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李莊簡公家書
李光參政罷政歸鄉里時,某年二十矣。
時時來訪先君,劇談終日。
每言秦氏,必曰:“咸陽’’,憤切慷慨,形於辭色。
一日平旦來,共飯,謂先君曰:“聞趙相過嶺,悲憂出涕。
僕不然,謫命下,青鞋布襪行矣,豈能作兒女態耶!”方言此時,目如炬,聲如鍾,其英偉剛毅之氣,使人興起。
後四十年,偶讀公家書,雖徙海表,氣不少衰,丁寧訓戒之語,皆足垂範百世,猶想見其道“青鞋布襪”時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澤陸某題。
時時來訪先君,劇談終日。
每言秦氏,必曰:“咸陽’’,憤切慷慨,形於辭色。
一日平旦來,共飯,謂先君曰:“聞趙相過嶺,悲憂出涕。
僕不然,謫命下,青鞋布襪行矣,豈能作兒女態耶!”方言此時,目如炬,聲如鍾,其英偉剛毅之氣,使人興起。
後四十年,偶讀公家書,雖徙海表,氣不少衰,丁寧訓戒之語,皆足垂範百世,猶想見其道“青鞋布襪”時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澤陸某題。
暂无
李莊簡公即李光,字泰發,越州上虞(今屬浙江)人,南渡後任參知政事,力主抗戰,與奸相秦檜發生衝突,遭到秦檜一黨的打擊報復和誣陷迫害,屢次被貶,被後人尊稱爲“南宋四名臣”(其餘三人是李綱、趙鼎、胡銓)之一。
某:陸游自稱。
先君:指自己死去的父親。
秦氏:秦檜。
咸陽:以秦國都城咸陽代指“暴秦”,文中借指秦檜。
平旦:清晨。
趙相:指趙鼎,宋高宗時曾兩度爲相,與秦檜不合,被貶嶺南,後絕食而死。
青鞋布襪:用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句:“吾獨胡爲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此指平民服裝。
徙:遷謫。
海表:海外。
李光先貶瓊州(治所在今海南瓊山)八年,後移昌化軍(治所在今海南儋縣)三年。
兩地均在海南島,故云“海表”。
笠澤:太湖。
陸游祖籍甫裏(今江蘇吳縣東南直鎮),地濱太湖,故自暑里居爲“笠澤”。
劇談終日:終:整。
形於色辭:形:表現。
雖徙海表:徙:因被貶謫而遷徙。
跋:寫在文章後面的一種文體。
書:信。
罷:罷職。
辭:言語。
作:作出。
表:外面。
少:稍微。
垂:流傳。
劇:暢快。
平旦:早晨。
某:陸游自稱。
先君:指自己死去的父親。
秦氏:秦檜。
咸陽:以秦國都城咸陽代指“暴秦”,文中借指秦檜。
平旦:清晨。
趙相:指趙鼎,宋高宗時曾兩度爲相,與秦檜不合,被貶嶺南,後絕食而死。
青鞋布襪:用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句:“吾獨胡爲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此指平民服裝。
徙:遷謫。
海表:海外。
李光先貶瓊州(治所在今海南瓊山)八年,後移昌化軍(治所在今海南儋縣)三年。
兩地均在海南島,故云“海表”。
笠澤:太湖。
陸游祖籍甫裏(今江蘇吳縣東南直鎮),地濱太湖,故自暑里居爲“笠澤”。
劇談終日:終:整。
形於色辭:形:表現。
雖徙海表:徙:因被貶謫而遷徙。
跋:寫在文章後面的一種文體。
書:信。
罷:罷職。
辭:言語。
作:作出。
表:外面。
少:稍微。
垂:流傳。
劇:暢快。
平旦:早晨。
參知政事李光前輩被罷職回家時我二十歲了。
他常常來拜訪我父親,倆人在一起整天暢談朝政。
每每提及奸臣秦檜時總以貶詞“咸陽”借代,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緒溢於言表。
有一天清早到我們家一起吃飯,對我父親說:“聽說宰相趙鼎遭秦檜陷害被貶謫到嶺南海島,路過南嶺時傷心憂愁地哭了。
我是不會這個樣子的,假如朝廷貶謫的命令一下達,青鞋布襪一穿就上路,怎能表現出小孩子哭哭啼啼的架勢呢!”說這番話的時候,兩眼明亮如炬,聲音洪亮如鍾,那英烈剛毅的氣度讓人振作奮發。
此後過了四十年,偶然看閱老前輩的家信,發現他當年雖然被貶到偏遠的海島,但英烈剛毅的氣節仍然絲毫未減,叮囑訓導家人的話語句句都是可以世代流傳,作爲典範的。
字裏行間可以讓人想見他穿起青鞋布襪、毅然決然離京上路的情景啊。
淳熙戊申年五月己未祖籍太湖之濱的陸游題跋作記。
他常常來拜訪我父親,倆人在一起整天暢談朝政。
每每提及奸臣秦檜時總以貶詞“咸陽”借代,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緒溢於言表。
有一天清早到我們家一起吃飯,對我父親說:“聽說宰相趙鼎遭秦檜陷害被貶謫到嶺南海島,路過南嶺時傷心憂愁地哭了。
我是不會這個樣子的,假如朝廷貶謫的命令一下達,青鞋布襪一穿就上路,怎能表現出小孩子哭哭啼啼的架勢呢!”說這番話的時候,兩眼明亮如炬,聲音洪亮如鍾,那英烈剛毅的氣度讓人振作奮發。
此後過了四十年,偶然看閱老前輩的家信,發現他當年雖然被貶到偏遠的海島,但英烈剛毅的氣節仍然絲毫未減,叮囑訓導家人的話語句句都是可以世代流傳,作爲典範的。
字裏行間可以讓人想見他穿起青鞋布襪、毅然決然離京上路的情景啊。
淳熙戊申年五月己未祖籍太湖之濱的陸游題跋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