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七節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
斯二者天也。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齊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
’涕出而女於吳。
今也小國師大國而恥受命焉,是猶弟子而恥受命於先師也。
如恥之,莫若師文王。
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爲政於天下矣。
詩云:‘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上帝既命,侯於周服。
侯服於周,天命靡常。
殷士膚敏,祼將於京。
’孔子曰:‘仁不可爲衆也。
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而不以濯也。
詩云:‘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斯二者天也。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齊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
’涕出而女於吳。
今也小國師大國而恥受命焉,是猶弟子而恥受命於先師也。
如恥之,莫若師文王。
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爲政於天下矣。
詩云:‘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上帝既命,侯於周服。
侯服於周,天命靡常。
殷士膚敏,祼將於京。
’孔子曰:‘仁不可爲衆也。
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而不以濯也。
詩云:‘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暂无
小德役大德:即“小德役於大德”。
絕物:斷絕有關人事交往。
女(nǜ):以女嫁人。
指《詩經·大雅·文王》篇。
麗:數目。
億:周代稱十萬爲億。
這裏形容衆多。
侯於周服:乃臣服於周;侯,語助詞,乃。
膚敏:品德優美,言行敏捷。
裸(guàn)將:“將裸”的倒文,助祭。
裸,古代一種祭禮,稱“灌鬯禮”。
祭祀時,在神主前將玉製酒器中的酒灑在白茅上,表示神在飲酒。
將,助。
京:鎬京,西周國都。
執:救治。
濯(zhuó):洗滌。
逝:發語詞,無義。
引詩見《詩經·大雅·桑柔》。
絕物:斷絕有關人事交往。
女(nǜ):以女嫁人。
指《詩經·大雅·文王》篇。
麗:數目。
億:周代稱十萬爲億。
這裏形容衆多。
侯於周服:乃臣服於周;侯,語助詞,乃。
膚敏:品德優美,言行敏捷。
裸(guàn)將:“將裸”的倒文,助祭。
裸,古代一種祭禮,稱“灌鬯禮”。
祭祀時,在神主前將玉製酒器中的酒灑在白茅上,表示神在飲酒。
將,助。
京:鎬京,西周國都。
執:救治。
濯(zhuó):洗滌。
逝:發語詞,無義。
引詩見《詩經·大雅·桑柔》。
孟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道德低的受道德高的役使,才智少的受才智多的役使;天下無道的時候,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役使,力量弱的被力量強的役使。
這兩種情況,都是天意。
符合天理。
順從天理的生存,違逆天理的滅亡。
齊景公說:‘既不能發號施令,又不願服從命令,這是絕路一條。
’於是流着眼淚把女兒嫁到吳國。
如今小國以大國爲師而又恥於服從命令,這就像弟子恥於服從老師的命令一樣。
如果以此爲恥辱,不如師從文王。
如果師從文王,大國只需五年,小國不超過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掌權。
《詩經》上說:‘殷商的子孫,數目不下十萬。
上帝既已降命,於是臣服於周。
於是臣服於周,天命並不固定。
商臣漂亮聰明,也上鎬京助祭。
’孔子說:‘仁德是不在乎人多勢衆的。
國君如果愛仁德,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如今有人想要無敵於天下卻不依靠仁德,這就像要解除炎熱卻不洗浴一樣。
《詩經》說:‘誰能解除炎熱,卻不憑藉洗浴?’”
這兩種情況,都是天意。
符合天理。
順從天理的生存,違逆天理的滅亡。
齊景公說:‘既不能發號施令,又不願服從命令,這是絕路一條。
’於是流着眼淚把女兒嫁到吳國。
如今小國以大國爲師而又恥於服從命令,這就像弟子恥於服從老師的命令一樣。
如果以此爲恥辱,不如師從文王。
如果師從文王,大國只需五年,小國不超過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掌權。
《詩經》上說:‘殷商的子孫,數目不下十萬。
上帝既已降命,於是臣服於周。
於是臣服於周,天命並不固定。
商臣漂亮聰明,也上鎬京助祭。
’孔子說:‘仁德是不在乎人多勢衆的。
國君如果愛仁德,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如今有人想要無敵於天下卻不依靠仁德,這就像要解除炎熱卻不洗浴一樣。
《詩經》說:‘誰能解除炎熱,卻不憑藉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