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章,字季真,會稽人。
少以文詞知名,性曠夷,善談論笑謔。
證聖初,擢進士、超拔羣類科。
陸象先在中書,引爲太常博士。
象先與知章最親善,常曰:"季真清談風韻,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當時賢達,皆傾慕之。
爲太子賓客。
開元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
晚年尤加縱誕,無復禮度,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祕書外監",遨遊里巷。
又善草隸,每醉輒屬詞,筆不停輟,鹹有可觀,每紙不過數十字,好事者共傳寶之。
天寶三年,因病,夢遊帝居,及寤,表請爲道士,求還鄉里,即舍住宅爲千秋觀,上許之。
詔賜鏡湖剡溪一曲,以給漁樵。
帝賦詩及太子、百官祖餞。
壽八十六。
集今傳。
佶,字幼正。
天寶六年楊護榜進士。
累遷祕書監。
劉晏治財,奏爲汴東兩稅使。
及晏罷,以佶爲諸道鹽鐵等使。
未幾,遷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
居官謹確,所在有聲。
佶天才贍逸,氣宇清深,神和大雅,詩家老斫輪也。
與劉長卿、竇叔向諸公皆莫逆之愛。
晚歲沾風痹之疾,辭寵樂高,不及榮利。
卒封丹陽郡公。
有詩集行於世。
防,字子慎,天寶十二年楊儇榜進士,襄陽人也。
善辭章,篤志於學。
累官至太原尹、河東節度使。
人樂其治,不減龔、黃,詔圖形別殿。
又歷福建、江西觀察使。
丁亂,從幸奉天,除禮部侍郎,封東海公。
又遷御史大夫。
貞元元年,策賢良方正,得穆質、柳公綽等,皆位至臺鼎,世美其知人。
時比歲旱,質對:漢故事,免三公,烹弘羊。
權近獨孤愐欲下按治,防曰:"使上聞所未聞,不亦善乎"置質高第,帝見策嘉之。
授工部尚書,卒。
防工於詩,興思優足,風調嚴整,凡有感發,以譏切世弊,正國音之宗派也。
與謝良弼爲詩友,時亦稱鮑、謝雲。
有集今傳。
之渙,薊門人。
少有俠氣,所從遊皆五陵少年,擊劍悲歌,從禽縱酒。
中折節工文,十年名譽日振。
恥困場屋,遂交謁名公。
爲詩情致雅暢,得齊、樑之風。
每有作,樂工輒取以被聲律。
與王昌齡、高適、暢當忘形爾汝。
嘗共詣旗亭,有梨園名部繼至,昌齡等曰:"我輩擅詩名,未定甲乙。
可觀諸伶謳詩,以多者爲優。
"一伶唱昌齡二絕句,一唱適一絕句。
之渙曰:"樂人所唱皆下俚之詞。
"須臾,一佳妓唱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復唱二絕,皆之渙詞。
三子大笑。
之渙曰:"田舍奴,吾豈妄哉!"諸伶竟不諭其故,拜曰:"肉眼不識神仙。
"三子從之酣醉終日。
其狂放如此雲。
有詩傳於今。
彪,潁上人。
初赴舉,無所遇,適遭喪亂,奉老母避地隱居嵩山,供養至謹。
與孟雲卿爲中表,俱工古調詩。
雲卿有贈雲:"善道居貧賤,潔服蒙塵埃。
行行無定心,坎壈難歸來。
"性高簡,善草書。
志在輕舉,《詠神仙》雲:"五穀非長年,四氣乃靈藥。
列子何必待,吾心滿寥廓。
"時與杜甫往還,嘗《寄張十二山人》詩云:"靜者心多妙,先生藝絕倫。
草書何太古,詩興不無神。
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後身。
數篇吟可老,一字買堪貧。
"觀工部之作,可知其人矣。
參,南陽人,文本之後。
天寶三年趙嶽榜第二人及第。
累官左補闕、起居郎,出爲嘉州刺史。
杜鴻漸表置安西幕府,拜職方郎中,兼侍御史,辭罷。
別業在杜陵山中。
後終於蜀。
參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十餘載,極徵行離別之情,城障寨堡,無不經行。
博覽史籍,尤工綴文,屬詞清尚,用心良苦。
詩調尤高,唐興罕見此作。
放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
與高適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
每篇絕筆,人輒傳詠。
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嘗薦其識度清遠,議論雅正,佳名早立,時輩所仰,可以備獻替之官。
未及大用而謝世,豈不傷哉!有集十卷行於世。
杜確爲之序雲。
方平,河南人。
白皙美容儀。
二十工詞賦,與元魯山交善。
隱居潁陽大谷,尚高不仕。
皇甫冉、李頎等相與贈答,有云:"籬邊潁陽道,竹外少姨峯。
"神意淡泊。
善畫山水,墨妙無前。
汧國公李勉延至齋中,甚敬愛之。
欲薦於朝,不忍屈,辭還舊隱。
工詩,多悠遠之思,陶寫性靈,默會風雅,故能脫略世故,超然物外。
區區斗筲,何足以系劉先生哉!有集今傳。
及,字至之,河南人。
丱角時,誦《孝經》,父試之曰:"爾志何語?"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天寶末,以道舉高第,代宗召爲左拾遺。
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常三州刺史。
及性孝友,喜鑑拔,爲文必彰明善惡,長於議論。
工詩,格調高古,風塵迥絕,得大名當時。
有集傳世。
嘗讀《選》中沈、謝諸公詩,有題《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茂林修竹》及《田南樹園激流植援》、《齋中讀書》、《南樓中望所遲客》、《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數端,皆奇崛精當,冠絕古今,無曾發其韞奧者。
逮盛唐,沈、宋、獨孤及、李嘉佑、韋應物等諸才子集中,往往各有數題,片言不苟,皆不減其風度,此則無傳之妙。
逮元和以下,佳題尚罕,況於詩乎!立題乃詩家切要,貴在卓絕清新,言簡而意足,句之所到,題必盡之,中無失節,外無餘語,此可與智者商搉雲,因舉而論之。
曾,字孝常,冉之弟也。
天寶十二年楊儇榜進士。
善詩,出王維之門。
與兄名望相亞,當時以比張氏景陽、孟陽,協居上品,載處下流,侍御、補闕,文詞亦然。
體制清緊,華不勝文,爲士林所尚。
仕歷侍御史。
後坐事貶舒州司馬,量移陽翟令。
有詩一卷,傳於世。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