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去齐。
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
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
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
王庶几改之。
王如改诸,则必反予。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
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
兄戴,盖禄万钟。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鶂鶂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
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
’出而哇之。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
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
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夭有余岁。
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
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
皆适于义也。
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
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
’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
辞曰:‘闻戒。
’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
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
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
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
吾闻夷子墨者。
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
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
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
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
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
其颡有泚,睨而不视。
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
盖归反虆梩而掩之。
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