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人離惡道得爲人難;既得爲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爲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言:夫爲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爲人取,不爲鬼神所遮,不爲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
學道之人不爲情慾所惑,不爲衆邪所嬈,精進無爲,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
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爲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
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衆萬二千人俱。
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冕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侯羅,如是衆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
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衆生,令離諸著。
所以者何。
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衆心。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
所以者何。
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 諸天及世人、 一切衆生類, 無能知佛者。
  佛力無所畏、 解脫諸三昧, 及佛諸餘法, 無能測量者。
  本從無數佛, 具足行諸道, 甚深微妙法, 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 行此諸道已, 道場得成果, 我已悉知見。
  如是大果報, 種種性相義,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 言辭相寂滅, 諸餘衆生類, 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衆、 信力堅固者。
諸佛弟子衆, 曾供養諸佛,
  一切漏已盡, 住是最後身, 如是諸人等, 其力所不堪。
  假使滿世間, 皆如舍利弗, 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
  正使滿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餘諸弟子、 亦滿十方剎,
  盡思共度量, 亦復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 無漏最後身,
  亦滿十方界, 其數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於億無量劫、
  欲思佛實智, 莫能知少分。
新發意菩薩, 供養無數佛,
  了達諸義趣, 又能善說法, 如稻麻竹葦, 充滿十方剎,
  一心以妙智, 於恆河沙劫、 鹹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不退諸菩薩, 其數如恆沙, 一心共思求, 亦復不能知。
  又告舍利弗, 無漏不思議、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當知, 諸佛語無異,
  於佛所說法, 當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後, 要當說真實。
  告諸聲聞衆、 及求緣覺乘, 我令脫苦縛, 逮得涅槃者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
佛言:革囊衆穢,爾來何爲?去!吾不用。
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爲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愛慾莫甚於色,色之爲欲,其大無外。
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爲道者矣!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