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峯曰香爐峯,北寺曰遺愛寺
介峯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峯腋寺,作爲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
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廣袤豐殺,一稱心力
洞開北戶,來陰風,防徂暑也
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
木,斲而已,不加丹
牆,圬而已,不加白
墄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紵幃,率稱是焉
堂中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兩三卷
樂天既來爲主,仰觀山,俯聽泉,傍睨竹樹雲石,自辰至酉,應接不暇
俄而物誘氣隨,外適內和
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後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問其故
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臺,半平地;臺南有方池,倍平臺
環池多山竹,野卉
池中生白蓮,白魚
又南抵石澗
夾澗有古鬆,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修柯嘎雲,低枝拂潭;如幢豎,如蓋張,如龍蛇走
松下多灌叢,蘿蔦葉蔓,駢織承翳,日月光不到地
盛夏風氣,如八九月時
下鋪白石,爲出入道
堂北五步,據層崖,積石,嵌空垤塊,雜木異草,蓋覆其上
綠陰濛濛,朱實離離,不識其名,四時一色
又有飛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見,可以永日
堂東有瀑布,水懸三尺,瀉階隅,落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築聲
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脈分線懸,自檐注砌,累累如貫珠,霏微如雨露,滴瀝飄灑,隨風遠去
其四旁耳目杖屨可及者,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雲,秋有虎溪月,冬有廬峯雪
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萬狀,不可殫紀,覶縷而言,故云甲廬山者
噫!凡人豐一屋,華一簀,而起居其間,尚不免有驕矜之態,今我爲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適內和,體寧心恬哉昔永,遠,宗,雷輩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載,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從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門,凡所止雖一日二日,輒覆簣土爲臺,聚拳石爲山,環鬥水爲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一旦蹇剝,來佐江郡,郡守以優容撫我,廬山以靈勝待我,是天與我時,地與我所,卒獲所好,又何求焉!尚以冗員所羈,餘累未盡,或往或來,未遑寧處
待予異時弟妹婚嫁畢,司馬歲秩滿,出處行止,得以自遂,則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書,終老於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
清泉白石,實聞此言!
時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東西二林長老湊,朗,滿,晦,堅等凡二十又二人,具齋,施茶果以樂之
因爲草堂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俊彩星馳
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廻;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具,二難并
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懽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慤之長風
捨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羣季俊秀,皆爲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斗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朝歌夜絃,爲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粧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爲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僞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
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
加以虺蜴爲心,豺狼成性
近狎邪僻,殘害忠良
殺姊屠兄,弒君鴆母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
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
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
奉先君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
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
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
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斗平
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
言猶在耳,忠豈忘心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倘能轉禍爲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勳,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
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移檄州郡,咸使知聞
自余爲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
以爲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爲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爲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1.73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