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六年春,城邾瑕。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吴伐陈。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叔还公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齐。
齐陈乞弑其君荼。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宋向巢帅师伐曹。
【传】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
吴伐陈,复修旧怨也。
楚子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师于城父。
齐陈乞伪事高、国者,每朝必骖乘焉。
所从必言诸大夫,曰:「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
皆曰:『高、国得君,必逼我,盍去诸?』固将谋子,子早图之。
图之,莫如尽灭之。
需,事之下也。」及朝,则曰:「彼虎狼也,见我在子之侧,杀我无日矣。
请就之位。」又谓诸大夫曰:「二子者祸矣!恃得君而欲谋二三子,曰:『国之多难,贵宠之由,尽去之而后君定。
』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大夫从之。
夏六月戊辰,陈乞、鲍牧及诸大夫,以甲入于公宫。
昭子闻之,与惠子乘如公,战于庄,败。
国人追之,国夏奔莒,遂及高张、晏圉、弦施来奔。
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将救陈。
卜战,不吉;卜退,不吉。
王曰:「然则死也!再败楚师,不如死。
弃盟逃仇,亦不如死。
死一也,其死仇乎!」命公子申为王,不可;则命公子结,亦不可;则命公子启,五辞而后许。
将战,王有疾。
庚寅,昭王攻大冥,卒于城父。
子闾退,曰:「君王舍其子而让,群臣敢忘君乎?从君之命,顺也。
立君之子,亦顺也。
二顺不可失也。」与子西、子期谋,潜师闭涂,逆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还。
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
楚子使问诸周大史。
周大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
初,昭王有疾。
卜曰:「河为祟。」王弗祭。
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
江、汉、雎、章,楚之望也。
祸福之至,不是过也。
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
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
』又曰:『允出兹在兹。
』由己率常可矣。」
八月,齐邴意兹来奔。
陈僖子使召公子阳生。
阳生驾而见南郭且于,曰:「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出莱门而告之故。
阚止知之,先待诸外。
公子曰:「事未可知,反,与壬也处。」戒之,遂行。
逮夜,至于齐,国人知之。
僖子使子士之母养之,与馈者皆入。
晋赵鞅帅师伐鲜虞。
吴伐陈。
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叔还公吴于柤。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
齐阳生入齐。
齐陈乞弑其君荼。
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宋向巢帅师伐曹。
【传】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
吴伐陈,复修旧怨也。
楚子曰:「吾先君与陈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陈,师于城父。
齐陈乞伪事高、国者,每朝必骖乘焉。
所从必言诸大夫,曰:「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
皆曰:『高、国得君,必逼我,盍去诸?』固将谋子,子早图之。
图之,莫如尽灭之。
需,事之下也。」及朝,则曰:「彼虎狼也,见我在子之侧,杀我无日矣。
请就之位。」又谓诸大夫曰:「二子者祸矣!恃得君而欲谋二三子,曰:『国之多难,贵宠之由,尽去之而后君定。
』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大夫从之。
夏六月戊辰,陈乞、鲍牧及诸大夫,以甲入于公宫。
昭子闻之,与惠子乘如公,战于庄,败。
国人追之,国夏奔莒,遂及高张、晏圉、弦施来奔。
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将救陈。
卜战,不吉;卜退,不吉。
王曰:「然则死也!再败楚师,不如死。
弃盟逃仇,亦不如死。
死一也,其死仇乎!」命公子申为王,不可;则命公子结,亦不可;则命公子启,五辞而后许。
将战,王有疾。
庚寅,昭王攻大冥,卒于城父。
子闾退,曰:「君王舍其子而让,群臣敢忘君乎?从君之命,顺也。
立君之子,亦顺也。
二顺不可失也。」与子西、子期谋,潜师闭涂,逆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还。
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
楚子使问诸周大史。
周大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不谷不有大过,天其夭诸?有罪受罚,又焉移之?」遂弗禜。
初,昭王有疾。
卜曰:「河为祟。」王弗祭。
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
江、汉、雎、章,楚之望也。
祸福之至,不是过也。
不谷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
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
』又曰:『允出兹在兹。
』由己率常可矣。」
八月,齐邴意兹来奔。
陈僖子使召公子阳生。
阳生驾而见南郭且于,曰:「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出莱门而告之故。
阚止知之,先待诸外。
公子曰:「事未可知,反,与壬也处。」戒之,遂行。
逮夜,至于齐,国人知之。
僖子使子士之母养之,与馈者皆入。
【经】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吴伐我。
夏,齐人取讙及阐。
归邾子益子邾。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
齐人归讙及阐。
【传】八年春,宋公伐曹,将还,褚师子肥殿。
曹人诟之,不行,师待之。
公闻之,怒,命反之,遂灭曹。
执曹伯及司城强以归,杀之。
吴为邾故,将伐鲁,问于叔孙辄。
叔孙辄对曰:「鲁有名而无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
公山不狃曰:「非礼也。
君子违,不适仇国。
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
所托也则隐。
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恶废乡。
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若使子率,子必辞,王将使我。」子张疾之。
王问于子泄,对曰:「鲁虽无与立,必有与毙;诸侯将救之,未可以得志焉。
晋与齐、楚辅之,是四仇也。
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不救何为?」
三月,吴伐我,子泄率,故道险,从武城。
初,武城人或有因于吴竟田焉,拘鄫谒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
王犯尝为之宰,澹枱子羽之父好焉。
国人惧,懿子谓景伯:「若之何?」对曰:「吴师来,斯与之战,何患焉?且召之而至,又何求焉?」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明日,舍于蚕室。
公宾庚、公甲叔子与战于夷,获叔子与析朱锄。
献于王,王曰:「此同车,必使能,国未可望也。」明日,舍于庚宗,遂次于泗上。
微虎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卒三百人,有若与焉,及稷门之内。
或谓季孙曰:「不足以害吴,而多杀国士,不如已也。」乃止之。
吴子闻之,一夕三迁。
吴人行成,将盟。
景伯曰:「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
我未及亏,而有城下之盟,是弃国也。
吴轻而远,不能久,将归V请少待之。」弗从。
景伯负载,造于莱门,乃请释子服何于吴,吴人许之。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吴人盟而还。
齐悼公之来也,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即位而逆之。
季鲂侯通焉,女言其情,弗敢与也。
齐侯怒,夏五月,齐鲍牧帅师伐我,取讙及阐。
或谮胡姬于齐侯,曰:「安孺子之党也。」六月,齐侯杀胡姬。
齐侯使如吴请师,将以伐我,乃归邾子。
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大宰子余讨之,囚诸楼台,栫之以棘。
使诸大夫奉大子革以为政。
秋,及齐平。
九月,臧宾如如齐莅盟,齐闾丘明来莅盟,且逆季姬以归,嬖。
鲍牧又谓群公子曰:「使女有马千乘乎?」公子愬之。
公谓鲍子:「或谮子,子姑居于潞以察之。
若有之,则分室以行。
若无之,则反子之所。」出门,使以三分
吴伐我。
夏,齐人取讙及阐。
归邾子益子邾。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过卒。
齐人归讙及阐。
【传】八年春,宋公伐曹,将还,褚师子肥殿。
曹人诟之,不行,师待之。
公闻之,怒,命反之,遂灭曹。
执曹伯及司城强以归,杀之。
吴为邾故,将伐鲁,问于叔孙辄。
叔孙辄对曰:「鲁有名而无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
公山不狃曰:「非礼也。
君子违,不适仇国。
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
所托也则隐。
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恶废乡。
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若使子率,子必辞,王将使我。」子张疾之。
王问于子泄,对曰:「鲁虽无与立,必有与毙;诸侯将救之,未可以得志焉。
晋与齐、楚辅之,是四仇也。
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不救何为?」
三月,吴伐我,子泄率,故道险,从武城。
初,武城人或有因于吴竟田焉,拘鄫谒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
王犯尝为之宰,澹枱子羽之父好焉。
国人惧,懿子谓景伯:「若之何?」对曰:「吴师来,斯与之战,何患焉?且召之而至,又何求焉?」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明日,舍于蚕室。
公宾庚、公甲叔子与战于夷,获叔子与析朱锄。
献于王,王曰:「此同车,必使能,国未可望也。」明日,舍于庚宗,遂次于泗上。
微虎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卒三百人,有若与焉,及稷门之内。
或谓季孙曰:「不足以害吴,而多杀国士,不如已也。」乃止之。
吴子闻之,一夕三迁。
吴人行成,将盟。
景伯曰:「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
我未及亏,而有城下之盟,是弃国也。
吴轻而远,不能久,将归V请少待之。」弗从。
景伯负载,造于莱门,乃请释子服何于吴,吴人许之。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吴人盟而还。
齐悼公之来也,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即位而逆之。
季鲂侯通焉,女言其情,弗敢与也。
齐侯怒,夏五月,齐鲍牧帅师伐我,取讙及阐。
或谮胡姬于齐侯,曰:「安孺子之党也。」六月,齐侯杀胡姬。
齐侯使如吴请师,将以伐我,乃归邾子。
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大宰子余讨之,囚诸楼台,栫之以棘。
使诸大夫奉大子革以为政。
秋,及齐平。
九月,臧宾如如齐莅盟,齐闾丘明来莅盟,且逆季姬以归,嬖。
鲍牧又谓群公子曰:「使女有马千乘乎?」公子愬之。
公谓鲍子:「或谮子,子姑居于潞以察之。
若有之,则分室以行。
若无之,则反子之所。」出门,使以三分
【经】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
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九月,大雩。
冬十月。
【传】七年春二月,周儋翩入于仪栗以叛。
齐人归郓、阳关,阳虎居之以为政。
夏四月,单武公、刘桓公败尹氏于穷谷。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征会于卫。
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
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于琐。
齐国夏伐我。
阳虎御季桓子,公敛处父御孟懿子,将宵军齐师。
齐师闻之,堕,伏而待之。
处父曰:「虎不图祸,而必死。」苫夷曰:「虎陷二子于难,不待有司,余必杀女。」虎惧,乃还,不败。
冬十一月戊午,单子、刘子逆王于庆氏。
晋籍秦送王。
己巳,王入于王城,馆于公族党氏,而后朝于庄宫。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
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九月,大雩。
冬十月。
【传】七年春二月,周儋翩入于仪栗以叛。
齐人归郓、阳关,阳虎居之以为政。
夏四月,单武公、刘桓公败尹氏于穷谷。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征会于卫。
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
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于琐。
齐国夏伐我。
阳虎御季桓子,公敛处父御孟懿子,将宵军齐师。
齐师闻之,堕,伏而待之。
处父曰:「虎不图祸,而必死。」苫夷曰:「虎陷二子于难,不待有司,余必杀女。」虎惧,乃还,不败。
冬十一月戊午,单子、刘子逆王于庆氏。
晋籍秦送王。
己巳,王入于王城,馆于公族党氏,而后朝于庄宫。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
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
三月,公至自侵齐。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公会晋师于瓦。
公至自瓦。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从祀先公。
盗窃宝玉、大弓。
【传】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门于阳州。
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
阳州人出,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锄击之,与一人俱毙。
偃,且射子锄,中颊,殪。
颜息射人中眉,退曰:「我无勇,吾志其目也。」师退,冉猛伪伤足而先。
其兄会乃呼曰:「猛也殿!」
二月己丑,单子伐谷城,刘子伐仪栗。
辛卯,单子伐简城,刘子伐盂,以定王室。
赵鞅言于晋侯曰:「诸侯唯宋事晋,好逆其使,犹惧不至。
今又执之,是绝诸侯也。」将归乐祁。
士鞅曰:「三年止之,无故而归之,宋必,叛晋。
「献子私谓子梁曰:「寡君惧不得事宋君,是以止子。
子姑使溷代子。」子梁以告陈寅,陈寅曰:「宋将叛晋是弃溷也,不如侍之。」乐祁归,卒于大行。
士鞅曰:「宋必叛,不如止其尸以求成焉。」乃止诸州。
公侵齐,攻廪丘之郛。
主人焚冲,或濡马褐以救之,遂毁之。
主人出,师奔。
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曰:「猛在此,必败。」猛逐之,顾而无继,伪颠。
虎曰:「尽客气也。」苫越生子,将待事而名之。
阳州之役获焉,名之曰阳州。
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
晋士鞅、赵鞅、荀寅救我。
公会晋师于瓦。
范献子执羔,赵简子、中行文子皆执雁。
鲁于是始尚羔。
晋师将盟卫侯于鄟泽。
赵简子曰:「群臣谁敢盟卫君者?」涉佗、成何曰:「我能盟之。」卫人请执牛耳。
成何曰:「卫,吾温、原也,焉得视诸侯?」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
卫侯怒,王孙贾趋进,曰:「盟以信礼也。
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
卫侯欲叛晋,而患诸大夫。
王孙贾使次于郊,大夫问故。
公以晋诟语之,且曰:「寡人辱社稷,其改卜嗣,寡人从焉。」大夫曰:「是卫之祸,岂君之过也?」公曰:「又有患焉。
谓寡人『必以而子与大夫之子为质。
』」大夫曰:「苟有益也,公子则往。
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绁以从?」将行。
王孙贾曰:「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使皆行而后可。」公以告大夫,乃皆将行之。
行有日,公朝国人,使贾问焉,曰:「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皆曰:「五伐我,犹可以能战。」贾曰:「然则如叛之,病而后质焉,何迟之有?」乃叛晋。
晋人请改盟
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
三月,公至自侵齐。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公会晋师于瓦。
公至自瓦。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从祀先公。
盗窃宝玉、大弓。
【传】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门于阳州。
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
阳州人出,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锄击之,与一人俱毙。
偃,且射子锄,中颊,殪。
颜息射人中眉,退曰:「我无勇,吾志其目也。」师退,冉猛伪伤足而先。
其兄会乃呼曰:「猛也殿!」
二月己丑,单子伐谷城,刘子伐仪栗。
辛卯,单子伐简城,刘子伐盂,以定王室。
赵鞅言于晋侯曰:「诸侯唯宋事晋,好逆其使,犹惧不至。
今又执之,是绝诸侯也。」将归乐祁。
士鞅曰:「三年止之,无故而归之,宋必,叛晋。
「献子私谓子梁曰:「寡君惧不得事宋君,是以止子。
子姑使溷代子。」子梁以告陈寅,陈寅曰:「宋将叛晋是弃溷也,不如侍之。」乐祁归,卒于大行。
士鞅曰:「宋必叛,不如止其尸以求成焉。」乃止诸州。
公侵齐,攻廪丘之郛。
主人焚冲,或濡马褐以救之,遂毁之。
主人出,师奔。
阳虎伪不见冉猛者,曰:「猛在此,必败。」猛逐之,顾而无继,伪颠。
虎曰:「尽客气也。」苫越生子,将待事而名之。
阳州之役获焉,名之曰阳州。
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
晋士鞅、赵鞅、荀寅救我。
公会晋师于瓦。
范献子执羔,赵简子、中行文子皆执雁。
鲁于是始尚羔。
晋师将盟卫侯于鄟泽。
赵简子曰:「群臣谁敢盟卫君者?」涉佗、成何曰:「我能盟之。」卫人请执牛耳。
成何曰:「卫,吾温、原也,焉得视诸侯?」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
卫侯怒,王孙贾趋进,曰:「盟以信礼也。
有如卫君,其敢不唯礼是事,而受此盟也。」
卫侯欲叛晋,而患诸大夫。
王孙贾使次于郊,大夫问故。
公以晋诟语之,且曰:「寡人辱社稷,其改卜嗣,寡人从焉。」大夫曰:「是卫之祸,岂君之过也?」公曰:「又有患焉。
谓寡人『必以而子与大夫之子为质。
』」大夫曰:「苟有益也,公子则往。
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绁以从?」将行。
王孙贾曰:「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使皆行而后可。」公以告大夫,乃皆将行之。
行有日,公朝国人,使贾问焉,曰:「若卫叛晋,晋五伐我,病何如矣?」皆曰:「五伐我,犹可以能战。」贾曰:「然则如叛之,病而后质焉,何迟之有?」乃叛晋。
晋人请改盟
【经】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
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
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传】二年春,伐邾,将伐绞。
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淳阜、沂之田而受盟。
初,卫侯游于郊,子南仆。
公曰:「余无子,将立女。」不对。
他日,又谓之。
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其改图。
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
君命只辱。」
夏,卫灵公卒。
夫人曰:「命公子郢为大子,君命也。」对曰:「郢异于他子。
且君没于吾手,若有之,郢必闻之。
且亡人之子辄在。」乃立辄。
六月乙酉,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
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使大子絻,八人衰絰,伪自卫逆者。
告于门,哭而入,遂居之。
秋八月,齐人输范氏粟,郑子姚、子般送之。
士吉射逆之,赵鞅御之,遇于戚。
阳虎曰:「吾车少,以兵车之旆,与罕、驷兵车先陈。
罕、驷自后随而从之,彼见吾貌,必有惧心。
于是乎会之,必大败之。」从之。
卜战,龟焦。
乐丁曰:「《诗》曰:『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谋协,以故兆询可也。」简子誓曰:「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
寡君恃郑而保焉。
今郑为不道,弃君助臣,二三子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诟耻,在此行也。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志父无罪,君实图之。
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甲戌,将战,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为右。
登铁上,望见郑师众,大子惧,自投于车下。
子良授大子绥而乘之,曰:「妇人也。」简子巡列,曰:「毕万,匹夫也。
七战皆获,有马百乘,死于牖下。
群子勉之,死不在寇。」繁羽御赵罗,宋勇为右。
罗无勇,麇之。
吏诘之,御对曰:「痁作而伏。」卫大子祷曰:「会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晋午在难,不能治乱,使鞅讨之。
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
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
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获其峰旗。
大子救之以戈,郑师北,获温大夫赵罗。
大子复伐之,郑师大败,获齐粟千车。
赵孟喜曰:「可矣。」傅叟曰:「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艾也。」
初,周人与范氏田,公孙尨税焉。
赵
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
滕子来朝。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郑师败绩。
冬十月,葬卫灵公。
十有一月,蔡迁于州来。
蔡杀其大夫公子驷。
【传】二年春,伐邾,将伐绞。
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淳阜、沂之田而受盟。
初,卫侯游于郊,子南仆。
公曰:「余无子,将立女。」不对。
他日,又谓之。
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其改图。
君夫人在堂,三揖在下。
君命只辱。」
夏,卫灵公卒。
夫人曰:「命公子郢为大子,君命也。」对曰:「郢异于他子。
且君没于吾手,若有之,郢必闻之。
且亡人之子辄在。」乃立辄。
六月乙酉,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
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使大子絻,八人衰絰,伪自卫逆者。
告于门,哭而入,遂居之。
秋八月,齐人输范氏粟,郑子姚、子般送之。
士吉射逆之,赵鞅御之,遇于戚。
阳虎曰:「吾车少,以兵车之旆,与罕、驷兵车先陈。
罕、驷自后随而从之,彼见吾貌,必有惧心。
于是乎会之,必大败之。」从之。
卜战,龟焦。
乐丁曰:「《诗》曰:『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谋协,以故兆询可也。」简子誓曰:「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
寡君恃郑而保焉。
今郑为不道,弃君助臣,二三子顺天明,从君命,经德义,除诟耻,在此行也。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志父无罪,君实图之。
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甲戌,将战,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为右。
登铁上,望见郑师众,大子惧,自投于车下。
子良授大子绥而乘之,曰:「妇人也。」简子巡列,曰:「毕万,匹夫也。
七战皆获,有马百乘,死于牖下。
群子勉之,死不在寇。」繁羽御赵罗,宋勇为右。
罗无勇,麇之。
吏诘之,御对曰:「痁作而伏。」卫大子祷曰:「会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晋午在难,不能治乱,使鞅讨之。
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
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
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获其峰旗。
大子救之以戈,郑师北,获温大夫赵罗。
大子复伐之,郑师大败,获齐粟千车。
赵孟喜曰:「可矣。」傅叟曰:「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艾也。」
初,周人与范氏田,公孙尨税焉。
赵
【经】五年春,城毗。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传】五年春,晋围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齐。
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
昭子曰:「夫非而仇乎?」对曰:「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臣敢违之?」及范氏出,张柳朔谓其子:「尔从主,勉之!我将止死,王生授我矣。
吾不可以僭之。」遂死于柏人。
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
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诸子鬻姒之子荼嬖。
诸大夫恐其为大子也,言于公曰:「君之齿长矣,未有大子,若之何?」公曰:「二三子间于忧虞,则有疾疢。
亦姑谋乐,何忧于无君?」公疾,使国惠子、高昭子立荼,置群公子于莱。
秋,齐景公卒。
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锄、公子阳生来奔。
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
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郑驷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陈卿之车服于其庭。
郑人恶而杀之。
子思曰:「《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鲜矣。
《商颂》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传】五年春,晋围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齐。
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
昭子曰:「夫非而仇乎?」对曰:「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臣敢违之?」及范氏出,张柳朔谓其子:「尔从主,勉之!我将止死,王生授我矣。
吾不可以僭之。」遂死于柏人。
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
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诸子鬻姒之子荼嬖。
诸大夫恐其为大子也,言于公曰:「君之齿长矣,未有大子,若之何?」公曰:「二三子间于忧虞,则有疾疢。
亦姑谋乐,何忧于无君?」公疾,使国惠子、高昭子立荼,置群公子于莱。
秋,齐景公卒。
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锄、公子阳生来奔。
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
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郑驷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陈卿之车服于其庭。
郑人恶而杀之。
子思曰:「《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鲜矣。
《商颂》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
【经】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夏,楚人伐陈。
秋,宋公伐郑。
冬十月。
【传】九年春,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
吴子曰:「昔岁寡人闻命。
今又革之,不知所从,将进受命于君。」
郑武子剩之嬖许瑕求邑,无以与之。
请外取,许之。
故围宋雍丘。
宋皇瑗围郑师,每日迁舍,垒合,郑师哭。
子姚救之,大败。
二月甲戌,宋取郑师于雍丘,使有能者无死,以郏张与郑罗归。
夏,楚人伐陈,陈即吴故也。
宋公伐郑。
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
史龟曰:「是谓渖阳,可以兴兵。
利以伐姜,不利子商。
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
子,水位也。
名位敌,不可干也。
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
郑方有罪,不可救也。
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ⅱⅰ之《需》ⅴⅰ,曰:「宋方吉,不可与也。
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
宋、郑,甥舅也。
祉,禄也。
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乃止。
冬,吴子使来人敬师伐齐。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夏,楚人伐陈。
秋,宋公伐郑。
冬十月。
【传】九年春,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
吴子曰:「昔岁寡人闻命。
今又革之,不知所从,将进受命于君。」
郑武子剩之嬖许瑕求邑,无以与之。
请外取,许之。
故围宋雍丘。
宋皇瑗围郑师,每日迁舍,垒合,郑师哭。
子姚救之,大败。
二月甲戌,宋取郑师于雍丘,使有能者无死,以郏张与郑罗归。
夏,楚人伐陈,陈即吴故也。
宋公伐郑。
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
史龟曰:「是谓渖阳,可以兴兵。
利以伐姜,不利子商。
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
子,水位也。
名位敌,不可干也。
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
郑方有罪,不可救也。
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ⅱⅰ之《需》ⅴⅰ,曰:「宋方吉,不可与也。
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
宋、郑,甥舅也。
祉,禄也。
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乃止。
冬,吴子使来人敬师伐齐。
【经】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
二月,公侵郑。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冬,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传】六年春,郑灭许,因楚败也。
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
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
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
公叔文子老矣,辇而如公,曰:「尤人而效之,非礼也。
昭公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鉴,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
公子与二三臣之子,诸侯苟忧之,将以为之质。
此群臣之所闻也。
今将以小忿蒙旧德,无乃不可乎!大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
而效小人以弃之,不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
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
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
晋人兼享之。
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
鞅何知焉?」献子谓简子曰:「鲁人患阳虎矣,孟孙知其衅,以为必适晋,故强为之请,以取入焉。」
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
楚国大惕,惧亡。
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
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为矣。」于是乎迁郢于郤,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
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
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
六月,晋阎没戍周,且城胥靡。
秋八月,宋乐祁言于景公曰:「诸侯唯我事晋,今使不往,晋其憾矣。」乐祁告其宰陈寅。
陈寅曰:「必使子往。」他日,公谓乐祁曰:「唯寡人说子之言,子必往。」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见溷而行。
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
陈寅曰:「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赵氏,又有纳焉。
以杨楯贾祸,弗可为也已。
然子死晋国,子孙必得志于宋。」范献子言于晋侯曰:「以君命越疆而使,未致使而私饮酒,不敬二君,不可不讨也。」乃执乐祁。
阳虎又盟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人于亳社,诅于五父之衢。
冬,十二月,天王处于姑莸,辟儋翩之乱也。
二月,公侵郑。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
冬,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传】六年春,郑灭许,因楚败也。
二月,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
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
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
公叔文子老矣,辇而如公,曰:「尤人而效之,非礼也。
昭公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鉴,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
公子与二三臣之子,诸侯苟忧之,将以为之质。
此群臣之所闻也。
今将以小忿蒙旧德,无乃不可乎!大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
而效小人以弃之,不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
夏,季桓子如晋,献郑俘也。
阳虎强使孟懿子往报夫人之币。
晋人兼享之。
孟孙立于房外,谓范献子曰:「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有如先君!」献子曰:「寡君有官,将使其人。
鞅何知焉?」献子谓简子曰:「鲁人患阳虎矣,孟孙知其衅,以为必适晋,故强为之请,以取入焉。」
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
楚国大惕,惧亡。
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
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为矣。」于是乎迁郢于郤,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
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
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
六月,晋阎没戍周,且城胥靡。
秋八月,宋乐祁言于景公曰:「诸侯唯我事晋,今使不往,晋其憾矣。」乐祁告其宰陈寅。
陈寅曰:「必使子往。」他日,公谓乐祁曰:「唯寡人说子之言,子必往。」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君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见溷而行。
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
陈寅曰:「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赵氏,又有纳焉。
以杨楯贾祸,弗可为也已。
然子死晋国,子孙必得志于宋。」范献子言于晋侯曰:「以君命越疆而使,未致使而私饮酒,不敬二君,不可不讨也。」乃执乐祁。
阳虎又盟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人于亳社,诅于五父之衢。
冬,十二月,天王处于姑莸,辟儋翩之乱也。
【经】四年春王二月庚戌,盗杀蔡侯申。
蔡公孙辰出奔吴。
葬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城西郛。
六月辛丑,亳社灾。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传】四年春,蔡昭侯将如吴,诸大夫恐其又迁也,承,公孙翩逐而射之,入于家人而卒。
以两矢门之。
众莫敢进。
文之锴后至,曰:「如墙而进,多而杀二人。」锴执弓而先,翩射之,中肘。
锴遂杀之。
故逐公孙辰,而杀公孙姓、公孙盱。
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
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曰:「吴将水斥江入郢,将奔命焉。」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
单浮余围蛮氏,蛮氏溃。
蛮子赤奔晋阴地。
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
左师军於菟和,右师军于仓野,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有盟,好恶同之。
若将不废,寡君之愿也。
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士蔑请诸赵孟。
赵孟曰:「晋国未宁,安能恶于楚,必速与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
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且将为之卜。
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
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
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
庚午,围五鹿。
九月,赵鞅围邯郸。
冬十一月,邯郸降。
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
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临。
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
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
蔡公孙辰出奔吴。
葬秦惠公。
宋人执小邾子。
夏,蔡杀其大夫公孙姓、公孙霍。
晋人执戎蛮子赤归于楚。
城西郛。
六月辛丑,亳社灾。
秋八月甲寅,滕子结卒。
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葬滕顷公。
【传】四年春,蔡昭侯将如吴,诸大夫恐其又迁也,承,公孙翩逐而射之,入于家人而卒。
以两矢门之。
众莫敢进。
文之锴后至,曰:「如墙而进,多而杀二人。」锴执弓而先,翩射之,中肘。
锴遂杀之。
故逐公孙辰,而杀公孙姓、公孙盱。
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
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曰:「吴将水斥江入郢,将奔命焉。」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
单浮余围蛮氏,蛮氏溃。
蛮子赤奔晋阴地。
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
左师军於菟和,右师军于仓野,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有盟,好恶同之。
若将不废,寡君之愿也。
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士蔑请诸赵孟。
赵孟曰:「晋国未宁,安能恶于楚,必速与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
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且将为之卜。
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
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
秋七月,齐陈乞、弦施、卫宁跪救范氏。
庚午,围五鹿。
九月,赵鞅围邯郸。
冬十一月,邯郸降。
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
十二月,弦施逆之,遂堕临。
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
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