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宋州人
少孤貧,不應薦闢,志況疏爽,擇交於方外
苦讀書,高棲少室山中
與薛據友善
工詩,言詞款要,情興悲涼,送別、登樓,俱堪淚下
集傳於今也
翰,潤州人
開元十八年崔明允下進士及第,次年中博學宏辭,與鄭昉同時,官至禮部員外郎
爲詩詞筆雙美,既多興象,復備風骨
三百年以前,方可論其裁製
大爲當時所稱
今有集相傳
據,荊南人
開元十九年王維榜進士
天寶六年,又中風雅古調科第一人
於吏部參選,據自恃才名,請受萬年錄事
流外官訴宰執,以爲赤縣是某等清要,據無媒,改涉縣令
後仕歷司議郎,終水部郎中
據爲人骨鯁,有氣魄,文章亦然
嘗自傷不得早達,造句往往追凌鮑、謝
初好棲遁,居高山煉藥
晚歲置別業終南山下老焉
有集今傳
長卿,字文房,河間人
少居嵩山讀書,後移家來鄱陽最久
開元二十一年徐徵榜及第
至德中,歷監察御史,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出爲轉運使判官,知淮西嶽鄂轉運留後
觀察使吳仲孺誣奏,非罪系姑蘇獄,久之,貶潘州南巴尉
會有爲辯之者,量移睦州司馬
終隨州刺史
長卿清才冠世,頗凌浮俗,性剛,多忤權門,故兩逢遷斥,人悉冤之
詩調雅暢,甚能煉飾
其自賦,傷而不怨,足以發揮風雅
權德輿稱爲五言長城
長卿嘗謂:今人稱前有沈、宋、王、杜,後有錢、郎、劉、李
李嘉佑、郎士元何得與餘並驅每題詩不言姓,但書長卿,以天下無不知其名者雲
灞陵碧澗有別業
今集詩賦文等傳世
淮南李穆,有清才,公之婿也
季蘭,名冶,以字行,峽中人,女道士也
美姿容,神情蕭散
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
當時才子頗誇纖麗,殊少荒豔之態
始年六歲時,作《薔薇詩》雲:經時不架卻,心緒亂縱橫
其父見曰:此女聰黠非常,恐爲失行婦人
後以交遊文士,微泄風聲,皆出乎輕薄之口
夫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季蘭則不然,形氣既雄,詩意亦蕩
自鮑昭以下,罕有其倫
時往來剡中,與山人陸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
皎然嘗有詩云: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
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其謔浪至此
又嘗會諸賢於烏程開元寺,知河間劉長卿有陰重之疾,誚曰:山氣日夕佳
劉應聲曰:衆鳥欣有託
舉坐大笑,論者兩美之
天寶間,玄宗聞其詩才,詔赴闕,留宮中月餘,優賜甚厚,遣歸故山
評者謂上比班姬則不足,下比韓英則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媼
有集,今傳於世
論曰:《詩》雲:《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
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苦之心焉
故古詩之道,各存六義,然終歸於正,不離乎雅
是以昔賢婦人,散情文墨,斑斑簡牘
概而論之,後來班姬傷秋扇以暫恩,謝娥詠絮雪而同素;大家《七誡》,執者修者;蔡琰《胡笳》,聞而心折
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誠,欲見於悠遠,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見志,豈氾濫之故,使人擊節沾灑,彈指追念,良有謂焉
噫!筆墨固非女子之事,亦在用之如何耳
苟天之可逃,禮不必備,則詞爲自獻之具,詩有妒情之作,衣服飲食,無閒淨之容,鉛華膏澤,多鮮飾之態,故不相宜矣
是播惡於衆,何《關雎》之義哉歷觀唐以雅道獎士類,而閨閣英秀,亦能薰染,錦心繡口,蕙情蘭性,足可尚矣
中間如李季蘭、魚玄機,皆躍出方外,修清淨之教,陶寫幽懷,留連光景,逍遙閒暇之功,無非雲水之念,與名儒比隆,珠往瓊復
然浮豔委託之心,終不能盡,白璧微瑕,惟在此耳
薛濤流落歌舞,以靈慧獲名當時,此亦難矣
三者既不可略,如劉媛、劉雲、鮑君徽、崔仲容、道士元淳、薛縕、崔公達、張窈窕、程長文、樑瓊、廉氏、姚月華、裴羽仙、劉瑤、常浩、葛鴉兒、崔鶯鶯、譚意哥、戶部侍郎吉中孚妻張夫人、鮑參軍妻文姬、杜羔妻趙氏、張建封妾盼盼、南楚材妻薛媛等,皆能華藻,才色雙美者也
或望幸離宮,傷寵後掖;或以從軍萬里,斷絕音耗;或祗役連年,迢遙風水;或爲宕子妻,或爲商人婦
花雨春夜,月露秋天,玄鳥將謝,賓鴻來屆;搗錦石之流黃,織迴文於緗綺,魂夢飛遠,關山到難
當此時也,濡毫命素,寫怨書懷,一語一聯,俱堪墮淚
至若間以豐麗,雜以纖穠,導淫奔之約,敘久曠之情,不假綠琴,但飛紅紙,中間不能免焉
尺有短而寸有長,故未欲椎埋之云爾
防,河中人
開元二十二年李琚榜及第
顏真卿甚敬愛之,欲薦於朝,不屈
爲人好古博雅,詩語真素,魂清魄爽,放曠山水,高情獨詣
於終南山豐德寺結茅茨讀書,百丈溪是其隱處,題詩云:浪跡棄人世,還山自幽獨
始傍巢由蹤,吾其獲心曲
又云:養閒度人事,達命知止足
不學魯國儒,俟時勞伐輻
後信命,不務進取,以此自終
有詩集行世
頎,東川人
開元二十三年賈季鄰榜進士及第
調新鄉縣尉
性疏簡,厭薄世務
慕神仙,服餌丹砂,明輕舉之道,結好塵喧之外
一時名輩,莫不重之
工詩,發調既清,修詞亦秀,雜歌鹹善,玄理最長,多爲放浪之語,足可震盪心神
惜其偉材,只到黃綬
故其論家,往往高於衆作
有集今傳
諲,永嘉人
初隱少室下,閉門修肄,志甚勤苦,不及聲利
後應舉,官到刑部員外郎
明《易象》,善草隸,兼畫山水,詩格高古
與李頎友善,事王維爲兄,皆爲詩酒丹青之契
維贈詩云:屏風誤點惑孫郎,團扇草書驚內史
李頎贈曰:小王破體閒支策,落月梨花照空壁
詩堪記室妒風流,畫與將軍作勍敵
天寶中謝官,歸故山偃仰,不復來人間矣
有詩傳世
浩然,襄陽人
少好節義,詩工五言
隱鹿門山,即漢龐公棲隱處也
四十遊京師,諸名士間嘗集祕省聯句,浩然曰: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衆欽服
張九齡、王維極稱道之
維待詔金鑾,一旦私邀入,商較風雅,俄報玄宗臨幸,浩然錯愕,伏匿牀下,維不敢隱,因奏聞
帝喜曰:朕素聞其人,而未見也
詔出,再拜
帝問曰:卿將詩來耶
對曰:偶不齎
即命吟近作,誦至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嘗棄卿,奈何誣我!因命放還南山
後張九齡署爲從事
開元末,王昌齡遊襄陽,時新病起,相見甚歡,浪情宴謔,食鮮疾動而終
古稱禰衡不遇,趙壹無祿
觀浩然磬拆謙退,才名日高,竟淪明代,終身白衣,良可悲夫!其詩文采丰茸,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近
所著三卷,今傳
王維畫浩然像於郢州,爲浩然亭
鹹通中,鄭諴謂賢者名不可斥,更名曰孟亭,今存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2.56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