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篇·箴
有物於此,生於山阜[2],處於室堂[3]。
無知[4]無巧,善治衣裳。
不盜不竊,穿窬[5]而行。
日夜合離[6],以成文章[7]。
以能合從[8],又善連衡[9]。
下覆百姓,上飾帝王。
功業甚博,不見賢良[10]瑏瑠。
時用則存,不用則亡。
臣愚不識,敢請之王[11]!王曰:此夫始生巨其成功小者邪[12]?長其尾而銳其剽者邪[13]?頭銛達而尾趙繚者邪[14]?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15]。
無羽無翼,反覆甚極[16]。
尾生[17]而事起,尾邅[18]而事已。
簪以爲父[19],管以爲母[20]。
既以縫表,又以連裏[21]。
夫是之謂箴理[22]。
無知[4]無巧,善治衣裳。
不盜不竊,穿窬[5]而行。
日夜合離[6],以成文章[7]。
以能合從[8],又善連衡[9]。
下覆百姓,上飾帝王。
功業甚博,不見賢良[10]瑏瑠。
時用則存,不用則亡。
臣愚不識,敢請之王[11]!王曰:此夫始生巨其成功小者邪[12]?長其尾而銳其剽者邪[13]?頭銛達而尾趙繚者邪[14]?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15]。
無羽無翼,反覆甚極[16]。
尾生[17]而事起,尾邅[18]而事已。
簪以爲父[19],管以爲母[20]。
既以縫表,又以連裏[21]。
夫是之謂箴理[22]。
暂无
[1]箴:同“針”。
[2]阜:土山。
山阜爲鐵礦所在地,針乃鐵製,故說“生於山阜”。
[3]室堂:古代房屋,前爲堂,後爲室。
一般稱“堂室”,以押韻故倒置。
[4]知:同“智”。
[5]穿窬(yú俞):穿壁逾牆,此處借指針能穿逾各種布帛織品。
窬,通“逾”。
[6]合離:使分離的東西連合在一起。
合:使動用法。
[7]文章:指有文采的服飾。
[8]以:通“已”,既。
從:通“縱”,直。
[9]善:善於,擅長。
衡:通“橫”。
[10]瑏瑠見:通“現”。
不見賢良:不自顯現其賢良,即不自居功之意。
[11]敢:自言冒昧之詞。
請之王:請教大王。
[12]始生巨:指制針的鋼鐵,本來體積很大。
成功小:指製成的針很小。
[13]長其尾:指針孔上連着的長線。
銳其剽:指針尖很鋒利。
剽(piào票):末,針尖。
[14]銛(xiān先)達:銳利。
趙:“掉”的借字。
趙繚:很長的樣子。
一說,纏繞貌。
[15]結尾:指穿針後在線的末端打個結。
事:指工作。
[16]反覆:一上一下。
極:讀爲“亟”,迅速。
[17]尾生:指針尾穿上線。
[18]尾邅(zhān沾):指(工作結束時)把線盤繞打一個結。
[19]簪:形似針而大,故“以爲父”。
清俞樾《諸子平議》說:簪,當爲“鐕”,釘也。
釘與箴形質皆同,磨之琢之,而後成箴。
故曰“簪以爲父”。
[20]管:用以盛針之具,故“以爲母”。
[21]表:指衣服的面子;裏:指衣服的夾裏。
[22]箴理:此詞語意雙關,既指針線縫過之處,有線索,又有條理;又指上面所賦的就是關於針的道理。
[2]阜:土山。
山阜爲鐵礦所在地,針乃鐵製,故說“生於山阜”。
[3]室堂:古代房屋,前爲堂,後爲室。
一般稱“堂室”,以押韻故倒置。
[4]知:同“智”。
[5]穿窬(yú俞):穿壁逾牆,此處借指針能穿逾各種布帛織品。
窬,通“逾”。
[6]合離:使分離的東西連合在一起。
合:使動用法。
[7]文章:指有文采的服飾。
[8]以:通“已”,既。
從:通“縱”,直。
[9]善:善於,擅長。
衡:通“橫”。
[10]瑏瑠見:通“現”。
不見賢良:不自顯現其賢良,即不自居功之意。
[11]敢:自言冒昧之詞。
請之王:請教大王。
[12]始生巨:指制針的鋼鐵,本來體積很大。
成功小:指製成的針很小。
[13]長其尾:指針孔上連着的長線。
銳其剽:指針尖很鋒利。
剽(piào票):末,針尖。
[14]銛(xiān先)達:銳利。
趙:“掉”的借字。
趙繚:很長的樣子。
一說,纏繞貌。
[15]結尾:指穿針後在線的末端打個結。
事:指工作。
[16]反覆:一上一下。
極:讀爲“亟”,迅速。
[17]尾生:指針尾穿上線。
[18]尾邅(zhān沾):指(工作結束時)把線盤繞打一個結。
[19]簪:形似針而大,故“以爲父”。
清俞樾《諸子平議》說:簪,當爲“鐕”,釘也。
釘與箴形質皆同,磨之琢之,而後成箴。
故曰“簪以爲父”。
[20]管:用以盛針之具,故“以爲母”。
[21]表:指衣服的面子;裏:指衣服的夾裏。
[22]箴理:此詞語意雙關,既指針線縫過之處,有線索,又有條理;又指上面所賦的就是關於針的道理。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