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罗庵论书·与温一斋论书
尊夫人临帖二种,可谓勤矣。
出之闺秀,实所难得。
仆细阅之,一笔一画尚不能受我驱使,则笔之一字,于胸中未化也。
语云:为高必因邱陵。
学书一道,除儿童时描写上大人仿本外,方圆平直粗能自书矣,即当尽心作楷。
或日书三五百字不可间断,至半年一年之后,自然渐熟。
熟则骨力强、步伐齐、心胆大、性灵出,然后以心之所好,无论晋、唐,把玩之、领会之,略得其趣,再讲临摹,所谓为高之邱陵具矣。
然政不须描头画角,较短论长,求中郎之似邻儿童之见也。
何以言之?我辈生千百年后,视古人不啻九天之上,万里而远。
欲以地下人接馨欬于圆穹,能乎?跬步间探消息于辽阔,能乎?此不待智者而知也。
古人何等伎俩、何等才力?而况气运有厚薄,兴会有浅深,宋不如唐,唐不如晋,古人且然,又况今人乎?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今人只写得自家手腕熟,或于高远有小分印合处。
若一味临摹,如俗工写真。
耳、目、口、鼻尺寸不失,生气尽而神气去矣。
仆尝谓帖宜置几案,以自表发,不宜刻画以自缚者,此也。
犹之汗牛充栋之书,不禁人看,不必皆背诵也。
能背诵亦书厨之绩耳,何益之有?足下之书己臻熟境,但字里行间尚少罄控、纵送之致,则气不足。
气不足则留不住贯不下,未审高明以为然否?闺阁自有朋友,互证之何如。
暂无
暂无
暂无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