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针有补泻,何谓也?
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
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面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
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为十死不治也。
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
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
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
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
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何谓也?
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
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
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
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
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
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
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
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
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
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
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曰: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
然:所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
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
曰:经言八会者,何也?
然: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抒,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
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曰:经言七传者死,间脏者生,何谓也?
然:七传者,传其所胜也。
间脏者,传其子也。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
间脏者,传其所生也。
假令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是母子相传,竟而复始,如环无端,故曰生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