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史,趙州人也。
少尚氣節,不舉進士。
工詩,美麗恢贍,世少其倫。
與李賀、孟郊同時爲友。
冀鎮節度使王武俊頗好詞藝,言史造之,特加敬異。
武俊嘗獵,有雙鴨起蒲稗間,一矢聯之,遂於馬上草《射鴨歌》以獻。
因表薦請官,詔授棗強令,辭疾不就,當時重之。
故相國隴西公李夷簡爲漢南節度,與言史少同遊習,因遣以襄陽髹器千事,賂武俊請之。
由是爲漢南幕賓,日與談宴,歌詩唱答,大播清才。
問言史所欲爲,曰:"司功掾甚閒,或可承闕。
"遂署。
雖居官曹,敬待埒諸從事。
歲餘奏升秩,詔下之日,不恙而終。
公初以言史相薄,不俗貴,以惜其壽。
至是慟哭之曰:"果然,微祿殺吾愛客也!"厚葬於襄城。
皮日休稱其賦雕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爲字,千煉成句,真佳作也。
有《歌詩》六卷,今傳。
少尚氣節,不舉進士。
工詩,美麗恢贍,世少其倫。
與李賀、孟郊同時爲友。
冀鎮節度使王武俊頗好詞藝,言史造之,特加敬異。
武俊嘗獵,有雙鴨起蒲稗間,一矢聯之,遂於馬上草《射鴨歌》以獻。
因表薦請官,詔授棗強令,辭疾不就,當時重之。
故相國隴西公李夷簡爲漢南節度,與言史少同遊習,因遣以襄陽髹器千事,賂武俊請之。
由是爲漢南幕賓,日與談宴,歌詩唱答,大播清才。
問言史所欲爲,曰:"司功掾甚閒,或可承闕。
"遂署。
雖居官曹,敬待埒諸從事。
歲餘奏升秩,詔下之日,不恙而終。
公初以言史相薄,不俗貴,以惜其壽。
至是慟哭之曰:"果然,微祿殺吾愛客也!"厚葬於襄城。
皮日休稱其賦雕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爲字,千煉成句,真佳作也。
有《歌詩》六卷,今傳。
叉,河朔間人,一節士也。
少尚義行俠,傍觀切齒,因被酒殺人亡命,會赦乃出。
更改志從學,能博覽,工爲歌詩,酷好盧仝、孟郊之體,造語幽蹇,議論多出於正。
《冰柱》、《雪車》二篇,含蓄風刺,出二公之右矣。
時樊宗師文亦尚怪,見而獨拜之。
恃故時所負,自顧俯仰不能與世合,常破履穿結,築環堵而居休焉。
聞韓吏部接天下貧士,步而歸之,出入門館無間。
時韓碑銘獨唱,潤筆之貨盈缶,因持案上金數斤而去,曰:"此諛墓中人所得耳,不若與劉君爲壽。
"愈不能止。
其曠達至此。
初。
玉川子履道守正,反關著述,《春秋》之學,尤所精心,時人不得見其書,惟叉愜意,曾授之以奧旨,後無所傳。
叉剛直,能面白人短長,其服義則又彌縫若親屬然。
後以爭語不能下客,去遊齊魯,不知所終。
詩二十七篇,今傳。
少尚義行俠,傍觀切齒,因被酒殺人亡命,會赦乃出。
更改志從學,能博覽,工爲歌詩,酷好盧仝、孟郊之體,造語幽蹇,議論多出於正。
《冰柱》、《雪車》二篇,含蓄風刺,出二公之右矣。
時樊宗師文亦尚怪,見而獨拜之。
恃故時所負,自顧俯仰不能與世合,常破履穿結,築環堵而居休焉。
聞韓吏部接天下貧士,步而歸之,出入門館無間。
時韓碑銘獨唱,潤筆之貨盈缶,因持案上金數斤而去,曰:"此諛墓中人所得耳,不若與劉君爲壽。
"愈不能止。
其曠達至此。
初。
玉川子履道守正,反關著述,《春秋》之學,尤所精心,時人不得見其書,惟叉愜意,曾授之以奧旨,後無所傳。
叉剛直,能面白人短長,其服義則又彌縫若親屬然。
後以爭語不能下客,去遊齊魯,不知所終。
詩二十七篇,今傳。
仝,范陽人。
初隱少室山,號玉川子。
家甚貧,惟圖書堆積。
後卜居洛城,破屋數間而已。
一奴,長鬚,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終日苦哦,鄰僧送米。
朝廷知其清介之節,凡兩備禮徵爲諫議大夫,不起。
時韓愈爲河南令,愛其操,敬待之。
嘗爲惡少所恐,訴於愈,方爲申理,仝復慮盜憎主人,願罷之,愈益服其度量。
元和間,月蝕,仝賦詩,意譏切當時逆黨,愈極稱工,餘人稍恨之。
時王涯秉政,胥怨於人。
及禍起,仝偶與諸客會食涯書館中,因留宿,吏卒掩捕,仝曰:"我盧山人也,於衆無怨,何罪之有"吏曰:"既雲山人,來宰相宅,容非罪乎"蒼忙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禍。
仝老無發,奄人於腦後加釘。
先是生子名"添丁",人以爲讖雲。
仝性高古介僻,所見不凡近。
唐詩體無遺,而仝之所作特異,自成一家,語尚奇譎,讀者難解,識者易知。
後來仿效比擬,遂爲一格宗師。
有集一卷,今傳。
古詩云:"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
作書與魴鱮,相戒慎出入。
"斯所以防前之覆轍也。
仝志懷霜雪,操擬鬆栢,深造括囊之高,夫何戶庭之失。
噫,一蹈非地,旋踵逮殃,玉石俱爛,可不痛哉!
初隱少室山,號玉川子。
家甚貧,惟圖書堆積。
後卜居洛城,破屋數間而已。
一奴,長鬚,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
終日苦哦,鄰僧送米。
朝廷知其清介之節,凡兩備禮徵爲諫議大夫,不起。
時韓愈爲河南令,愛其操,敬待之。
嘗爲惡少所恐,訴於愈,方爲申理,仝復慮盜憎主人,願罷之,愈益服其度量。
元和間,月蝕,仝賦詩,意譏切當時逆黨,愈極稱工,餘人稍恨之。
時王涯秉政,胥怨於人。
及禍起,仝偶與諸客會食涯書館中,因留宿,吏卒掩捕,仝曰:"我盧山人也,於衆無怨,何罪之有"吏曰:"既雲山人,來宰相宅,容非罪乎"蒼忙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禍。
仝老無發,奄人於腦後加釘。
先是生子名"添丁",人以爲讖雲。
仝性高古介僻,所見不凡近。
唐詩體無遺,而仝之所作特異,自成一家,語尚奇譎,讀者難解,識者易知。
後來仿效比擬,遂爲一格宗師。
有集一卷,今傳。
古詩云:"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
作書與魴鱮,相戒慎出入。
"斯所以防前之覆轍也。
仝志懷霜雪,操擬鬆栢,深造括囊之高,夫何戶庭之失。
噫,一蹈非地,旋踵逮殃,玉石俱爛,可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