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始爲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
王子晞爲尚書,領行營節度使,寓軍邠州,縱士卒無賴。
邠人偷嗜暴惡者,卒以貨竄名軍伍中,則肆志,吏不得問。
日羣行丐取於市,不嗛,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殺孕婦人。
邠寧節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狀白府,願計事。
至則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
且大亂,若何?”孝德曰:“願奉教。
”太尉曰:“某爲涇州,甚適,少事;今不忍人無寇暴死,以亂天子邊事。
公誠以都虞候命某者,能爲公已亂,使公之人不得害。
”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請。
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壞釀器,酒流溝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
晞一營大噪,盡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將奈何?”太尉曰:“無傷也!請辭于軍。
”孝德使數十人從太尉,太尉盡辭去。
解佩刀,選老躄者一人持馬,至晞門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頭來矣!”甲者愕。
因諭曰:“尚書固負若屬耶?副元帥固負若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爲白尚書,出聽我言。
”晞出見太尉。
太尉曰:“副元帥勳塞天地,當務始終。
今尚書恣卒爲暴,暴且亂,亂天子邊,欲誰歸罪?罪且及副元帥。
今邠人惡子弟以貨竄名軍籍中,殺害人,如是不止,幾日不大亂?大亂由尚書出,人皆曰尚書倚副元帥,不戢士。
然則郭氏功名,其與存者幾何?”
言未畢,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願奉軍以從。
”顧叱左右曰:“皆解甲散還火伍中,敢譁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請假設草具。
”既食,曰:“吾疾作,願留宿門下。
”命持馬者去,旦日來。
遂臥軍中。
晞不解衣,戒候卒擊柝衛太尉。
旦,俱至孝德所,謝不能,請改過。
邠州由是無禍。
先是,太尉在涇州爲營田官。
涇大將焦令諶取人田,自佔數十頃,給與農,曰:“且熟,歸我半。
”是歲大旱,野無草,農以告諶。
諶曰:“我知入數而已,不知旱也。
”督責益急,農且飢死,無以償,即告太尉。
太尉判狀辭甚巽,使人求諭諶。
諶盛怒,召農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鋪背上,以大杖擊二十,垂死,輿來庭中。
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者,然後食。
取騎馬賣,市谷代償,使勿知。
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
入見諶,大罵曰:“汝誠人耶?涇州野如赭,人且飢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擊無罪者。
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
今段公唯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
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
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
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
人或憐之,爲去其負。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爲己累也,唯恐其不積。
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
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
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
亦足哀夫!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
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捨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
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爲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
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
旣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
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則不然。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
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讎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爲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
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爲官戒。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願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衆莫能就一宇。
故食於官府,吾受祿三倍;作於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牀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
”餘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其後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
委群材,會群工,或執斧斤,或執刀鋸,皆環立。
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杖,而中處焉。
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鋸者趨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
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
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釐而構大廈,無進退焉。
既成,書於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則其姓字也。
凡執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視大駭,然後知其術之工大矣。
繼而嘆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要者歟!吾聞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於人。
彼其勞心者歟!能者用而智者謀,彼其智者歟!是足爲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爲天下者,本於人。
其執役者爲徒隸,爲鄉師、里胥;其上爲下士;又其上爲中士,爲上士;又其上爲大夫,爲卿,爲公。
離而爲六職,判而爲百役。
外薄四海,有方伯、連率。
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嗇夫、版尹以就役焉,猶衆工之各有執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舉而加焉,指而使焉,條其綱紀而盈縮焉,齊其法制而整頓焉;猶梓人之有規矩、繩墨以定製也。
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
視都知野,視野知國,視國知天下,其遠邇細大,可手據其圖而究焉,猶梓人畫宮於堵而績於成也。
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
不炫能,不矜名,不親小勞,不侵衆官,日與天下之英才,討論其大經,猶梓人之善運衆工而不伐藝也。
夫然後相道得而萬國理矣。
相道既得,萬國既理,天下舉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後之人循跡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談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
”其百執事之勤勞,而不得紀焉;猶梓人自名其功,而執用者不列也。
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謂相而已矣。
其不知體要者反此;以恪勤爲公,以簿書爲尊,炫能矜名,親小勞,侵衆官,竊取六職、百役之事,聽聽於府庭,而遺其大者遠者焉,所謂不通是道者也。
猶梓人而不知繩墨之曲直,規矩之方圓,
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羆。
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獵者,能吹竹爲百獸之音。
寂寂持弓矢罌火,而即之山。
爲鹿鳴以感其類,伺其至,發火而射之。
貙聞其鹿也,趨而至。
其人恐,因爲虎而駭之。
貙走而虎至,愈恐,則又爲羆,虎亦亡去。
羆聞而求其類,至則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內而恃外者,未有不爲羆之食也。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
以爲己生歲直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
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
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
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飲食大率鼠之餘也。
晝累累與人兼行,夜則竊齧鬥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
後人來居,鼠爲態如故。
其人曰:“是陰類惡物也,盜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
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月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爲可恆也哉!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
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
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
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
此疇曩心跡,安敢不盡於君侯哉?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
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
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爲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
而今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昔王子師爲豫州,未下車,即闢荀慈明;既下車,又闢孔文舉。
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餘人,或爲侍中、尚書,先代所美。
而君侯亦一薦嚴協律,入爲祕書郎;中閒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
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
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
倘急難有用,敢效微軀!且人非堯舜,誰能盡善?白謨猷籌畫,安能自矜?至於製作,積成卷軸,則欲塵穢視聽。
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
若賜觀芻蕘,請給紙筆,兼之書人。
然後退掃閒軒,繕寫呈上。
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
幸推下流,大開獎飾,惟君侯圖之!
維大周某年月日,西河宋某,謹以清酌脯羞之奠,敬祭於楊子之靈曰:
自古皆死,不朽者文!北河流液,西嶽吐雲,葉神通契,降精於君。
伏道孔門,遊刃諸子,精微博識,黃中通理。
屬詞比事,宗經匠史,玉璞金渾,風搖□起。
聞人之善,若在諸已;受人之恩,許之以死。
惟子堅剛,氣陵秋霜,行不苟合,言不苟忘。
大君有命,徵子文房,余亦叨忝,隨君頡頏。
同趨北禁,並拜東堂,志事俱得,形骸兩忘。
載罹寒暑,貧病洛陽,裘馬同弊,老幼均糧。
自君出宰,南浮江海,余嘗苦飢,今日猶在。
之子妙年,香名早傳,從來金馬,夙昔崇賢。
門庭若市,翰墨如泉,千載之後,聞而凜然。
死而不亡,問余何傷?傷予命薄,益友零落。
生平之言,幽顯相托,痛君不嗣,匪我孤諾。
君有兄弟,同心異體,陟岡增哀,歸葬以禮。
旅櫬飄零,於洛之汀,我之懷矣,感嘆入冥。
見子之弟,類子之形,悼往心絕,慰存涕盈。
古人有言,一死一生,昔子往矣,追送傾城,今子來也,知交情。
惟郭是戚,有崔不易,來哭來祭,哀文在席。
帷席可依,冰雪四滿,家人哀哀,賓徑微斷。
今我傷悲,情勤昔時,子文子翰,我緘我持,子宅子兆,我營我思。
子有神鑑,我言不欺;我有絮酒,子其歆之。
我亦引滿,儻昭神期,魂兮歸來,聞余此詞。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