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章,字季真,会稽人。
少以文词知名,性旷夷,善谈论笑谑。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
陆象先在中书,引为太常博士。
象先与知章最亲善,常曰:"季真清谈风韵,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为太子宾客。
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
晚年尤加纵诞,无复礼度,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
又善草隶,每醉辄属词,笔不停辍,咸有可观,每纸不过数十字,好事者共传宝之。
天宝三年,因病,梦游帝居,及寤,表请为道士,求还乡里,即舍住宅为千秋观,上许之。
诏赐镜湖剡溪一曲,以给渔樵。
帝赋诗及太子、百官祖饯。
寿八十六。
集今传。
少以文词知名,性旷夷,善谈论笑谑。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
陆象先在中书,引为太常博士。
象先与知章最亲善,常曰:"季真清谈风韵,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为太子宾客。
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
晚年尤加纵诞,无复礼度,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
又善草隶,每醉辄属词,笔不停辍,咸有可观,每纸不过数十字,好事者共传宝之。
天宝三年,因病,梦游帝居,及寤,表请为道士,求还乡里,即舍住宅为千秋观,上许之。
诏赐镜湖剡溪一曲,以给渔樵。
帝赋诗及太子、百官祖饯。
寿八十六。
集今传。
之涣,蓟门人。
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
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日振。
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
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
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
与王昌龄、高适、畅当忘形尔汝。
尝共诣旗亭,有梨园名部继至,昌龄等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
可观诸伶讴诗,以多者为优。
"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唱适一绝句。
之涣曰:"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
"须臾,一佳妓唱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复唱二绝,皆之涣词。
三子大笑。
之涣曰:"田舍奴,吾岂妄哉!"诸伶竟不谕其故,拜曰:"肉眼不识神仙。
"三子从之酣醉终日。
其狂放如此云。
有诗传于今。
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
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日振。
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
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
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
与王昌龄、高适、畅当忘形尔汝。
尝共诣旗亭,有梨园名部继至,昌龄等曰:"我辈擅诗名,未定甲乙。
可观诸伶讴诗,以多者为优。
"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唱适一绝句。
之涣曰:"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
"须臾,一佳妓唱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复唱二绝,皆之涣词。
三子大笑。
之涣曰:"田舍奴,吾岂妄哉!"诸伶竟不谕其故,拜曰:"肉眼不识神仙。
"三子从之酣醉终日。
其狂放如此云。
有诗传于今。
方平,河南人。
白皙美容仪。
二十工词赋,与元鲁山交善。
隐居颍阳大谷,尚高不仕。
皇甫冉、李颀等相与赠答,有云:"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
"神意淡泊。
善画山水,墨妙无前。
汧国公李勉延至斋中,甚敬爱之。
欲荐于朝,不忍屈,辞还旧隐。
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
区区斗筲,何足以系刘先生哉!有集今传。
白皙美容仪。
二十工词赋,与元鲁山交善。
隐居颍阳大谷,尚高不仕。
皇甫冉、李颀等相与赠答,有云:"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
"神意淡泊。
善画山水,墨妙无前。
汧国公李勉延至斋中,甚敬爱之。
欲荐于朝,不忍屈,辞还旧隐。
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
区区斗筲,何足以系刘先生哉!有集今传。
及,字至之,河南人。
丱角时,诵《孝经》,父试之曰:"尔志何语?"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代宗召为左拾遗。
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常三州刺史。
及性孝友,喜鉴拔,为文必彰明善恶,长于议论。
工诗,格调高古,风尘迥绝,得大名当时。
有集传世。
尝读《选》中沈、谢诸公诗,有题《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及《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及《田南树园激流植援》、《斋中读书》、《南楼中望所迟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数端,皆奇崛精当,冠绝古今,无曾发其韫奥者。
逮盛唐,沈、宋、独孤及、李嘉佑、韦应物等诸才子集中,往往各有数题,片言不苟,皆不减其风度,此则无传之妙。
逮元和以下,佳题尚罕,况于诗乎!立题乃诗家切要,贵在卓绝清新,言简而意足,句之所到,题必尽之,中无失节,外无余语,此可与智者商搉云,因举而论之。
丱角时,诵《孝经》,父试之曰:"尔志何语?"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代宗召为左拾遗。
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常三州刺史。
及性孝友,喜鉴拔,为文必彰明善恶,长于议论。
工诗,格调高古,风尘迥绝,得大名当时。
有集传世。
尝读《选》中沈、谢诸公诗,有题《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及《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及《田南树园激流植援》、《斋中读书》、《南楼中望所迟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数端,皆奇崛精当,冠绝古今,无曾发其韫奥者。
逮盛唐,沈、宋、独孤及、李嘉佑、韦应物等诸才子集中,往往各有数题,片言不苟,皆不减其风度,此则无传之妙。
逮元和以下,佳题尚罕,况于诗乎!立题乃诗家切要,贵在卓绝清新,言简而意足,句之所到,题必尽之,中无失节,外无余语,此可与智者商搉云,因举而论之。
曾,字孝常,冉之弟也。
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
善诗,出王维之门。
与兄名望相亚,当时以比张氏景阳、孟阳,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侍御、补阙,文词亦然。
体制清紧,华不胜文,为士林所尚。
仕历侍御史。
后坐事贬舒州司马,量移阳翟令。
有诗一卷,传于世。
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
善诗,出王维之门。
与兄名望相亚,当时以比张氏景阳、孟阳,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侍御、补阙,文词亦然。
体制清紧,华不胜文,为士林所尚。
仕历侍御史。
后坐事贬舒州司马,量移阳翟令。
有诗一卷,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