方嬉,歌号宴食。
死气交缠,视面惟墨。
夜漏始下,惊飙勃发,万窍怒号,地脉荡决,大声发于空廓,而水波山立。
于斯时也,有火作焉。
摩木自生,星星如血。
炎光一灼,百舫尽赤。
青烟跋啖⑩,嫖若沃雪。
蒸云气以为霞,炙阴崖而焦燕。
始连楫以下碇,乃焚如以俱没。
跳綁火中,明见毛发。
痛譽田田,狂呼气竭。
转侧张皇,生涂未绝。
倏阳焰之腾高,鼓腥风而一咲。
洎埃雾之重开囱,遂声销而形灭。
齐千命于一瞬,指人世以长诀。
发冤气之煮蒿,合游氛而障日。
行当午而迷方,扬沙砾之嫖疾。
衣絹败絮,墨查炭屑,浮江而下,至于海不绝。
亦有没者善游,操舟若神。
死丧之威,从井有仁。
旋入雷渊,并为波臣。
又或择音无门,投身急瀨,知蹈水之必濡,犹入险而思济。
挟惊浪以雷奔,势若阱而终坠,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
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出寒流以決辰,目腸腸而犹视。
知天属之来抚,愁流血以盈眦。
诉强死之悲心,口不言而以意。
若其焚剥支离,漫滤莫别,圜者如圈,破者如玦。
积埃填窍,擢指失节,嗟狸首之残形囲,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杯,辨焚余之白骨。
呜呼,哀哉!
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
妻孥环之,气绝寝床。
以死卫上,用登明堂。
离而不惩气祀为国殮。
兹也无名,又非其命。
天乎何辜,罹此冤横!游魂不归,居人心绝,麦饭壶浆,临江呜咽。
日堕天昏,凄凄鬼语。
守哭述遭气心期冥遇。
惟血嗣之相依,尚腾哀而属路争。
或举族之沉波,终狐祥而无主励。
悲夫!丛冢有坎,泰厉有祀。
强饮强食,冯其气类。
尚群游之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
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
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译者称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盍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
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
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
两军人马杂遡,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迸裂,烟焰迷漫。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
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
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
余闻法人好胜,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则其意深长矣。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托于幻邪?斯二者盖皆有之。
意园者,无是园也,意之如此云尔。
山数峰,田数顷,水一溪,瀑十丈,树千章,竹万个。
主人携书千卷,童子一人,琴一张,酒一瓮。
其园无径,主人不知出,人不知入。
其草若兰,若蕙,若菖蒲,若薜荔。
其花若荷,若菊,若芙蓉,若芍药。
其鸟若鹤,若鹭,若鸥,若黄鹂。
树则有松,有杉,有梅,有梧桐,有桃,有海棠。
溪则为声如丝桐,如钟,如磬。
其石或青,或赭,或偃,或仰,或峭立百仞。
其田宜稻、宜秫,其圃宜芹,其山有蕨、有薇、有笋,其池有荇。
其童子伐薪、采薇、捕鱼。
主人以半日读书,以半日看花,弹琴饮酒,听鸟声、松声、水声,观太空,粲然而笑,怡然而睡,明日亦如之。
岁几更欤,代几更欤,不知也。
避世者欤,避地者欤,不知也。
主人失其姓,晦其名,何氏之民?曰无怀氏之民也。
其园为何?曰意园也。
金陵葛某,嗜酒而豪,逢人必狎侮之。
清明,与友四五人游雨花台。
台旁有败棺,露见红裙,同人戏曰:“汝逢人必狎,敢狎此棺中物乎?”葛笑曰:“何妨。
”往棺前以手招曰:“乖乖吃酒。
”如是者再。
群客服其胆,大笑而散。
葛暮归家,背有黑影尾之,声啾啾曰:“乖乖来吃酒。
”葛知为鬼,虑避之则气先馁,乃向后招呼曰:“鬼乖乖,随我来。
”径往酒店,上楼置一酒壶、两杯,向黑影酬劝。
旁人无所见,疑有痴疾,听其所为。
共饮良久,乃脱帽置几上,谓黑影曰:“我下楼小便,即来奉陪。
”黑影者首肯之。
葛急趋出归家。
酒保见客去遗帽,遂窃取之。
是夕,为鬼缠绕,口喃喃不绝,天明自缢。
店主人笑曰:“认帽不认貌,乖乖不乖。
婺源汪启明,迁居上河之进士第,其族汪进士波故宅也。
乾隆甲午四月,一日,夜梦魇良久,寤,见一鬼逼帷立,高与屋齐。
汪素勇,突起搏之。
鬼急夺门走,而误触墙,状甚狼狈。
汪追及之,抱其腰。
忽陰风起,残灯灭,不见鬼面目,但觉手甚冷,腰粗如瓮。
欲喊集家人,而声噤不能出。
久之,极力大叫,家人齐应。
鬼形缩小如婴儿。
各持炬来照,则所握者坏丝绵一团也。
窗外瓦砾乱掷如雨,家人咸怖,劝释之。
汪笑曰:“鬼党虚吓人耳,奚能为?倘释之,将助为祟,不如杀一鬼以惩百鬼。
”因左手握鬼,右手取家人火炬烧之。
膊有声,鲜血迸射,臭气不可闻。
迨晓,四邻惊集,闻其臭,无不掩鼻者。
地上血厚寸许,腥腻如胶,竟不知何鬼也。
王葑亭舍人为作《捉鬼行》纪其事。
邑有王生,行七(1),故家子(2)。
少慕道(3),闻劳山多仙人(4),负笈往游。
登一顶,有观宇(5),甚幽。
一道士坐蒲团上(6),素发垂领(7),而神观爽迈(8)。
叩而与语,理甚玄妙(9)。
请师之。
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
”答言:“能之。
”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
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王谨受教。
过月馀,手足重茧(10),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
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
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11)。
诸门人环听奔走。
一客曰:“良宵胜乐(12),不可不同。
”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13),且嘱尽醉。
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14),竞饮先釂(15),惟恐樽尽(16);而往复挹注(17),竟不少减。
心奇之。
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18)。
何不呼嫦娥来(19)?”乃以箸掷月中。
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
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20)。
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21)!”其声清越,烈如箫管(22)。
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
三人大笑。
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
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
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
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23),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几上肴核尚故(24)。
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
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
”“足宜早寝,勿误樵苏(25)。
”众诺而退。
王窃忻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26),不过早樵而暮归。
弟子在家,未谙此苦(27)。
”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
明早当遣汝行。
”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道士问:“何术之求。
”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
”道士笑而允之。
乃传以诀(28),令自咒毕(29),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
又曰:“试入之。
”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
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
大喜,入谢。
道士曰:“归宜洁持(30),否则不验。
”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