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曰:“君子不亮,恶乎执?”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
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