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
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贵倨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
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
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
然:是刚柔之事也。
阴井乙木,阳井庚金。
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
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
余皆仿此。
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
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
其肝、心、脾、肺、肾,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也?
然:五脏一病,辄有五也(色)。
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
其病众多,不可尽言也。
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
针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
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
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
东方木也,西方金也。
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
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
泻南方火,补北方水。
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
水胜火。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
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
然: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何谓也?
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
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
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
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齐三日,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钺于君。
君持钺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
”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
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署,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
”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
”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
是以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矣。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
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
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
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
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