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蘇大邁書
頓首:辱書勤懇千萬,觀所自道從學就仕,而知病所在,切窺公學問之意甚美,顧既在官,則難得師友,又少讀書之光陰,然人生竟何時得自在飽閒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師”,此居一州一縣求師法也。
讀書光陰,亦可取諸鞍乘間耳。
凡讀書法,要以經爲主,經術深邃,則觀史易知人之賢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
又讀書先務精而不務博,有餘力乃能縱橫。
以公家二父學術跨天下,公當得之多,輒復貢此,此運水以遺河伯耶?蓋切觀公所論極入理,人才難得,故相望於後凋雪霜之意耳。
治行匆匆,奉書極不如禮,千萬珍重。
在本文中,作者從惜時、求師、讀經、求精這四個方面來對讀書治學的態度和方法作了精闢的闡述。
凡讀書法,要以經爲主,經術深邃,則觀史易知人之賢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
又讀書先務精而不務博,有餘力乃能縱橫。
蘇大邁:蘇軾長子,名邁,曾任韶州仁化令。
就仕:做官
切:同“竊”,私下裏。
鞍乘:馬上、車內。
縱橫:揮灑自如。
貢:推薦。
河伯:傳說中掌管江、河的神。
後凋雪霜:《論語》中的語句。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以寒冬方顯松柏本性喻嚴峻考驗方知君子美德。
頓首閣下:很榮幸你來信寫了許多(求學的感受),看你自己說的從求學到做官,便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了。
我私下裏觀察到你做學問的態度很誠懇,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難以得到老師和朋友了,又缺少讀書的時間,但其實人一生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自由自在充裕的閒散時間呢?孔子說道:“三個在一塊兒行走的人,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師的人。
”,這正是在州縣爲官的求學的方法。
讀書的時間,也可以取自於(外出途中的)馬上、車內。
大凡讀書的方法,要以經學爲主,經術學問深厚了的話,那麼看史書就很容易分辨人是賢能還是沒德才了,平時碰到一些或得或失的事情,也能很容易辨明瞭。
再就是讀書應該先務求精通而不求廣博,在學有餘力的基礎上才能揮灑自如(擴展閱讀面)。
憑閣下父親蘇軾與叔父蘇轍兩位大人的的學問橫跨天下而少有,你應該從他們那兒學到很多了,我在這兒又重複這些,這可算得上運水送給河伯了。
(只因爲)私下看到你的論述十分入理,是難得的人才,我就是因此希望你能像雪後松柏一樣經得去嚴峻的考驗來彰顯品德這樣一個意思啦。
公務繁忙,回信很不盡禮,請閣下多多珍重!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