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断·卷上·大篆
案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云柱下史始变古文,或同或异,谓之为“篆”。
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
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
又《汉书·艺文志》云:“史籀十五篇。
”并此也。
以史官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
秦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
又汉元帝、王遵、严延年并工史书是也。
秦焚书,惟《易》与史篇得全。
《吕氏春秋》云:“苍颉造大篆。
”非也。
若苍颉造大篆,则置古文何地?所谓籀、篆,盖其子孙是也。
史籀,即大篆之祖也。
赞曰:“古文玄胤,太史神书。
千类万象,或龙或鱼。
何词不录,何物不储。
怿思通理,从心所如。
如彼江海,大波洪涛。
如彼音乐,干戚羽旄。
”
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
甄酆定六书,三曰“篆书”;八体书法,一曰“大篆”。
又《汉书·艺文志》云:“史籀十五篇。
”并此也。
以史官制之,用以教授,谓之史书,凡九千字。
秦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亥书。
又汉元帝、王遵、严延年并工史书是也。
秦焚书,惟《易》与史篇得全。
《吕氏春秋》云:“苍颉造大篆。
”非也。
若苍颉造大篆,则置古文何地?所谓籀、篆,盖其子孙是也。
史籀,即大篆之祖也。
赞曰:“古文玄胤,太史神书。
千类万象,或龙或鱼。
何词不录,何物不储。
怿思通理,从心所如。
如彼江海,大波洪涛。
如彼音乐,干戚羽旄。
”
暂无
关于大篆,蔡邕《大篆赞》云:“体有大篆,巧妙入神。
或象龟文,或比龙鳞。
纡体放尾,长翅短身。
延颈负翼,状似凌云。
”
或象龟文,或比龙鳞。
纡体放尾,长翅短身。
延颈负翼,状似凌云。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