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飢。
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爲發棠,殆不可復。
”
孟子曰:“是爲馮婦也。
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爲善士。
則之野,有衆逐虎。
虎負嵎,莫之敢攖。
望見馮婦,趨而迎之。
馮婦攘臂下車。
衆皆悅之,其爲士者笑之。
”
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爲發棠,殆不可復。
”
孟子曰:“是爲馮婦也。
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爲善士。
則之野,有衆逐虎。
虎負嵎,莫之敢攖。
望見馮婦,趨而迎之。
馮婦攘臂下車。
衆皆悅之,其爲士者笑之。
”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
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
”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爲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爲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爲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爲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爲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爲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爲也。
在彼者,皆我所不爲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
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
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
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
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
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
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