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陶。
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
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
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
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
”其感情为何如矣!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
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
痴儿騃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
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
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
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
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
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
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
”其感情为何如矣!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
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
痴儿騃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
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
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
话说老残与申东造议论玉贤正为有才,亟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彼此叹息一会。
东造道:“正是。
我昨日说有要事与先生密商,就是为此。
先生想,此公残忍至于此极,兄弟不幸,偏又在他属下。
依他做,实在不忍;不依他做,又实无良法。
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必有良策,其何以教我?”老残道:“知难则易者至矣。
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若要顾念‘父母官’三字,求为民除害,亦有化盗为民之法。
若官阶稍大,辖境稍宽,略为易办;若止一县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然亦非不能也。
”
东造道:“自然以为民除害为主。
果能使地方安静,虽无不次之迁,要亦不至于冻馁。
‘子孙饭,吃他做什么呢!但是缺分太苦,前任养小队五十名,盗案仍是叠出;加以亏空官款,因此罣误去官。
弟思如赔累而地方安静,尚可设法弥补;若俱不可得,算是为何事呢!”老残道:“五十名小队,所费诚然太多。
以此缺论,能筹款若干,便不致赔累呢?”东造道:“不过千金,尚不吃重。
”
老残道:“此事却有个办法。
阁下一年筹一千二百金,却不用管我如何办法,我可以代画一策,包你境内没有一个盗案;倘有盗案,且可以包你顷刻便获。
阁下以为何如?”东造道:“能得先生去为我帮忙,我就百拜的感激了。
”老残道:“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
”东造道:“阁下不去,这法则谁能行呢?”老残道:“正为荐一个行此法则的人。
惟此人千万不可怠慢。
若怠慢此人,彼必立刻便去,去后祸必更烈。
“此人姓刘,号仁甫,即是此地平阴县人,家在平阴县西南桃花山里面。
其人少时,十四五岁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
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在四川峨眉山上遇见了一个和尚,武功绝伦。
他就拜他力师,学了一套‘太祖神拳”一套‘少祖神拳’。
因请教这和尚,拳法从那里得来的,和尚说系少林寺。
他就大为惊讶,说:‘徒弟在少林寺四五年,见没有一个出色拳法,师父从那一个学的呢?’那和尚道:‘这是少林寺的拳法,却不从少林寺学来。
现在少林寺里的拳法,久已失传了。
你所学者太祖拳,就是达摩传下来的;那少祖拳,就是神光传下来的。
当初传下这个拳法来的时候,专为和尚们练习了这拳,身体可以结壮,精神可以悠久。
若当朝山访道的时候,单身走路,或遇虎豹,或遇强人,和尚家又不作带
东造道:“正是。
我昨日说有要事与先生密商,就是为此。
先生想,此公残忍至于此极,兄弟不幸,偏又在他属下。
依他做,实在不忍;不依他做,又实无良法。
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必有良策,其何以教我?”老残道:“知难则易者至矣。
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若要顾念‘父母官’三字,求为民除害,亦有化盗为民之法。
若官阶稍大,辖境稍宽,略为易办;若止一县之事,缺分又苦,未免稍形棘手,然亦非不能也。
”
东造道:“自然以为民除害为主。
果能使地方安静,虽无不次之迁,要亦不至于冻馁。
‘子孙饭,吃他做什么呢!但是缺分太苦,前任养小队五十名,盗案仍是叠出;加以亏空官款,因此罣误去官。
弟思如赔累而地方安静,尚可设法弥补;若俱不可得,算是为何事呢!”老残道:“五十名小队,所费诚然太多。
以此缺论,能筹款若干,便不致赔累呢?”东造道:“不过千金,尚不吃重。
”
老残道:“此事却有个办法。
阁下一年筹一千二百金,却不用管我如何办法,我可以代画一策,包你境内没有一个盗案;倘有盗案,且可以包你顷刻便获。
阁下以为何如?”东造道:“能得先生去为我帮忙,我就百拜的感激了。
”老残道:“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
”东造道:“阁下不去,这法则谁能行呢?”老残道:“正为荐一个行此法则的人。
惟此人千万不可怠慢。
若怠慢此人,彼必立刻便去,去后祸必更烈。
“此人姓刘,号仁甫,即是此地平阴县人,家在平阴县西南桃花山里面。
其人少时,十四五岁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
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在四川峨眉山上遇见了一个和尚,武功绝伦。
他就拜他力师,学了一套‘太祖神拳”一套‘少祖神拳’。
因请教这和尚,拳法从那里得来的,和尚说系少林寺。
他就大为惊讶,说:‘徒弟在少林寺四五年,见没有一个出色拳法,师父从那一个学的呢?’那和尚道:‘这是少林寺的拳法,却不从少林寺学来。
现在少林寺里的拳法,久已失传了。
你所学者太祖拳,就是达摩传下来的;那少祖拳,就是神光传下来的。
当初传下这个拳法来的时候,专为和尚们练习了这拳,身体可以结壮,精神可以悠久。
若当朝山访道的时候,单身走路,或遇虎豹,或遇强人,和尚家又不作带
话说老残听见店小二来告,说曹州府有差人来寻,心中甚为诧异:“难道玉贤竟拿我当强盗待吗?”及至步回店里,见有一个差人,赶上前来请了一个安,手中提了一个包袱,提着放在旁边椅子上,向怀内取出一封信来,双手呈上,口中说道:“申大老爷请铁老爷安!”老残接过信来一看,原来是申东造回寓,店家将狐裘送上,东造甚为难过,继思狐裘所以不肯受,必因与行色不符,因在估衣铺内选了一身羊皮袍子马褂,专差送来,并写明如再不收,便是绝人太甚了。
老残看罢,笑了一笑,就向那差人说:“你是府里的差吗?”差人回说:“是曹州府城武县里的壮班。
”老残遂明白,方才店小二是漏吊下三字了。
当时写了一封谢信,赏了来差二两银子盘费,打发去后,又住了两天。
方知这柳家书,确系关锁在大箱子内,不但外人见不着,就是他族中人,亦不能得见。
闷闷不乐,提起笔来,在墙上题一绝道:
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
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媛饱蠢鱼!题罢,唏嘘了几声,也就睡了。
暂且放下。
却说那日东造到府署禀辞,与玉公见面,无非勉励些“治乱世用重刑”的话头。
他姑且敷衍几句,也就罢了。
玉公端茶送出。
东造回到店里,掌柜的恭恭敬敬将袍子一件、老残信一封,双手奉上。
东造接来看过,心中慢慢不乐。
适申子平在旁边,问道:“大哥何事不乐?”东造便将看老残身上着的仍是棉衣,故赠以狐裘,并彼此辩论的话述了一追,道:“你看,他临走到底将这袍子留下,未免太矫情了!”子平道:“这事大哥也有点失于检点。
我看他不肯,有两层意思:一则嫌这裘价值略重,未便遂受;二则他受了,也实无用处,断无穿狐皮袍子,配上棉马褂的道理。
大哥既想略尽情谊,宜叫人去觅一套羊皮袍子、马褂,或布面子,或茧绸面子均可,差人送去,他一定肯收。
我看此人并非矫饰作伪的人。
不知大哥以为何如?”东造说:“很是,很是。
你就叫人照样办去。
”
子平一面办妥,差了个人送去,一面看着乃兄动身赴任。
他就向县里要了车,轻车简从的向平阴进发。
到了平阴,换了两部小车,推着行李,在县里要了一匹马骑着,不过一早晨,已经到了桃花山脚下。
再要进去,恐怕马也不便。
幸喜山口有个村庄,只有打地铺的小店,没法,暂且歇下。
向村户人家雇了一条小驴,将马也打发回去了。
打过尖,吃过饭,向山里进发。
才出村庄,见面前一条沙河,有一里多宽,却都是沙,惟有中间一线河身,土人架了一个板桥,不过丈数长的光景。
桥下河里虽结满了冰,还有水声,从那冰下潺潺的流
老残看罢,笑了一笑,就向那差人说:“你是府里的差吗?”差人回说:“是曹州府城武县里的壮班。
”老残遂明白,方才店小二是漏吊下三字了。
当时写了一封谢信,赏了来差二两银子盘费,打发去后,又住了两天。
方知这柳家书,确系关锁在大箱子内,不但外人见不着,就是他族中人,亦不能得见。
闷闷不乐,提起笔来,在墙上题一绝道:
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
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媛饱蠢鱼!题罢,唏嘘了几声,也就睡了。
暂且放下。
却说那日东造到府署禀辞,与玉公见面,无非勉励些“治乱世用重刑”的话头。
他姑且敷衍几句,也就罢了。
玉公端茶送出。
东造回到店里,掌柜的恭恭敬敬将袍子一件、老残信一封,双手奉上。
东造接来看过,心中慢慢不乐。
适申子平在旁边,问道:“大哥何事不乐?”东造便将看老残身上着的仍是棉衣,故赠以狐裘,并彼此辩论的话述了一追,道:“你看,他临走到底将这袍子留下,未免太矫情了!”子平道:“这事大哥也有点失于检点。
我看他不肯,有两层意思:一则嫌这裘价值略重,未便遂受;二则他受了,也实无用处,断无穿狐皮袍子,配上棉马褂的道理。
大哥既想略尽情谊,宜叫人去觅一套羊皮袍子、马褂,或布面子,或茧绸面子均可,差人送去,他一定肯收。
我看此人并非矫饰作伪的人。
不知大哥以为何如?”东造说:“很是,很是。
你就叫人照样办去。
”
子平一面办妥,差了个人送去,一面看着乃兄动身赴任。
他就向县里要了车,轻车简从的向平阴进发。
到了平阴,换了两部小车,推着行李,在县里要了一匹马骑着,不过一早晨,已经到了桃花山脚下。
再要进去,恐怕马也不便。
幸喜山口有个村庄,只有打地铺的小店,没法,暂且歇下。
向村户人家雇了一条小驴,将马也打发回去了。
打过尖,吃过饭,向山里进发。
才出村庄,见面前一条沙河,有一里多宽,却都是沙,惟有中间一线河身,土人架了一个板桥,不过丈数长的光景。
桥下河里虽结满了冰,还有水声,从那冰下潺潺的流
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
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
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
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
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来明时,看海中出日。
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
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
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
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
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
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
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
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
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
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
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
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
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渍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
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
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
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
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
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
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
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
”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
说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
为此,黄大户家甚为喜欢。
看看秋分己过,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
大家因为黄大户不出窟窿。
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异常快活,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的十分畅快。
这日,老残吃过午饭,因多喝了两怀酒,觉得身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一张睡榻上躺下,歇息歇息,才闭了眼睛,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
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
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
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
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来明时,看海中出日。
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
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
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
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
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
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
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
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
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
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
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
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
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渍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
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
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
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
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
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
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
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
”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
说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
为此,黄大户家甚为喜欢。
看看秋分己过,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
大家因为黄大户不出窟窿。
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异常快活,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的十分畅快。
这日,老残吃过午饭,因多喝了两怀酒,觉得身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一张睡榻上躺下,歇息歇息,才闭了眼睛,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
话说店伙说到将他妹夫扯去站了站笼,布匹交金四完案。
老残便道:“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你们掌柜的自然应该替他收尸去的。
但是,他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人要这么害他呢,你掌柜的就没有打听打听吗?”
店伙道:“这事,一被拿,我们就知道了,都是为他嘴快惹下来的乱子。
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的有十分人材,还没有婆家。
他爸爸做些小生意,住了三间草房,一个土墙院子。
这闺女有一天在门口站着,碰见了府里马队上什长花胳膊王三,因此王三看他长的体面,不知怎么,胡二巴越的就把他弄上手了。
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把他闺女着实打了一顿,就把大门锁上,不许女儿出去。
不到半个月,那花胳膊王三就编了法子,把他爸爸也算了个强盗,用站笼站死。
后来不但他闺女算了王三的媳妇,就连那点小房子也算了王三的产业。
“俺掌柜的妹夫,曾在他家卖过两回布,认得他家,知道这件事情。
有一天,在饭店里多吃了两钟酒,就发起疯来,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说怎么样缘故,这些人怎么样没个天理。
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说:‘他还是义和团里的小师兄呢。
那二郎、关爷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难道就不管管他吗?”他妹夫说:‘可不是呢。
听说前些时,他请孙大圣,孙大圣没有到,还是猪八戒老爷下来的。
倘若不是因为他昧良心,为什么孙大圣不下来,倒叫猪八戒下来呢?我恐怕他这样坏良心,总有一天碰着大圣不高兴的时候,举起金箍棒来给他一棒。
那他就受不住了。
’二人谈得高兴,不知早被他们团里朋友,报给王三,把他们两人面貌记得烂熟。
没有数个月的工夫,把他妹夫就毁了。
张二秃子知道势头不好,仗着他没有家眷,‘天明四十五’,逃往河南归德府去找朋友去了。
“酒也完了,你老睡罢。
明天倘若进城,千万说话小心!俺们这里人人都耽着三分惊险,大意一点儿,站笼就会飞到脖儿梗上来的。
”于是站起来,桌上摸了个半截线香,把灯拨了拨,说:“我去拿油壶来添添这灯。
”老残说:“不用了,各自睡罢。
”两人分手。
到了次日早晨,老残收检行李,叫车夫来搬上车子。
店伙送出,再三叮咛:“进了城去,切勿多话。
要紧,要紧!”老残笑着答道:“多谢关照。
”一面车夫将车子推动,向南大路进发,不过午牌时候,早已到了曹州府城。
进了北门,就在府前大街寻了一家客店,
老残便道:“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你们掌柜的自然应该替他收尸去的。
但是,他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人要这么害他呢,你掌柜的就没有打听打听吗?”
店伙道:“这事,一被拿,我们就知道了,都是为他嘴快惹下来的乱子。
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的有十分人材,还没有婆家。
他爸爸做些小生意,住了三间草房,一个土墙院子。
这闺女有一天在门口站着,碰见了府里马队上什长花胳膊王三,因此王三看他长的体面,不知怎么,胡二巴越的就把他弄上手了。
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把他闺女着实打了一顿,就把大门锁上,不许女儿出去。
不到半个月,那花胳膊王三就编了法子,把他爸爸也算了个强盗,用站笼站死。
后来不但他闺女算了王三的媳妇,就连那点小房子也算了王三的产业。
“俺掌柜的妹夫,曾在他家卖过两回布,认得他家,知道这件事情。
有一天,在饭店里多吃了两钟酒,就发起疯来,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说怎么样缘故,这些人怎么样没个天理。
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说:‘他还是义和团里的小师兄呢。
那二郎、关爷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难道就不管管他吗?”他妹夫说:‘可不是呢。
听说前些时,他请孙大圣,孙大圣没有到,还是猪八戒老爷下来的。
倘若不是因为他昧良心,为什么孙大圣不下来,倒叫猪八戒下来呢?我恐怕他这样坏良心,总有一天碰着大圣不高兴的时候,举起金箍棒来给他一棒。
那他就受不住了。
’二人谈得高兴,不知早被他们团里朋友,报给王三,把他们两人面貌记得烂熟。
没有数个月的工夫,把他妹夫就毁了。
张二秃子知道势头不好,仗着他没有家眷,‘天明四十五’,逃往河南归德府去找朋友去了。
“酒也完了,你老睡罢。
明天倘若进城,千万说话小心!俺们这里人人都耽着三分惊险,大意一点儿,站笼就会飞到脖儿梗上来的。
”于是站起来,桌上摸了个半截线香,把灯拨了拨,说:“我去拿油壶来添添这灯。
”老残说:“不用了,各自睡罢。
”两人分手。
到了次日早晨,老残收检行李,叫车夫来搬上车子。
店伙送出,再三叮咛:“进了城去,切勿多话。
要紧,要紧!”老残笑着答道:“多谢关照。
”一面车夫将车子推动,向南大路进发,不过午牌时候,早已到了曹州府城。
进了北门,就在府前大街寻了一家客店,
话说老残在渔船上被众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万无生理,只好闭着眼睛,听他怎样。
觉得身体如落叶一般,飘飘荡荡,顷刻工夫沉了底了。
只听耳边有人叫道:“先生,起来罢!先生,起来罢!天已黑了,饭厅上饭已摆好多时了。
”老残慌忙睁开眼睛,楞了一楞道:“呀!原来是一梦!”
自从那日起,又过了几天,老残向管事的道:“现在天气渐寒,贵居停的病也不会再发,明年如有委用之处,再来效劳。
目下鄙人要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
”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封了一千两银子奉给老残,算是医生的酬劳。
老残略道一声“谢谢”,也就收入箱笼,告辞动身上车去了。
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到了小布政司街,觅了一家客店,名叫高升店,将行李卸下,开发了车价酒钱,胡乱吃点晚饭,也就睡了。
次日清晨起来,吃点儿点心,便摇着串铃满街蜇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
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荡起双桨,朝北不远,便到历下亭前。
止船进去,入了大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
亭子上悬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上写着“杜工部句”,下写着“道州何绍基韦”。
亭子旁边虽有几间房屋,也没有甚么意思。
复行下船,向西荡去,不甚远,又到了铁公祠畔。
你道铁公是谁?就是明初与燕王为难的那个铁铉。
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土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老残心里想道:“如此佳景,为何没有甚么游人?”看了一会儿,回转身来,看那大门里面楹柱上有副对联,写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暗暗点头道:“真正不错!”进了大门,正面便是铁公享堂,朝东便是一个荷池。
绕着曲折的回廊,到了荷池东面,就是个圆门。
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
觉得身体如落叶一般,飘飘荡荡,顷刻工夫沉了底了。
只听耳边有人叫道:“先生,起来罢!先生,起来罢!天已黑了,饭厅上饭已摆好多时了。
”老残慌忙睁开眼睛,楞了一楞道:“呀!原来是一梦!”
自从那日起,又过了几天,老残向管事的道:“现在天气渐寒,贵居停的病也不会再发,明年如有委用之处,再来效劳。
目下鄙人要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
”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封了一千两银子奉给老残,算是医生的酬劳。
老残略道一声“谢谢”,也就收入箱笼,告辞动身上车去了。
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
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到了小布政司街,觅了一家客店,名叫高升店,将行李卸下,开发了车价酒钱,胡乱吃点晚饭,也就睡了。
次日清晨起来,吃点儿点心,便摇着串铃满街蜇了一趟,虚应一应故事。
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荡起双桨,朝北不远,便到历下亭前。
止船进去,入了大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
亭子上悬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上写着“杜工部句”,下写着“道州何绍基韦”。
亭子旁边虽有几间房屋,也没有甚么意思。
复行下船,向西荡去,不甚远,又到了铁公祠畔。
你道铁公是谁?就是明初与燕王为难的那个铁铉。
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土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字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
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
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老残心里想道:“如此佳景,为何没有甚么游人?”看了一会儿,回转身来,看那大门里面楹柱上有副对联,写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暗暗点头道:“真正不错!”进了大门,正面便是铁公享堂,朝东便是一个荷池。
绕着曲折的回廊,到了荷池东面,就是个圆门。
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
话说老残从抚署出来,即将轿子辞去,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会儿,又在古玩店里盘桓些时。
傍晚回到店里,店里掌柜的连忙跑进屋来说声“恭喜”,老残茫然不知道是何事。
掌柜的道:“我适才听说院上高大老爷亲自来请你老,说是抚台要想见你老,因此一路进衙门的。
你老真好造化!上房一个李老爷,一个张老爷,都拿着京城里的信去见抚台,三次五次的见不着。
偶然见着回把,这就要闹脾气、骂人,动不动就要拿片子送人到县里去打。
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那怕不是立刻就有差使的吗?怎么样不给你老道喜呢!”老残道:“没有的事,你听他们胡说呢。
高大老爷是我替他家医洽好了病,我说,抚台衙门里有个珍珠泉,可能引我们去见识见识,所以昨日高大老爷偶然得空,来约我看泉水的。
那里有抚台来请我的话!”掌柜的道:“我知道的,你老别骗我。
先前高大老爷在这里说话的时候,我听他管家说,抚台进去吃饭,走从高大老爷房门口过,还嚷说:‘你赶紧吃过饭,就去约那个铁公来哪!去迟,恐怕他出门,今儿就见不着了。
,”老残笑道:“你别信他们胡诌,没有的事。
”掌柜的道:“你老放心,我不问你借钱。
”
只听外边大嚷:“掌柜的在那儿呢?”掌柜的慌忙跑出去。
只见一个人,戴了亮蓝顶子,拖着花翎,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掌柜的说:“在这儿,在这儿!你老啥事?”那人道:“你这儿有位铁爷吗?”掌柜的道:“不错,不错,在这东厢房里住着呢,我引你去。
”
两人走进来,掌柜指着老残道:“这就是铁爷。
”那人赶了一步,进前请了一个安,举起手中帖子,口中说道:“宫保说,请铁老爷的安!今晚因学台请吃饭,没有能留铁老爷在衙门里吃饭,所以叫厨房里赶紧办了一桌酒席,叫立刻送过来。
宫保说,不中吃,请铁老爷格外包涵些。
”那人回头道:“把酒席抬上来。
”那后边的两个人抬着一个三展的长方抬盒,揭了盖子,头展是碟子小碗,第二展是燕窝鱼翅等类大碗,第三展是一个烧小猪、一只鸭子,还有两碟点心。
打开看过,那人就叫:“掌柜的呢?”这时,掌柜同茶房等人站在旁边,久已看呆了,听叫,忙应道:“啥事?”那人道:“你招呼着送到厨房里去。
”老残忙道:“宫保这样费心,是不敢当的。
”一面让那人房里去坐坐吃茶,那人再三不肯。
老残固让,那人才进房,在下首一个杌子上坐下;让他上炕,死也不肯。
老残拿茶壶,替他倒了碗茶。
那
傍晚回到店里,店里掌柜的连忙跑进屋来说声“恭喜”,老残茫然不知道是何事。
掌柜的道:“我适才听说院上高大老爷亲自来请你老,说是抚台要想见你老,因此一路进衙门的。
你老真好造化!上房一个李老爷,一个张老爷,都拿着京城里的信去见抚台,三次五次的见不着。
偶然见着回把,这就要闹脾气、骂人,动不动就要拿片子送人到县里去打。
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那怕不是立刻就有差使的吗?怎么样不给你老道喜呢!”老残道:“没有的事,你听他们胡说呢。
高大老爷是我替他家医洽好了病,我说,抚台衙门里有个珍珠泉,可能引我们去见识见识,所以昨日高大老爷偶然得空,来约我看泉水的。
那里有抚台来请我的话!”掌柜的道:“我知道的,你老别骗我。
先前高大老爷在这里说话的时候,我听他管家说,抚台进去吃饭,走从高大老爷房门口过,还嚷说:‘你赶紧吃过饭,就去约那个铁公来哪!去迟,恐怕他出门,今儿就见不着了。
,”老残笑道:“你别信他们胡诌,没有的事。
”掌柜的道:“你老放心,我不问你借钱。
”
只听外边大嚷:“掌柜的在那儿呢?”掌柜的慌忙跑出去。
只见一个人,戴了亮蓝顶子,拖着花翎,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掌柜的说:“在这儿,在这儿!你老啥事?”那人道:“你这儿有位铁爷吗?”掌柜的道:“不错,不错,在这东厢房里住着呢,我引你去。
”
两人走进来,掌柜指着老残道:“这就是铁爷。
”那人赶了一步,进前请了一个安,举起手中帖子,口中说道:“宫保说,请铁老爷的安!今晚因学台请吃饭,没有能留铁老爷在衙门里吃饭,所以叫厨房里赶紧办了一桌酒席,叫立刻送过来。
宫保说,不中吃,请铁老爷格外包涵些。
”那人回头道:“把酒席抬上来。
”那后边的两个人抬着一个三展的长方抬盒,揭了盖子,头展是碟子小碗,第二展是燕窝鱼翅等类大碗,第三展是一个烧小猪、一只鸭子,还有两碟点心。
打开看过,那人就叫:“掌柜的呢?”这时,掌柜同茶房等人站在旁边,久已看呆了,听叫,忙应道:“啥事?”那人道:“你招呼着送到厨房里去。
”老残忙道:“宫保这样费心,是不敢当的。
”一面让那人房里去坐坐吃茶,那人再三不肯。
老残固让,那人才进房,在下首一个杌子上坐下;让他上炕,死也不肯。
老残拿茶壶,替他倒了碗茶。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