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斷·捲上·大篆
案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雲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為「篆」。
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
甄酆定六書,三曰「篆書」;八體書法,一曰「大篆」。
又《漢書·藝文志》云:「史籀十五篇。」並此也。
以史官制之,用以教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
秦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書。
又漢元帝、王遵、嚴延年並工史書是也。
秦焚書,惟《易》與史篇得全。
《呂氏春秋》云:「蒼頡造大篆。」非也。
若蒼頡造大篆,則置古文何地?所謂籀、篆,蓋其子孫是也。
史籀,即大篆之祖也。
贊曰:「古文玄胤,太史神書。
千類萬象,或龍或魚。
何詞不錄,何物不儲。
懌思通理,從心所如。
如彼江海,大波洪濤。
如彼音樂,乾戚羽旄。」
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
甄酆定六書,三曰「篆書」;八體書法,一曰「大篆」。
又《漢書·藝文志》云:「史籀十五篇。」並此也。
以史官制之,用以教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
秦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書。
又漢元帝、王遵、嚴延年並工史書是也。
秦焚書,惟《易》與史篇得全。
《呂氏春秋》云:「蒼頡造大篆。」非也。
若蒼頡造大篆,則置古文何地?所謂籀、篆,蓋其子孫是也。
史籀,即大篆之祖也。
贊曰:「古文玄胤,太史神書。
千類萬象,或龍或魚。
何詞不錄,何物不儲。
懌思通理,從心所如。
如彼江海,大波洪濤。
如彼音樂,乾戚羽旄。」
暂无
關於大篆,蔡邕《大篆贊》云:「體有大篆,巧妙入神。
或象龜文,或比龍鱗。
紆體放尾,長翅短身。
延頸負翼,狀似凌雲。」
或象龜文,或比龍鱗。
紆體放尾,長翅短身。
延頸負翼,狀似凌雲。」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