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
』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异便。
此势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之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
』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异便。
此势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之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世之爵禄不足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
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
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趋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
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
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请尝试言之。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
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
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
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子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死生为昼夜。
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
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
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
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
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趋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
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
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请尝试言之。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
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
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
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
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子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死生为昼夜。
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
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
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
庄子行于山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
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
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市南宜僚见鲁侯
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
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
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
”
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
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
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
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
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
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
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君车。
”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
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
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
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
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北宫奢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
王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
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
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市南宜僚见鲁侯
市南宜僚见鲁侯,鲁侯有忧色。
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
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吾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
”
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
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
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
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
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
吾愿君去国捐俗,与道相辅而行。
”
君曰:“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市南子曰:“君无形倨,无留居,以为君车。
”君曰:“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吾无粮,我无食,安得而至焉?”
市南子曰:“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
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故有人者累,见有于人者忧。
故尧非有人,非见有于人也。
吾愿去君之累,除君之忧,而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北宫奢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
王子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
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也。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
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
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
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言未卒,啮缺睡寐。
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
彼何人哉!”
舜问乎丞:“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
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
非不答,不知答也。
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
”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
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
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也。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
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
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
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
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言未卒,啮缺睡寐。
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
彼何人哉!”
舜问乎丞:“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
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
居,予语女。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
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
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
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
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
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
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
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
善游者数能。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
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
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湣。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
凡外重者内
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
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
居,予语女。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
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
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
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
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
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
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
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
善游者数能。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
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
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湣。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
凡外重者内
河伯与北海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
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
’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异便。
此势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
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
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
’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异便。
此势之有也。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溪工。
文侯曰:“溪工,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
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
”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
”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
”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
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
无择何足以称之!”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
召前立臣而语之曰:“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
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
吾所学者,直土埂耳!夫魏真为我累耳!”
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
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
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吾不欲见也。
”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
温伯雪子曰:“往也蕲见我,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
”出而见客,入而叹。
明日见客,又入而叹。
其仆曰:“每见之客也,必入而叹,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
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
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叹也。
”仲尼见之而不言。
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
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
是出则存,是入则亡。
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
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
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
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
丘以是日徂。
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
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甚忘。
虽然,女奚患焉!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蛰然似非人。
孔子便而待之。
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孔子曰:“何谓邪?”曰:
文侯曰:“溪工,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
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
”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
”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
”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
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
无择何足以称之!”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
召前立臣而语之曰:“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
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
吾所学者,直土埂耳!夫魏真为我累耳!”
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
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
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吾不欲见也。
”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
温伯雪子曰:“往也蕲见我,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
”出而见客,入而叹。
明日见客,又入而叹。
其仆曰:“每见之客也,必入而叹,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
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
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叹也。
”仲尼见之而不言。
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
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
是出则存,是入则亡。
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
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
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
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
丘以是日徂。
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
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甚忘。
虽然,女奚患焉!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蛰然似非人。
孔子便而待之。
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孔子曰:“何谓邪?”曰: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
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反也。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却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
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因杖?而去之。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夫大王亶父,可望能尊生矣。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者!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
而越国无君,求王之搜不得,从之丹穴。
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
乘以王舆。
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
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
韩魏相与争侵地。
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
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
’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
”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
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
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之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
”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阖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
使者曰:"此颜阖之家与?"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
"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者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
”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
故若颜阖者,
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反也。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却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
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因杖?而去之。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夫大王亶父,可望能尊生矣。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者!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
而越国无君,求王之搜不得,从之丹穴。
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
乘以王舆。
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
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
韩魏相与争侵地。
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
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
’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
”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
韩之轻于天下亦远矣,今之所争者,其轻于韩又远。
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之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众矣,未尝得闻此言也。
”子华子可谓知轻重矣。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阖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
使者曰:"此颜阖之家与?"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
"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者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
”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
故若颜阖者,
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
夷节归。
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
”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曰:“冬则戳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
有过而问者,曰:‘此予宅也。
’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吾又不若夷节。
夫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不自许,以之神其交,固颠冥乎富贵之地。
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
夫冻者假衣于春,者反冬乎冷风。
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严。
其于罪也,无赦如虎。
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桡焉。
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
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父子之宜。
彼其乎归居,而一闲其所施。
其于人心者,若是其远也。
故曰‘待公阅休’。
”
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
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
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
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与物皆殉。
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
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为之司其名之名。
嬴法得其两见。
仲尼之尽虑,为之傅之。
容成氏曰:“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拨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
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
惠之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
夷节归。
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
”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曰:“冬则戳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
有过而问者,曰:‘此予宅也。
’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吾又不若夷节。
夫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不自许,以之神其交,固颠冥乎富贵之地。
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
夫冻者假衣于春,者反冬乎冷风。
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严。
其于罪也,无赦如虎。
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桡焉。
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
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父子之宜。
彼其乎归居,而一闲其所施。
其于人心者,若是其远也。
故曰‘待公阅休’。
”
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
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
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
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阖尝舍之!夫师天而不得师天,与物皆殉。
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
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为之司其名之名。
嬴法得其两见。
仲尼之尽虑,为之傅之。
容成氏曰:“除日无岁,无内无外。
”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
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拨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
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
”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
惠之闻之,而见戴晋人。
戴晋人曰:“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