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寢疾,病
樂正子春坐於牀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
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簀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
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
」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
」舉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沒
有子問於曾子曰:「問喪於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
」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曾子曰:「參也與子遊聞之
」有子曰:「然
然則夫子有爲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於子遊
子遊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於宋,見桓司馬自爲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死之欲速朽』,爲桓司馬言之也
南宮敬叔反,必載寶而朝
夫子曰:『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
』喪之欲速貧,爲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遊之言告於有子
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
」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於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昔者夫子失魯司寇,將之荆,蓋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
以斯知不欲速貧也
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弔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
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
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辭焉
喪人無寶,仁親以爲寶
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爲利,而天下其孰能説之?孺子其辭焉!」公子重耳對客曰:「君惠弔亡臣重耳
身喪父死,不得與於哭泣之哀,以爲君憂
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義
」稽顙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顯以致命於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顙而不拜,則未爲後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則愛父也
起而不私,則遠利也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
杜簣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
」杜簣入寢,歷階而昇.酌曰:「曠飲斯
」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
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
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
知悼子在堂,斯其爲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
」「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爲一飲一食,亡君之疾
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簣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
酌而飲寡人!」杜簣洗而揚觶
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無廢是爵也!」至於今,旣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
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
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爲衆生之先
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戸,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戸
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
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戸,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爲以牧之
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慾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實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
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
可與不可,明審其計謀,以原其同異
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
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
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爲之度數,聖人因而爲之慮
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爲之慮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
捭闔者,天地之道
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
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闔者,道之大化,説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吉凶大命系焉
口者,心之門戸也;心者,神之主也
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戸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謀也、陰也
陰陽其和,終始其義
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爲陽,曰「始」
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爲陰,曰「終」
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
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
可以説人,可以説家,可以説國,可以説天下
爲小無內,爲大無外
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
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
陽還終始,陰極反陽
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
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
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説人之法也,爲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戸」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
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而求之
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
因其言,聽其辭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
其有象比,以觀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
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
若張置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
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
常持其網驅之,其言無比,乃爲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
己反往,彼覆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
重之襲之,反之復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
古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
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
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
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
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僞、知同異,得其情詐也
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爲之法則
以反求復,觀其所託
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雄雌
雖非其事,見微知類
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也
符應不失,如騰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
其伺言也,若聲之與響;見其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舌之取燔骨
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
如陰與陽,如陽與陰;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
進退左右,以是司之
已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入,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而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事皆有內揵,素結本始
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
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
若蚨母之從子也;出無間,入無朕
獨往獨來,莫之能止
內者,進說辭也
楗者,楗所謀也
欲說者務穩度,計事者務循順
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方來應時,以和其謀
詳思來楗,往應時當也
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
乃揣切時宜,從便所爲,以求其變
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楗
言往者,先順辭也;說來者,以變言也
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使鬼神,合於陰陽,而牧人民
見其謀事,知其志意
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
合而不結者,陽親而陰疏
事有不合者,聖人不爲謀也
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
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
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
日進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
遙聞聲而相思者,合於謀待決事也
故曰:不見其類而爲之者,見逆
不得其情而說之者,見非
得其情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開
故聖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萬物
由夫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議論去就
欲合者用內,欲去者用外
外內者,必明道數
揣策來事,見疑決之
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名入產業,曰楗而內合
上暗不治,下亂不窹,楗而反之
內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之,若命自來,己迎而御之
若欲去之,因危與之
環轉因化,莫知所爲,退爲大儀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
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
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戲者,罅也
罅者,澗也
澗者,成大隙也
戲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身;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
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
其施外,兆萌芽櫱之謀,皆由抵巇
抵巇之隙爲道術用
天下紛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鼠匿,貪利詐僞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牙戲罅
聖人見萌牙戲罅,則抵之以法
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
諸侯相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爲右
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戲隙,不可不察也
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聖人也
聖人者,天地之使也
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爲之謀;可以上合,可以檢下
能因能循,爲天地守神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5.13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