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
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
何謂量權?曰:“度於大小,謀於衆寡
稱貨財有無,料人民多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謀慮孰長、孰短?羣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兇?諸候之親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變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孰便、孰知?如此者,是謂量權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具有惡也,不能隱其情:情慾必知其變
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所親,知其所安
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此所謂測深揣情
故計國事者,則當審量權;說人主,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慾必出於此
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一也
故雖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所索之
此謀之本也,而說之法也
常有事於人,人莫能先
先事而至,此最難爲
故曰“揣情最難守司”
言必時其謀慮,故觀蜎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變
生事看,幾之勢也
此揣情飾言成文章,而後論之
摩者,揣之術也
內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隱
微摩之以其索欲,測而探之,內符必應;其索應也,必有爲之
故微而去之,是謂塞匿端,隱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用之,事無不可
古之善摩者,如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
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
聖人謀之於陰,故曰神;成之於陽,故曰明,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
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
主兵日勝者,常戰於不爭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平者,靜也
正者,宜也
喜者,悅也
怒者,動也
名者,發也
行者,成也
廉者,潔也
信者,期也
利者,求也
卑者,諂也
故聖人所以獨用者,衆人皆有之;然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故謀莫難於周密,說莫難於悉聽,事莫難於必成;此三者唯聖人然後能任之
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也,故曰:或結而無隙也夫事成必合於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
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
故物歸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溼者先濡;此物類相應,於事誓猶是也
此言內符之應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
故曰:獨行之道
夫幾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說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
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也
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
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
佞言者,諂而於忠:諛言者,博而於智;平言者,決而於勇;戚言者,權而於信;靜言者,反而於勝
先意承欲者,諂也;繁種文辭者,博也;策選進謀者,權也
縱舍不疑者,決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機關也,所以關閉情意也
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間見奸邪
故曰:“參調而應,利道而動
”故繁言而不亂,翱翔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觀要得理
故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無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故不可以往者,無所開之也;不可以來者,無所受之也
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言有諱忌也
衆口爍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
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故介蟲之捍也,必以堅厚;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
故禽獸知用其所長,而談者知用其所用也
故曰:“辭言五、曰病、曰怨、曰憂、曰怒、曰喜
”故曰:“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怨者,腸絕而無主也;憂者,閉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動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無要也
”此五者,精則用之,利則行之
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過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
是故與智者言,將此以明之;與不智者言,將此以教之,而甚難爲也
故言多類,事多變
故終日言,不失其類,故事不亂
終日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妄,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爲人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
審得其情,乃立三儀
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
參以立焉,以生奇
奇不知其所擁,始於古之所從
故鄭人之取玉也,必載司南之車,爲其不惑也
夫度村、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故同情而俱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想疏者,其偏害者也
故相益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同異之分,其類一也
故牆壞於其隙,木毀於其節,斯蓋其分也
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於事
故萬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
夫仁人輕貨,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於數,明於理,不可欺以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
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
故爲強者積於弱也;爲直者積於曲;有餘者積於不足也;此其道術行也
故外親而內疏者說內,內親而外疏者說外
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
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結而無隙者也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
無以人之所不欲,而強之於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於人
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也
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託焉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於人
”制人者握權也,見制於人者制命也
故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
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爲存,而危不可以爲安,然而無爲而貴智矣
智用於衆人之所不能知,用於衆人之所不能見
既用見可,擇事而爲之,所以自爲也;見不可,擇事而爲之,所以爲人也
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與深;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非獨忠、信、仁、義也,中正而已矣
”道理達於此義者,則可與語
由能得此,則可與谷遠近之義
凡決物,必託於疑者
善其用福,惡其用患;善至於誘也,終無惑偏
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託
若有利於善者,隱託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
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陽勵於一言,陰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於事度之往事,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爲之者,可貴則決之;去患者,可貴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
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爲者
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安徐正靜,其被節先肉
善與而不靜,虛心平意以待傾損
右主位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思慮者,則無不知;輻輳並進,則明不可塞
右主明
德之術曰勿堅而拒之,許之則防守,拒之則閉塞
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德術正靜,其莫之極
右主德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
賞賜貴信,必驗而目之所聞見,其所不聞見者,莫不諳化矣
誠暢於天下神明,而況奸者幹君
右主賞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
右主問
心爲九窮之治,君爲五官之長
爲善者,君與之賞;爲非者,君與之罰
君因其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
聖人用之,故能賞之
因之循理,故能長久
右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則羣臣生亂,家於其無常也,內外不通,安知所聞,開閉不善,不見原也
右主周
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
明知千里之外,隱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諳變更
右主恭
循名而爲貴,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爲情,故曰名當則生於實,實生於理,理生於名實之德,德生於和,和生於當
右主名
凡世主之患,用兵者不量力,治草萊者不度地
故有地狹而民衆者,民勝其地;地廣而民少者,地勝其民
民勝其地,務開;地勝其民者,事徠
開,則行倍
民過地,則國功寡而兵力少;地過民,則山澤財物不爲用
夫棄天物、遂民淫者,世主之務過也,而上下事之,故民衆而兵弱,地大而力小
故爲國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澤居什一,藪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故爲國分田數:小畝五百,足待一役,此地不任也;方土百里,出戰卒萬人者,數小也
此其墾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處其民,山林、藪澤、谿谷足以供其利,藪澤堤防足以畜
故兵出,糧給而財有餘;兵休,民作而畜長足
此所謂任地待役之律也
今世主有地方數千裏,食不足以待役實倉,而兵爲鄰敵,臣故爲世主患之
夫地大而不墾者,與無地同;民衆而不用者,與無民同
故爲國之數,務在墾草;用兵之道,務在壹賞
私利塞於外,則民務屬於農;屬於農,則樸;樸,則畏令
私賞禁於下,則民力摶於敵;摶於敵,則勝
奚以知其然也?夫民之情,樸則生勞而易力,窮則生知而權利
易力則輕死而樂用,權利則畏罰而易苦
易苦則地力盡,樂用則兵力盡
夫治國者,能盡地力而致民死者,名與利交至
民之性:飢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此民之情也
民之求利,失禮之法;求名,失性之常
奚以論其然也?今夫盜賊上犯君上之所禁,而下失臣民之禮,故名辱而身危,猶不止者,利也
其上世之士,衣不煖膚,食不滿腸,苦其志意,勞其四肢,傷其五臟,而益裕廣耳,非性之常也,而爲之者,名也
故曰:名利之所湊,則民道之
主操名利之柄而能致功名者,數也
聖人審權以操柄,審數以使民
數者,臣主之術,而國之要也
故萬乘失數而不危、臣主失術而不亂者,未之有也
今世主欲闢地治民而不審數,臣欲盡其事而不立術,故國有不服之民,主有不令之臣
故聖人之爲國也,入令民以屬農,出令民以計戰
夫農,民之所苦;而戰,民之所危也
犯其所苦、行其所危者,計也
故民生則計利,死則慮名
名利之所出,不可不審也
利出於地,則民盡力;名出於戰,則民致死
入使民盡力,則草不荒;出使民致死,則勝敵
勝故而草不荒,富強之功可坐而致也
今則不然
世主之所以加務者,皆非國之急也
身有堯、舜之行,而功不及湯、武之略者,此執柄之罪也
臣請語其過
夫治國舍勢而任說說,則身剽而功寡
故事《詩》、《書》談說之士,則民遊而輕其君;事處士,則民遠而非其上;事勇士,則民競而輕其禁;技藝之士用,則民剽而易徙;商賈之士佚且利,則民緣而議其上
故五民加於國用,則田荒而兵弱
談說之士資在於口,處士資在於意勇士資在於氣,技藝之士資在於手,商賈之士資在於身
故天下一宅,而圜身資
民資重於身,而偏託勢於外
挾重資,歸偏家,堯、舜之所難也
故湯、武禁之,則功立而名成
聖人非能以世之所易勝其所難也,必以其所難勝其所易
故民愚,則知可以勝之;世知,則力可以勝之
臣愚,則易力而難巧;世巧,則易知而難力
故神農教耕而王天下,師其知也;湯、武致強而徵諸侯,服其力也
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湯、武之時,而行神農之事,以隨世禁
故千乘惑亂,此其所加務者過也
民之生:度而取長,稱而取重,權而索利
明君慎觀三者,則國治可立,而民能可得
國之所以求民者少,而民之所以避求者多,入使民屬於農,出使民壹於戰,故聖人之治也,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窮詐
兩者偏用,則境內之民壹;民壹,則農;農,則樸;樸,則安居而惡出
故聖人之爲國也,民資藏於地,而偏託危於外
資藏於地則樸,託危於外則惑
民入則樸,出則惑,故其農勉而戰戢也
民之農勉則資重,戰戢則鄰危
資重則不可負而逃,鄰危則不歸
於無資、歸危外託,狂夫之所不爲也
故聖人之爲國也,觀俗立法則治,察國事本則宜
不觀時俗,不察國本,則其法立而民亂,事劇而功寡
此臣之所謂過也
夫刑者,所以禁邪也;而賞者,所以助禁也
羞辱勞苦者,民之所惡也;顯榮佚樂者,民之所務也
故其國刑不可惡而爵祿不足務也,此亡國之兆也
刑人復漏,則小人辟淫而不苦刑,則徼倖於民、上;徼於民、上以利
求顯榮之門不一,則君子事勢以成名
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煩
君子不設其令,則罰行
刑煩而罰行者,國多奸,則富者不能守其財,而貧者不能事其業,田荒而國貧
田荒,則民詐生;國貧,則上匱賞
故聖人之爲治也,刑人無國位,戮人無官任
刑人有列,則君子下其位;衣錦食肉,則小人冀其利
君子下其位,則羞功;小人冀其利,則伐奸
故刑戮者,所以止奸也;而官爵者,所以勸功也
今國立爵而民羞之,設刑而民樂之,此蓋法術之患也
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立官貴爵以稱之,論榮舉功以任之,則是上下之稱平
上下之稱平,則臣得盡其力,而主得專其柄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人主欲自知,則必直士
故天子立輔弼,設師保,所以舉過也
夫人固不能自知,人主猶甚
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務在自知
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仲孫蔑會晉欒、宋華元、衛寧殖、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
宋華元曷爲與諸侯圍宋彭城?爲宋誅也
其爲宋誅奈何?魚石走之楚,楚爲之伐宋取彭城以封魚石
魚石之罪奈何?以入是爲罪也
楚已取之矣,曷爲系之宋?不與諸侯專封也
夏,晉韓屈帥師伐鄭
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婁人、杞人次於合
秋,楚公子壬夫帥師侵宋
九月辛酉,天王崩
邾婁子來朝
冬,衛侯使公孫剽來聘
晉侯使荀罃來聘
襄公二年
春王正月,葬簡王
鄭師伐宋
夏五月庚寅,夫人姜氏薨
六月庚辰,鄭伯睔卒
晉師、宋師、衛寧殖侵鄭
秋七月,仲孫蔑會晉荀罃、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婁人於戚
己丑,葬我小君齊姜
齊姜者何?齊姜與繆姜則未知其爲宣夫人與?成夫人與?
叔孫豹如宋
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於戚,遂城虎牢
虎牢者何?鄭之邑也
其言城之何?取之也
取之則曷爲不言取之?爲中國諱也
曷爲爲中國諱?諱伐喪也
曷爲不繫乎鄭?爲中國諱也
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歸惡乎大夫也
楚殺其大夫公子申
襄公三年春,楚公子嬰齊帥師伐吳
公如晉
夏四月壬戌,公及晉侯盟於長樗
公至自晉
六月,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鄭伯、莒子、邾婁子、齊世子光,己未,同盟於雞澤
陳侯使袁僑如會
其言如會何?後會也
戊寅,叔孫豹及諸侯之大夫及陳袁僑盟
曷爲殊及陳袁僑?爲其與袁僑盟也
秋,公至自會
冬,晉荀罃帥師伐許
襄公四年
春王三月己酉,陳侯午卒
夏,叔孫豹如晉
秋七月戊子,夫人弋氏薨
葬陳成公
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弋
定弋者,襄公之母也
冬,公如晉
陳人圍頓
襄公五年
春,公至自晉
夏,鄭伯使公子發來聘
叔孫豹、鄫世子巫如晉
外相如不書,此何以書?爲叔孫豹率而與之俱也
叔孫豹則曷爲率而與之俱?蓋舅出也
莒將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
莒將滅之,則曷爲相與往殆乎晉?取後乎莒也
其取後乎莒奈何?莒女有爲鄫夫人者,蓋欲立其出也
仲孫蔑、衛孫林父會吳於善稻
秋,大雩
楚殺其大夫公子壬夫
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吳人、鄫人於戚
吳何以稱人?吳、鄫人云則不辭
公至自會
冬,戍陳
孰戍之?諸侯戍之
曷爲不言諸侯戍之?離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楚公子貞帥師伐陳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救陳
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陳
辛未,季孫行父卒
襄公六年
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夏,宋華弱來奔
秋,葬杞桓公
滕子來朝
莒人滅鄫
冬,叔孫豹如邾婁
季孫宿如晉
十有二月,齊侯滅萊
曷爲不言萊君出奔?國滅君死之正也
襄公七年
春,郯子來朝
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
小邾婁子來朝
城費
秋,季孫宿如衛
八月衆
冬十月,衛侯使孫林父來聘
壬戌,及孫林父盟
楚公子貞帥師圍陳
十有二月,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莒子、邾婁子於鄬
鄭伯髡原如會,未見諸侯,丙戌卒於操
操者何?鄭之邑也
諸侯卒其封內不地,此何以地?隱之也
何隱爾?弒也
孰弒之?其大夫弒之
曷爲不言其大夫弒之?爲中國諱也
曷爲爲中國諱?鄭伯將會諸侯於鄬,其大夫諫曰:「中國不足歸也,則不若與楚
」鄭伯曰:「不可
」其大夫曰:「以中國爲義,則伐我喪,以中國爲強,則不若楚
」於是弒之
鄭伯髡原何以名?傷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
未見諸侯,其言如會何?致其意也
陳侯逃歸
襄公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晉
夏,葬鄭僖公
賊未討,何以書葬?爲中國諱也
鄭人侵蔡,獲蔡公子燮
此侵也,其言獲何?侵而言獲者,適得之也
季孫宿會晉侯、鄭伯、齊人、宋人、衛人、邾婁人於邢丘
公至自晉
莒人伐我東鄙
秋九月,大雩
冬,楚公子貞帥師伐鄭
晉侯使士丐來聘
襄公九年
春,宋火
曷爲或言災,或言火?大者曰災,小者曰火
然則內何以不言火?內不言火者,甚之也
何以書?記災也
外災不書,此何以書?爲王者之後記災也
夏,季孫宿如晉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繆姜
冬,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齊世子光伐鄭
十有二月己亥,同盟於戲
楚子伐鄭
襄公十年春,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齊世子光,會吳於柤
夏五月甲午,遂滅逼陽
公至自會
楚公子貞,鄭公孫輒帥師伐宋
晉師伐秦
秋,莒人伐我東鄙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婁子、齊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伐鄭
冬,盜殺鄭公子斐、公子發、公孫輒
戍鄭虎牢
孰戍之?諸侯戍之
曷爲不言諸侯戍之?離至不可得而序,故言我也
諸侯已取之矣,曷爲系之鄭?諸侯莫之主有,故反系之鄭
楚公子貞帥師救鄭
公至自伐鄭
襄公十一年
春王正月,作三軍
三軍者何?三卿也
作三軍何以書?譏
何譏爾?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
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不郊
鄭公孫舍之帥師侵宋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伐鄭
秋七月己未,同盟於京城北
公至自伐鄭
楚子、鄭伯伐宋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伐鄭,會於蕭魚
此伐鄭也,其言會於蕭魚何?蓋鄭與會爾
公至自會
楚人執鄭行人良霄
冬,秦人伐晉
襄公十二年
春王三月,莒人伐我東鄙,圍臺
邑不言圍,此其言圍何?伐而言圍者,取邑之辭也,伐而不言圍者,非取邑之辭也
季孫宿帥師救臺,遂入運
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爲政爾
夏,晉侯使士彭來聘
秋九月,吳子乘卒
冬,楚公子貞帥師侵宋
公如晉
襄公十三年
春,公至自晉
夏,取詩
詩者何?邾婁之邑也
曷爲不繫乎邾婁?諱亟也
秋九月庚辰,楚子審卒
冬,城防
襄公十四年
春王正月,季孫宿、叔老會晉士丐、齊人、宋人、衛人、鄭公孫囆、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婁人,會吳於向
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叔孫豹會晉荀偃、齊人、宋人、衛北宮結、鄭公孫囆、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婁人伐秦
己未,衛侯衎出奔齊
莒人侵我東鄙
秋,楚公子貞帥師伐吳
冬,季孫宿會晉士丐、宋華閱、衛孫林父、鄭公孫囆、莒人、邾婁人於戚
襄公十五年
春,宋公使向戌來聘
二月己亥,及向戌盟於劉
劉夏逆王后於齊
劉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劉者何?邑也
其稱劉何?以邑氏也
外逆女不書,此何以書?過我也
夏,齊侯伐我北鄙,圍成
公救成,至遇
其言至遇何?不敢進也
季孫宿,叔孫豹帥師城成郛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婁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晉侯周卒
襄公十六年
春王正月,葬晉悼公
三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於溴樑
戊寅,大夫盟
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
何言乎信在大夫?遍刺天下之大夫也
曷爲遍刺天下之大夫?君若贅旒然
晉人執莒子、邾婁子以歸
齊侯伐我北鄙
夏,公至自會
五月甲子,地震
叔老會鄭伯、晉荀偃、衛寧殖、宋人伐許
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成
大雩
冬,叔孫豹如晉
襄公十七年春王二月庚午,邾婁子瞷卒
宋人伐陳
夏,衛石買帥師伐曹
秋,齊侯伐我北鄙,圍洮
齊高厚帥師伐我北鄙,圍防
九月,大雩
宋華臣出奔陳
冬,邾婁人伐我南鄙
襄公十八年
春,白狄來
白狄者何?夷狄之君也
何以不言朝?不能朝也
夏,晉人執衛行人石買
秋,齊師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同圍齊
曹伯負芻卒於師
楚公子午帥師伐鄭
襄公十九年
春王正月,諸侯盟於祝阿
晉人執邾婁子
公至自伐齊
此同圍齊也,何以致伐?未圍齊也
未圍齊則其言圍齊何?抑齊也
曷爲抑齊?爲其亟伐也
或曰爲其驕蹇,使其世子處乎諸侯之上也
取邾婁田自漷水
其言自漷水何?以漷爲竟也
何言乎以漷爲竟?漷移也
季孫宿如晉
葬曹成公
夏,衛孫林父帥師伐齊
秋七月辛卯,齊侯瑗卒
晉士丐帥師侵齊,至谷聞齊侯卒,乃還
還者何?善辭也
何善爾?大其不伐喪也
此受命乎君而伐齊,則何大乎其不伐喪?大夫以君命出,進退在大夫也
八月丙辰,仲孫蔑卒
齊殺其大夫高厚
鄭殺其大夫公子喜
冬,葬齊靈公
城西郛
叔孫豹會晉士丐於柯
城武城
襄公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孫漱會莒人,盟於向
夏,六月庚申,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盟於澶淵
秋,公至自會
仲孫漱帥師伐邾婁
蔡殺其大夫公子燮
蔡公子履出奔楚
陳侯之弟光出奔楚
叔老如齊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季孫宿如宋
襄公二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晉
邾婁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邾婁庶其者何?邾婁大夫也
邾婁無大夫,此何以書?重地也
夏,公至自晉
秋,晉欒盈出奔楚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曹伯來朝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於商任
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襄公二十二年
春王正月,公至自會
夏四月
秋七月辛酉,叔老卒
冬,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於沙隨
公至自會
楚殺其大夫公子追舒
襄公二十三年
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三月己巳,杞伯丐卒
夏,邾婁鼻我來奔
邾婁鼻我者何?邾婁大夫也
邾婁無大夫,此何以書?以近書也
葬杞孝公
陳殺其大夫慶虎及慶寅
陳侯之弟光自楚歸於陳
晉欒盈復入於晉,入於曲沃
曲沃者何?晉之邑也
其言入於晉,入於曲沃何?欒盈將入晉,晉人不納,由乎曲沃而入也
秋,齊侯伐衛,遂伐晉
八月,叔孫豹帥師救晉,次於雍渝,曷爲先言救而後言次?先通君命也
己卯,仲遜漱卒
冬十月乙亥,臧孫紇出奔邾婁
晉人殺欒盈
曷爲不言殺其大夫?非其大夫也
齊侯襲莒
襄公二十四年春,叔孫豹如晉
仲孫羯帥師侵齊
夏,楚子伐吳
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齊崔杼帥師伐莒
大水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於陳儀
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伐鄭
公至自會
陳針宜咎出奔楚
叔孫豹如京師
大飢
襄公二十五年
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
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弒其君光
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婁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婁子於陳儀
六月壬子,鄭公孫舍之帥師入陳
秋八月己巳,諸侯同盟於重丘
公至自會
衛侯入於陳儀
陳儀者何?衛之邑也
曷爲不言入於衛?諼君以弒也
楚屈建帥師滅舒鳩
冬,鄭公孫囆帥師伐陳
十有二月,吳子謁伐楚,門於巢卒
門於巢卒者何?入門乎巢而卒也
入門乎巢而卒者何?入巢之門而卒也
吳子謁何以名?傷而反,未至乎舍而卒也
襄公二十六年
春王二月辛卯,衛寧喜弒其君剽
衛孫林父入於戚以叛
甲午,衛侯衎復歸於衛
此諼君以弒也
其言復歸何?惡剽也
曷爲晉剽?剽之立於是未有說也
然則曷爲不言剽之立?不言剽之立者,以惡衛侯也
夏,晉侯使荀吳來聘
公會晉人、鄭良霄、宋人、曹人於澶淵
秋,宋公殺其世子痤
晉人執衛寧喜
此執有罪,何以不得爲伯討?不以其罪執之也
八月壬午,許男寧卒於楚
冬,楚子、蔡侯、陳侯伐鄭
葬許靈公
襄公二十七年
春,齊侯使慶封來聘
夏,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屈建、蔡公孫歸生、衛石惡、陳孔瑗、鄭良霄、許人、曹人於宋
衛殺其大夫寧喜,衛侯之弟鱄出奔晉
衛殺大夫寧喜,則衛侯之弟鱄曷爲出奔晉?爲殺寧喜出奔也
曷爲爲殺寧喜出奔?衛寧殖與孫林父逐衛侯而立公孫剽,寧殖病將死,謂喜曰:「黜公者,非吾意也,孫氏爲之
我即死,女能固納公乎?」喜曰:「諾
」寧殖死,喜立爲大夫
使人謂獻公曰:「黜公者,非寧氏也,孫氏爲之
吾欲納公何如?」獻公曰:「子苟納我,吾請與子盟
」喜曰:「無所用盟,請使公子鱄約之
」獻公謂公子鱄曰:「寧氏將納我,吾欲與之盟
其言曰:『無所用盟,請使公子鱄約之』
子固爲我與之約矣
」公子鱄辭曰:「夫負羈縶,執鐵鍎從君東西南北,則是臣僕庶孽之事也
若夫約言爲信,則非臣僕庶孽之所敢與也
」獻公怒曰:「黜我者,非寧氏與,孫氏凡在爾
」公子鱄不得已而與之約
已約,歸至殺寧喜
公子鱄挈其妻子而去之,將濟於河,攜其妻子而與之盟,曰:「苟有履衛地食衛粟者,昧雉彼視
」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
曷爲再言豹?殆諸侯也
曷爲殆諸侯?爲衛石惡在是也,曰惡人之徒在是矣
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襄公二十八年
春,無冰
夏,衛石惡出奔晉
邾婁子來朝
秋八月,大雩
仲孫羯如晉
冬,齊慶封來奔
十有一月,公如楚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乙未,楚子昭卒
襄公二十九年
春王正月,公在楚
何言乎公在楚?正月以存君也
夏五月,公至自楚
庚午,衛侯衎卒
閽弒吳子餘祭
閽者何?門人也,刑人也
刑人則曷爲謂之閽?刑人非其人也
君子不近刑人,近刑人則輕死之道也
仲孫羯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齊、鄭公孫段、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小邾婁人城杞
晉侯使士鞅來聘
杞子來盟
吳子使札來聘
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
何賢乎季子?讓國也
其讓國奈何?謁也、餘祭也、夷昧也與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爲君,謁曰:「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季子猶不受也,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爲君,而致國乎季子
」皆曰:「諾
」故諸爲君者,皆輕死爲勇,飲食必祝,曰:「天苟有吳國,尚速有悔於予身
」故謁也死,餘祭也立
餘祭也死,夷昧也立
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
季子使而亡焉
僚者,長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爾
闔廬曰:「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爲季子故也
將從先君之命與,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則我宜立者也,僚惡得爲君乎?」於是使專諸刺僚,而致國乎季子
季子不受曰:「爾弒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爲篡也
爾殺吾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
」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
故君子以其不受爲義,以其不殺爲仁
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爲臣,則宜有君者也
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
《春秋》賢者不名,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也
季子者所賢也,曷爲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
秋九月,葬衛獻公
齊高止出奔北燕
冬,仲孫羯如晉
襄公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頗來聘
夏四月,蔡世子般弒其君固
五月甲午,宋災,伯姬卒
天王殺其弟年夫
王子瑕奔晉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
外夫人不書葬,此何以書?隱之也
何隱爾?宋災,伯姬卒焉
其稱諡何?賢也
何賢爾?宋災,伯姬存焉,有司復曰:「火至矣,請出
」伯姬曰:「不可
吾聞之也,婦人夜出,不見傅母下堂
傅至矣,母未至也
」逮乎火而死
鄭良霄出奔許,自許入於鄭,鄭人殺良霄
冬十月,葬蔡景公
賊未討何以書葬?君子辭也
晉人、齊人、宋人、衛人、鄭人、曹人、莒人、邾婁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婁人會於澶淵,宋災故
宋災故者何?諸侯會於澶淵,凡爲宋災故也
會未有言其所爲者,此言所爲何?錄伯姬也
諸侯相聚,而更宋之所喪,曰死者不可復生,爾財復矣
此大事也
曷爲使微者?卿也
卿則其稱人何?貶
曷爲貶?卿不得憂諸侯也
襄公三十一年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於楚宮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己亥,仲孫羯卒
冬十月,滕子來會葬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殺其君密州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3.75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