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姬传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
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
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
少风调皎爽不群。
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
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
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
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
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
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
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
姬固却之。
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李姬传》是由明末清初的散文家侯方域所作,描写明末秦淮歌妓李香,不仅写了她擅长歌唱的艺术才能和不同流俗的风度,更突出写了她的见识和品格。
她及时识破了阉党馀孽的诡计,劝说侯方域拒绝阮大铖的利诱。
她忠实于真挚的爱情,勉励侯方域保持气节。
她坚持不肯与和阮大铖同流合污的开府田仰接近,敢于抗拒权贵的诱惑和威胁。
同时生动地描绘了李香的生活和斗争,热情地赞美了李香的才能、智慧和品德。
《李姬传》无论在思想上或者在艺术上,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它成为侯方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也可算是清初散文代表作之一。
李姬:李香,明末南京秦淮名妓。
南京是明朝之陪都,江南第一大都会,金粉繁华,江南文士多流连歌馆酒楼,声气相求,议论时事。
妓女亦多知书,不乏善绘、工诗者,以附丽清流名士为荣幸。
崇祯末,侯方域以世家公子游学南京,入复社,参与复社反阉党馀孽阮大铖的活动,介入弘光朝的政治斗争,遂使其所宠爱的李香也卷入其中。
后侯方域缅怀往事,感其品节之可贵,作成此传。
文章以实事为主,叙事简洁,不失史传文笔法,然亦不全遵传纪文体,只叙出侯生所见李香品节之二三事,结末无论赞,又类乎记逸事之文。
论者谓“近唐人小说”(宋荦《国朝三家文钞·凡例》)。
贞丽:姓李,字淡如,秦淮名妓,李香假母。
阳羡:江苏宜兴旧名。
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人,为复社重要成员,明亡不仕,有《皇明语林》。
贤否(pǐ):贤与恶。
张学士溥: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进士及第,复社发起人,著有《七录斋诗文合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夏吏部允彝:夏允彝,字彝仲,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崇祯进士,官福建长乐知县,与陈子龙组织畿社,与复社相呼应。
南明弘光朝,官吏部主事。
清兵渡江,于家乡起兵抵抗,兵败投水死。
著有《幸存录》。
风调:风度、格调。
皎爽:纯洁爽朗。
周如松:苏昆生原名,本河南固始人,精通音律,善歌,为著名昆曲教习。
明亡后,流落苏州。
玉茗堂四传奇:即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玉茗堂是汤显祖书斋名。
《琵琶词》:即高明《琵琶记》。
不轻发:不轻易演唱。
雪苑侯生:作者自称。
雪苑,汉梁孝王林苑,初名兔园,规模甚大,司马相如等名士曾为座上客,故著名,也称梁苑。
南朝谢惠连作《雪赋》,描绘梁苑雪景,传诵极广,故梁苑亦称雪苑。
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南。
侯方域为商丘人,故称雪苑侯生。
己卯:明崇祯十二年,时侯方域二十二岁。
皖人阮大铖:字圆海,安徽省怀宁人。
明天启朝为京官,依附权阉魏忠贤。
崇祯初,削职为民,流寓南京,作戏曲,蓄声伎,结纳文士、游侠。
南明弘光朝,依附马士英,官至兵部尚书。
清兵渡江,出降,从清兵南侵,死于仙霞关。
作有《春灯谜》、《燕子笺》等传奇。
事具《明史·奸臣传》。
论城旦:被定罪判刑。
城旦,古代刑罚名。
《墨子·号令》:“以令为除死罪二人,城旦四人。
”孙诒让《墨子闲诂》引应劭语:“城旦者,旦起行治城,四岁刑也。
”后指徒刑或流放。
阮大铖被判处“赎徒为民”,故云。
屏(bǐng)居:退居。
为清议所斥:指复社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在南京联合发布《留都防乱揭帖》,揭发阮大铖为阉党馀孽,蓄意再起。
清议,在野士人对时政之评议。
首其事:首先发起那件事情。
持之力:态度坚决。
假:借,委托。
所善:所交好的人。
王将军:事迹不详。
非结客者:不是有能力广交宾客的人。
盍:何不。
叩:询问。
屏人:让周围人退避。
阳羡君:指陈贞慧。
吴君:指吴应箕。
铮铮:正直刚强貌。
世望:家世和名望。
侯方域祖执蒲、父恂、叔恪,在明末天启、崇祯间为朝官,均立身正直,未阿附权阉魏忠贤,属东林党人。
安:如何。
事:为之服务。
后于:低于、不如。
怏怏:失意貌。
不复通:不再交往。
通,往来。
下第:指侯方域应江南乡试未中。
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口,相传因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而得名。
雅:甚。
中郎:《琵琶记》演蔡伯喈与赵五娘故事,系据宋元间民间传说而作成,附会为东汉蔡邕之事。
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学不补行:谓学问虽富,而品行有缺陷。
补,修补,引申为掩盖。
《琵琶》所传词固妄:谓《琵琶记》所写并非蔡邕实有之事。
固,诚然。
尝昵董卓:汉献帝时,董卓擅政,征蔡邕为侍中,再拜中郎将,封高阳乡侯。
王允诛董卓,独蔡邕哭之,坐董卓党下狱死(参看《后汉书·蔡邕传》)。
昵,亲近。
“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句:勿忘所以歌之意,即勉之以蔡中郎为鉴。
开府:古代高级官员设立官署,自选僚属,称“开府”。
明清两代用以指称方面大员,如总督、巡抚。
田仰:字百源,贵州人,与马士英有亲,弘光朝官淮扬巡抚。
锾(huán):货币量词。
《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一说为六两,一说为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
”后借用为钱币数,三百锾,即三百金。
有以:因此。
中伤姬:诬陷李香。
侯方域有《答田中丞书》,驳斥田仰声称李香却金拒招是受其指使。
此所谓“中伤”,当是指田仰羞怒,诬陷李香拒招有复社人物反马士英、阮大铖擅政之政治背景。
岂异:何异。
向:前时。
赞:支持。
谓何:为了什么。
谓,通“为”。
名妓姓李名香,她的母亲叫贞丽。
贞丽颇有任侠的风度,曾经与他人赌博,一夜之间输尽千金。
她所结交的都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物,跟宜兴人陈贞慧特别要好。
李香是贞丽的养女,性格也很豪爽,而且聪明伶俐,略读点书,能辨别那些当官的是否正直贤明,张溥、夏允彝都非常称赞她。
李香年少时风度爽朗美好,韵致超群。
十三岁那年,跟苏州艺人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大传奇,而且能将曲调音节的细微变化尽情地表达出来。
她特别擅长《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
商丘侯生,于崇祯十二年来到金陵,认识了李香。
她曾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为酬谢。
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因奉承依附阉党魏忠贤而被判罪,削职后退居金陵,遭到正直言论的抨击。
实际上首先发难的是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他们坚持得很有力。
阮大铖不得已,想让侯生从中斡旋,于是假手干好友王将军,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
李香生疑道:“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经侯生再三诘问,王将军于是屏退左右,转述了阮大铖的用意。
李香私下告诉侯生说:“我从小跟随养母与宜兴陈贞慧君相识,他品德高尚,还听说吴应箕君更是铁骨铮铮。
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为了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况且公子你出身于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侯公子听后大声叫好,从此便故意借醉酒而卧床不见,王将军心里颇不高兴,只得辞别而去,不再同侯公子来往。
过了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
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送他上路,说:“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
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
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抹杀掉的。
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再不唱它了。

侯生离开之后,原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黄金为聘,邀李香见面,李香断然予以拒绝。
田仰恼羞成怒,便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恶意中伤。
李香感叹地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而今如果为贪图钱财而赴约,那是我背叛了侯公子!”她终于不肯与田仰相见。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