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
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
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
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之檀山原。
由大王父已还,一昭一穆如平生。
曾祖凯,官至博州刺史。
祖[金皇],由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岁满,转殿中丞、侍御史,赠尚书祠部郎中。
父讳绪,亦以儒学,天宝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后为浙西从事。
本府就加盐铁副使,遂转殿中,主务於蛹[yǒng]桥。
其后罢归浙右,至扬州,遇疾不讳。
小子承夙训,禀遗教,眇[miǎo,微弱]然一身,奉尊夫人不敢殒灭。
后忝[tiǎn羞辱,愧对;辱]登朝,或领郡,蒙恩泽,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先太君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赠至范阳郡太夫人。
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
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官司间旷,得以请告奉凊[冫青,qìng]。
是时少年,名浮[过也]于实,士林荣之。
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丁]指遇父母之丧。
[先尚书]指刘禹锡的父亲。
)因成痼疾。
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
”因白丞相以请,曰:“诺。
”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
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明年冬,擢[zhuō提拔]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
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
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
至是起苏州掾[yuàn,副官],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
翊日[同“翌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
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
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馀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duó]支盐铁等案。
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
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
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
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从春到秋的“永贞革新”,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这是对“永贞革新”的充分肯定。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
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
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
宫掖[yè]
文之难而诗尢难,古今之喻多矣。
愚以为辨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酰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
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中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
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中矣。
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
前辈诸集,亦不专工于此,矧其下者耶?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道学哉?贾阆仙诚有警句,然视其全篇,意思殊馁。
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
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愚窃尝自负,既久而愈觉缺然。
然得于早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销”。
又“人家寒食月。
花影午时天”。
(上句云“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又“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憀”。
又“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灵。
”得于山中,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
”又“川明虹照雨,树密乌冲人”。
得于江南,则有“日带潮声晚,烟和楚色秋”。
(一作“戌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
本集同)又“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得于塞上,则有”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
”得于丧乱,则有“骅骝思故第,婴鹉失佳人”。
又“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得于道官,则有“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得于夏景,则有“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得于佛寺,则有“松日明金像,苔龛响木鱼”。
又“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
得于郊园,则有“暖景鸡声美,微风蝶影繁”。
又“远陂春草渗,犹有水禽飞”。
(上句云“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得于乐府,则有“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
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诃也。
七言云:“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寒林。
”又“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
又“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又“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上句云“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楼栏槛别人家”)又“殷勤元旦日,欹午又明年”。
(上句云“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皆不拘于一概也。
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
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
岂容易哉?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
傥复以全美为上,即知味外之旨矣。
勉旃。
司空表圣再拜。
微臣每读经史,见前贤忠孝之事,臣虽小人,窃希大道,未嚐不废卷长想,思履其迹。
臣以不天,早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
顾来事之可为者,唯忠义而已。
是以徒步二千裏而自归於陛下,陛下不以臣愚瞽,过垂齿录。
窃自顾瞻,无阶答谢,辄以微躯丹款,惟陛下所择。
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之西,其墙宇门阙之制,方之紫极,尚为卑小。
臣伏以东宫皇太子之宅犹处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反在城外。
虽太上皇游心道素,志在清俭,陛下重违慈旨,爱惜人力,而蕃夷朝见,及四方观听,有不足者。
臣愿营筑雉堞,修起门观,务从高显,以称万国之望,则大孝昭乎天下矣。
臣又伏见明敕,以二月二日幸九成宫。
臣窃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宫去京三百馀裏,銮舆动轫,严跸经旬日,非可以旦暮至也。
傥太上皇情或思感,而欲即见陛下者,将何以赴之?且车驾今行,本为避暑,然则太上皇尚留热所,而陛下自逐凉处,温清之道,臣窃未安。
然敕书既出,业已成就,愿示速反之期,以开众惑。
臣又见诏书,令宗室功臣悉就蕃国,贻厥子孙,嗣守其政,非有大故,无或黜免。
臣窃惟陛下封植之者,诚爱之重之,欲其继嗣承守而与国无疆也。
臣以为必如诏旨者,陛下宜思所以安存之富贵之,何必使代官也。
何则?以尧舜之父,犹有朱均之子,傥在孩童嗣职,万一骄愚,则兆庶被其殃,而家国蒙其患。
正欲绝之也,则子文之治犹在;正欲存之也。
则欒黶之恶已彰。
与其毒害於见存之百姓,则宁使割恩於已亡之一臣明矣。
然则向所谓爱之者,乃适所以伤之也。
臣谓宜赋以茅土,畴其户邑,必有才行,随器方授。
则虽其翰翮非强,亦可以获免尤累。
昔汉光武不任功臣以吏事,所以终全其代者,良得其术也。
愿陛下深思其宜,使得奉大恩,而子孙终其福禄也。
臣又闻圣人之化天下,莫不以孝为本,故曰:「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又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亦云:「吾不与祭,如不祭。」是圣人之重祭祀也如此。
伏惟陛下践祚以来,宗庙之享,未曾亲事。
伏缘圣情,独以銮舆一出,劳费必多,所以忍其孝思,以便百姓,遂使一代之史,不书皇帝入庙之事,将何以贻厥孙谟,垂则来叶?臣知大孝诚不在俎豆之间,然则圣人之训人,固有屈已以从时,特愿圣恩,顾省愚款。
臣又闻致化之道,在於求贤审官;为政之基,必自扬清激浊,故孔子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是言慎举之为重也。
臣伏见王长通白明达,本自乐工,舆早杂类,韦槃提斛斯正,则更无他材,独解调马,纵使术逾侪辈,能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消沮闭藏,必是好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小富小贵易盈,刑灾准有;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桥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得福更延年。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已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见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侭堪救患扶灾。
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名扬海内。
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
自古为文者,多以九、七为题目。
乃有《九歌》、《九辨》、《九章》、《七发》、《七启》,其流不一。
馀以为天有五星,地有五岳,人有五常,礼有五礼,乐有五声。
五者,亦在天地之数。
今造五悲,以伸万物之情,传之好事耳。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
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
晋败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
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
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只益为愈。
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有能知此,道大名播。
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
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朕闻铭邓骘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
则知襃德策勋,古今一致。
顷者董昌僣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渫染齐人。
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
其机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
拯於粤於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馀杭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
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於旂常,流在丹素。
虽锺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功,抑有异数。
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辞,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
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臣某言:贼泚逋诛,尚穴宫禁。
陛下思念宗庙,痛伤黎元,仁孝交感,至於愤激,猥以急务,下询微臣。
臣虽鄙懦,尊慕仁义,荷陛下知巳之遇,感陛下思理之诚,愚衷所怀,承问辄发。
不以浅深自揆,不以喜怒上虞,诚缺於周防承顺之规,是亦忠於陛下一至之分也。
前奉诏问,寻具上陈,请延群臣,稍与亲接,广谘访之路,开谏诤之门,通壅郁之情,宏采拔之道。
自献答奏,迨兹弥旬,不闻施行,不赐酬诘,未审宸旨,以为何如?昧於忖量,但务竭尽,恐由辞理蹇拙,不能畅达事情,慺慺血诚,敢愿披沥,频烦黩冒,岂不惭惶,盖犬马感恩思效之心,卷卷而不能自止者也,
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
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由生也。
是则时之否泰,事之损益,万化所系,必因人情。
情有通塞,故否泰生;情有厚薄,故损益生。
通天下之情者,莫智於圣人,尽圣人之心者,莫深於《易》象。
其别卦也,乾下坤上则曰泰,坤下乾上则曰否;其取象也,损上益下则曰益,损下益上则为损。
乾为天为君,坤为地为臣。
天在下而地处上,於位乖矣,而反谓之泰者,上下交故也。
君在上而臣处下,於义顺矣,而反谓之否者,上下不交故也。
气不交则庶物不育,情不交则万邦不和。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然後岁功成;君泽下流,臣诚上达,然後理道立。
损益之义,亦犹是焉。
上约巳而裕於人,人必悦而奉上矣,岂不谓之益乎!上蔑人而肆诸巳,人必怨而叛上矣,岂不谓之损乎!然则上下交而泰,不交而否,自损者人益,自益者人损,情之得失,岂容易哉。
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舟即君道,水即人情。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是以古先圣王之居人上也,必以其心从天下之心,而不敢以天下之人从其欲。
乃至”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夫几者,事之微也,以圣人之德,天子之尊,且犹慎事之微,乃至一日万虑,岂不以居上接下,惧失其情欤!《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微则万几之虑,不得不精也;危则覆舟之戒,不得不畏也。
夫揆物以意,宣意以言,言或是非,莫若考於有迹,迹或成败,莫若验於已行。
自昔王业盛衰君道得失,史册尽在,粲然可徵。
与众同欲靡不兴,违众自用靡不废,从善纳谏靡不固,远贤耻过靡不危。
故《诗》、《书》称尧德,则曰:”稽於众,舍巳从人。
”数舜之功,则曰:”明四目,达四聪。
”言务同欲也。
序禹之所由兴,则曰:”益赞於禹”,”禹拜昌言”。
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已,改过不吝。
”言
盖闻天地作极,不能迁否泰之期;川岳荐灵,不能改穷通之数。
岂非圣贤同业,存乎我者所谓才;荣辱异流,牵乎彼者所谓命?是以龙骧凤峙,伊周成翊赞之功;含糗羹藜,颜冉困栖迟之病。
或先号而後笑,或始吉而终凶。
事不可量,功未必定。
则知洪涛未接,长鲸多陆死之忧;层风未翔,大鹏有?倾之势。
池酋井鲋,亦将鼓鳞而轻之;田鸠野,亦将骞翮而侮之,及其衡溟渤,接扶摇,吹波则江汉倒流,腾气则虹霓掩彩,摩赤岸,负苍天,然後知其力焉。
吁,韩信之无津也,昌亭之一饿夫耳;马卿之失路也。
临邛之一食客耳。
武不足以服众,文不足以动时,长剑屈於无知,洪笔沦於不用。
洎乎雄图蹑运,至尊纳背水之谋;丽藻朝,天子尝凌?之作。
威加海岳,声振廊庙。
彼淮阴之侠少,成都之遗老也,又焉能知远近哉?是以鉴物於肇不於成,赏士於穷不於达。
是知卞和之得玉也,精存於岸谷之间;张华之得剑也,气发於星辰之际。
夫岂琢磨成器,然後知其宝;断为能,然後知其用哉?
仰惟乡耆等,并玉山高族,金堤胜侣,列子弟於千城,耀衣冠於百代。
或以风?去国,公孙跃马之年;钟鼎从王,诸葛攀龙之日。
门庭相接,雕薨将绮栋连陈;机杼相和,凤镊将虬梭交响。
金浆玉馔,食客三千;绿帻青裳,家僮数百。
冲襟涉识,人多江汉之灵;丽藻华文,代有?渊之气。
北斋开敞,南馆虚闲,诗酒同归,琴书合契。
忘机得意,耻嵇阮之交疏;虚席延宾,恨原尝之客少,实烟霞之薮泽,风月之津梁者乎?刘仲文之远识,不以乾没诣梁城;闵仲叔之高风,不以口腹累安邑。
虽共已没,生气犹存,况乎属宇宙之明,当天下之泰,不能俯拾青紫,高视绅?攀北极而谒帝王,入南宫而取卿相。
胁肩侧足,求哀锺釜之间;低首俯眉,取济斗升之未。
嗟乎!诚下官所以仰天汉而郁拂,临江山而慷慨者也。
但时可以未遇,道可以未行,志愿可以未成,功业可以未就。
古之才足以辅王业,蹑迹屠钓之门;功可以济巨川,藏身版筑之下。
百里奚之负贩,陈汤之丐贷,而况於庸者哉?此仆所以骏奔於顾盼之馀,自致於恩光之末也。
且夫精诚所感,尚动神明;意气相交,岂惭车马?倘能投心季子,遥存素之恩;援手应侯,先立绨袍之赠。
岂人之情也,无报乎?方今白藏绍序,朱律谢期。
天高而林野疏,候肃而江山静。
轻蝉送夏,惊晚吹於风园;旅雁乘秋,动宵吟於露渚。
丝纩成於南亩,亢黍被於东阡。
时计有储,愿履多福。
下官薄游绵载,飘寓淹时,欢踬相仍,忧虞自积。
陟梁鸿之峻岳,何暇长谣?临阮籍之长途,惟知恸哭。
庶凭给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