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年 - 前289年 年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筑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爲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鍾於我何加焉?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妻妾之奉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爲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爲愛也
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説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謂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爲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爲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爲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爲也,非不能也

曰:「不爲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
』是誠不能也
爲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
』是不爲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詩》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爲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物皆然,心爲甚
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爲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爲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爲是哉?」
曰:「否!吾不爲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爲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爲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爲能
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
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鷄、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1.85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