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图,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之,盖维平生得意画也。
癸酉之春,予得观之。
唐史暨维集之所谓“竹馆”“柳浪”等皆可考,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也。
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倦,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
物之移人观者如是。
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疲精极思而不知其劳也。
呜呼!古人之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
若画,则非如书计乐舞之可为修己治人之资,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
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者,已知所以自耻矣。
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
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
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
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
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⑩,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
如颜太师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
其时事可知矣!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
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
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
予以他日之经行,或有可以按之,以考夫俯仰间已有古今之异者,欲如韩文公《画记》,以谱其次第之大概而未暇,姑书此于后。
庶几士大夫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焉。
三月望日记。
癸酉之春,予得观之。
唐史暨维集之所谓“竹馆”“柳浪”等皆可考,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也。
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倦,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
物之移人观者如是。
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疲精极思而不知其劳也。
呜呼!古人之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
若画,则非如书计乐舞之可为修己治人之资,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
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者,已知所以自耻矣。
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
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
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
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
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⑩,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
如颜太师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
其时事可知矣!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
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
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
予以他日之经行,或有可以按之,以考夫俯仰间已有古今之异者,欲如韩文公《画记》,以谱其次第之大概而未暇,姑书此于后。
庶几士大夫不以此自负,而亦不复重此,而向之所谓豪贵王公,或亦有所感而知所趋向焉。
三月望日记。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尔。
"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
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尔。
"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
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王黼字将明,开封祥符人。
初名甫,后以同东汉宦官,赐名黼。
为人美风姿,目睛如金,有口辩,才疏隽而寡学术,然多智善佞。
中崇宁进士第,调相州司理参军,编修《九域图志》,何志同领局,喜其人,为父执中言之,荐擢校书郎,迁符宝郎、左司谏。
张商英在相位,浸失帝意,遣使以玉环赐蔡京于杭;黼觇知之,数条奏京所行政事,并击商英。
京复相,德其助己,除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自校书至是财两岁。
黼因执中进,乃欲去执中,使京颛国,遂疏其二十罪,不听。
俄兼侍读,进翰林学士。
京与郑居中不合,黼复内交居中,京怒,徙为户部尚书,大农方乏,将以邦用不给为之罪。
既而诸班禁旅赉犒不如期,诣左藏鼓噪,黼闻之,即诸军揭大榜,期以某月某日,众读榜皆散,京计不行。
还为学士,进承旨。
遭父忧,阅五月,起复宣和殿学士,赐第昭德坊。
故门下侍郎许将宅在左,黼父事梁师成,称为恩府先生,倚其声焰,逼许氏夺之,白昼逐将家,道路愤叹。
复为承旨,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
宣和元年,拜特进、少宰。
由通议大夫超八阶,宋朝命相未有前比也。
别赐城西甲第,徙居之日,导以教坊乐,供张什器,悉取于官,宠倾一时。
蔡京致仕,黼阳顺人心,悉反其所为,罢方田,毁辟雍、医、算学,并会要、六典诸局,汰省吏,减遥郡使、横班官奉入之半,茶盐钞法不复比较,富户科抑一切蠲除之,四方翕然称贤相。
既得位,乘高为邪,多畜子女玉帛自奉,僭拟禁省。
诱夺徽猷阁待制邓之纲妾,反以罪窜之纲岭南。
加少保、太宰。
请置应奉局,自兼提领,中外名钱皆许擅用,竭天下财力以供费。
官吏承望风旨,凡四方水土珍异之物,悉苛取于民,进帝所者不能什一,余皆入其家。
御史陈过庭乞尽罢以御前使唤为名冗官,京西转运使张汝霖请罢进西路花果,帝既纳,黼复露章劾之,两人皆徙远郡。
睦寇方腊起,黼方文太平,不以告,蔓延弥月,遂攻破六郡。
帝遣童贯督秦甲十万始平之。
犹以功转少傅,又进少师。
贯之行也,帝全付以东南一事,谓之曰:“如有急,即以御笔行之。
”贯至吴,见民困花石之扰,众言:“贼不亟平,坐此耳。
”贯即命其僚董耘作手诏,若罪已然,且有罢应奉局之令,吴民大悦。
贯平贼归,黼言于帝曰:“腊之起由茶盐法也,而贯入奸言,归过陛下。
”帝怒。
贯谋起蔡京以间黼,黼惧。
是时朝廷已纳赵良嗣之计,结女真共图燕,大臣多不以为可。
黼曰:“南北虽通好百年,然自累朝以来,彼之慢我者多矣。
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今弗取,女真必强,中原
初名甫,后以同东汉宦官,赐名黼。
为人美风姿,目睛如金,有口辩,才疏隽而寡学术,然多智善佞。
中崇宁进士第,调相州司理参军,编修《九域图志》,何志同领局,喜其人,为父执中言之,荐擢校书郎,迁符宝郎、左司谏。
张商英在相位,浸失帝意,遣使以玉环赐蔡京于杭;黼觇知之,数条奏京所行政事,并击商英。
京复相,德其助己,除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自校书至是财两岁。
黼因执中进,乃欲去执中,使京颛国,遂疏其二十罪,不听。
俄兼侍读,进翰林学士。
京与郑居中不合,黼复内交居中,京怒,徙为户部尚书,大农方乏,将以邦用不给为之罪。
既而诸班禁旅赉犒不如期,诣左藏鼓噪,黼闻之,即诸军揭大榜,期以某月某日,众读榜皆散,京计不行。
还为学士,进承旨。
遭父忧,阅五月,起复宣和殿学士,赐第昭德坊。
故门下侍郎许将宅在左,黼父事梁师成,称为恩府先生,倚其声焰,逼许氏夺之,白昼逐将家,道路愤叹。
复为承旨,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
宣和元年,拜特进、少宰。
由通议大夫超八阶,宋朝命相未有前比也。
别赐城西甲第,徙居之日,导以教坊乐,供张什器,悉取于官,宠倾一时。
蔡京致仕,黼阳顺人心,悉反其所为,罢方田,毁辟雍、医、算学,并会要、六典诸局,汰省吏,减遥郡使、横班官奉入之半,茶盐钞法不复比较,富户科抑一切蠲除之,四方翕然称贤相。
既得位,乘高为邪,多畜子女玉帛自奉,僭拟禁省。
诱夺徽猷阁待制邓之纲妾,反以罪窜之纲岭南。
加少保、太宰。
请置应奉局,自兼提领,中外名钱皆许擅用,竭天下财力以供费。
官吏承望风旨,凡四方水土珍异之物,悉苛取于民,进帝所者不能什一,余皆入其家。
御史陈过庭乞尽罢以御前使唤为名冗官,京西转运使张汝霖请罢进西路花果,帝既纳,黼复露章劾之,两人皆徙远郡。
睦寇方腊起,黼方文太平,不以告,蔓延弥月,遂攻破六郡。
帝遣童贯督秦甲十万始平之。
犹以功转少傅,又进少师。
贯之行也,帝全付以东南一事,谓之曰:“如有急,即以御笔行之。
”贯至吴,见民困花石之扰,众言:“贼不亟平,坐此耳。
”贯即命其僚董耘作手诏,若罪已然,且有罢应奉局之令,吴民大悦。
贯平贼归,黼言于帝曰:“腊之起由茶盐法也,而贯入奸言,归过陛下。
”帝怒。
贯谋起蔡京以间黼,黼惧。
是时朝廷已纳赵良嗣之计,结女真共图燕,大臣多不以为可。
黼曰:“南北虽通好百年,然自累朝以来,彼之慢我者多矣。
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今弗取,女真必强,中原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
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
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