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大家行略
先大父側室,姓章氏,明崇禎丙子十一月二十七日生。
年十八來歸,逾年,生女子一人,不育。
又十餘年,而大父卒。
先大母錢氏。
大母早歲無子,大父因娶章大家。
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無出。
大家生寒族,年少,又無出,及大父卒,家人趣之使行,大家則慷慨號慟不食。
時吾父纔八歲,童然在側,大家挽吾父跪大母前,泣曰:“妾即去,如此小弱何?”大母曰:“若能志夫子之志,亦吾所荷也。
”於是與大母同處四十餘年,年八十一而卒。
大家事大母盡禮,大母亦善遇之,終身無間言。
櫆幼時,猶及事大母。
値清夜,大母倚簾帷坐,櫆侍在側,大母念往事,忽淚落。
櫆見大母垂淚,問何故,大母嘆曰:“予不幸,汝祖中道棄予,汝祖沒時,汝父纔八歲。
”回首見章大家在室,因指謂櫆曰:“汝父幼孤,以養以誨,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爲多。
汝年及長,則必無忘章大家。
”時雖稚昧,見言之哀,亦知從旁泣。
大家自大父卒,遂表明。
目雖無見,而操作不輟,槐七歲,與伯兄、仲兄從塾師在外庭讀書。
每隆冬,陰風積雪,或夜分始歸,僮奴皆睡去,獨大家煨爐以待。
聞叩門,即應聲策杖扶壁行,啓門,且執手問曰:“書若熟否?先生曾樸責否?”即應以書熟,未曾樸責,乃喜。
大家垂白,吾家益貧,衣食不足以養,而大家之晚節更苦。
嗚呼!其可痛也夫。
章大家是作者祖父的妾,三十幾歲守寡,又雙目失明四十多年,這樣漫長難熬的歲月,其間辛酸痛苦是一篇行略難以表盡的。
文章衹記敍了兩件事,一是祖母對她的感激,一是她守候孩子夜歸,作者企圖以此來槪括這位女性對劉氏三代的恩德,慚愧自己不能使她脫離貧窮。
大家(gū):即“大姑”,古代女子的尊稱。
行略:人的品行槪略,代指記敍死者生平的文體。
先大父:對已故祖父的稱呼。
側室:妾。
丙子:此指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
來歸:來嫁。
歸,女子出嫁。
不育:沒有養活,死了。
無出:沒有孩子。
趣(cù):催促。
使行:記她走,指勸她改嫁。
童然:年幼無知的樣子。
即:倘若,如果。
志:記。
第二箇“志”是“意願”。
夫子:舊時妻稱丈夫。
荷(hè):承受,表示感激。
間(jiàn)言:嫌隙的語言。
合不來的話。
俾(bǐ):使。
輟(chuò):停止。
樸責:打駡。
樸,同“撲”,打。
垂白:頭髮將白,已近老年。
垂,將近。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