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諠譁者,眾賓懽也。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散文。
宋仁宗慶歷五年(西元一〇四五年),參知政事范文正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
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寛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
《醉翁亭記》就寫在這个時期。
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
全文貫穿一箇「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
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
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頽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藉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
宋仁宗慶歷五年(西元一〇四五年),參知政事范文正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
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寛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
《醉翁亭記》就寫在這个時期。
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
全文貫穿一箇「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
一則暗示出一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
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頽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藉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
環:環繞。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東部。
環滁:環繞著滁州城。
皆:副詞,都。
其:代詞,它,指滁州城。
壑(hè):山谷。
尤:格外,特別。
蔚然:草木繁盛的樣子。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
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潺潺(chán):流水聲。
釀泉:泉的名字。
因水清可以釀酒,故名。
回:回環,曲折環繞。
峰回路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
比喩事情經歷挫折失敗後,出現新的轉機。
翼然: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
然:……的樣子。
臨:靠近。
於:在。
作:建造。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自謂:自稱,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
輒(zhé):就,總是。
年又最高:年紀又是最大的。
號:名詞作動詞,取別號。
曰:叫做。
意:這裏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後來用以比喩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當於「於」。
得:領會。
寓:寄託。
夫(fú):語氣助詞,無實意,多用於句首。
林霏:樹林中的霧氣。
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
開:消散,散開。
歸:聚攏。
暝(míng):昏暗。
晦:昏暗。
晦明:指天氣陰晴昏暗。
芳:花草發出的香味,這裏引申爲「花」,名詞。
發:開放。
秀:植物開花結實。
這裏有繁榮滋長的意思。
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
佳木秀而繁陰:美好的樹木繁榮滋長,(樹葉)茂密成蔭。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秋風高爽,霜色潔白,溪水滴落,山石顯露。
水落石出,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大多比喩事情終於眞相大白。
至於:連詞,於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負者:背著東西的人。
休於樹:倒裝,「於樹休」在樹下休息。
傴僂(yǔlǚ):腰背彎曲的樣子,這裏指老年人。
提攜:小孩子被大人領著走,這裏指小孩子。
臨:來到。
漁:捕魚。
釀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釀酒而得名。
洌(liè):清澈。
山肴:用從山野捕獲的鳥獸做成的菜。
野蔌(sù):野菜。
蔌,菜蔬的總稱。
雜然:雜亂的樣子。
陳:擺開,陳列。
酣:盡情地喝酒。
絲:絃樂器的代稱。
竹:管樂器的代稱。
非絲非竹:不是音樂。
射:這裏指投壺,古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把箭嚮壺裏投,投中多的爲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弈:下棋。
這裏用做動詞,下圍棋。
觥(gōng):酒杯。
籌:行酒令的籌碼,用來記飲酒數。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
蒼顔:容顔蒼老。
頽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賓客中間。
頽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裏是醉醺醺的樣子。
已而:隨後,不久。
歸:返回,回家。
翳(yì):遮蓋。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
鳴聲上下:意思是鳥到處叫。
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樂其樂:樂他所樂的事情。
樂,以…爲樂。
樂,樂事。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够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謂:爲,是。
廬陵:古郡名,廬陵郡,宋代稱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
歐陽修先世爲廬陵大族。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東部。
環滁:環繞著滁州城。
皆:副詞,都。
其:代詞,它,指滁州城。
壑(hè):山谷。
尤:格外,特別。
蔚然:草木繁盛的樣子。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
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潺潺(chán):流水聲。
釀泉:泉的名字。
因水清可以釀酒,故名。
回:回環,曲折環繞。
峰回路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
比喩事情經歷挫折失敗後,出現新的轉機。
翼然: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
然:……的樣子。
臨:靠近。
於:在。
作:建造。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自謂:自稱,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
輒(zhé):就,總是。
年又最高:年紀又是最大的。
號:名詞作動詞,取別號。
曰:叫做。
意:這裏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後來用以比喩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當於「於」。
得:領會。
寓:寄託。
夫(fú):語氣助詞,無實意,多用於句首。
林霏:樹林中的霧氣。
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
開:消散,散開。
歸:聚攏。
暝(míng):昏暗。
晦:昏暗。
晦明:指天氣陰晴昏暗。
芳:花草發出的香味,這裏引申爲「花」,名詞。
發:開放。
秀:植物開花結實。
這裏有繁榮滋長的意思。
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
佳木秀而繁陰:美好的樹木繁榮滋長,(樹葉)茂密成蔭。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秋風高爽,霜色潔白,溪水滴落,山石顯露。
水落石出,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大多比喩事情終於眞相大白。
至於:連詞,於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負者:背著東西的人。
休於樹:倒裝,「於樹休」在樹下休息。
傴僂(yǔlǚ):腰背彎曲的樣子,這裏指老年人。
提攜:小孩子被大人領著走,這裏指小孩子。
臨:來到。
漁:捕魚。
釀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釀酒而得名。
洌(liè):清澈。
山肴:用從山野捕獲的鳥獸做成的菜。
野蔌(sù):野菜。
蔌,菜蔬的總稱。
雜然:雜亂的樣子。
陳:擺開,陳列。
酣:盡情地喝酒。
絲:絃樂器的代稱。
竹:管樂器的代稱。
非絲非竹:不是音樂。
射:這裏指投壺,古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把箭嚮壺裏投,投中多的爲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弈:下棋。
這裏用做動詞,下圍棋。
觥(gōng):酒杯。
籌:行酒令的籌碼,用來記飲酒數。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
蒼顔:容顔蒼老。
頽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賓客中間。
頽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裏是醉醺醺的樣子。
已而:隨後,不久。
歸:返回,回家。
翳(yì):遮蓋。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
鳴聲上下:意思是鳥到處叫。
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樂其樂:樂他所樂的事情。
樂,以…爲樂。
樂,樂事。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够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謂:爲,是。
廬陵:古郡名,廬陵郡,宋代稱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
歐陽修先世爲廬陵大族。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的山峰,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遠遠望過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
沿著山上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
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箇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這个亭子的人是誰?是山裏的和尙智僊。
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的。
太守和賓客來這裏飲酒,喝了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是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箇別號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賞山水之間的美景。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
又如太陽出來而樹林的霧氣消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
陰暗明亮交替變化的,是山間早晨和傍晚。
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樹木繁茂滋長,形成一片濃鬱的綠陰;天高氣爽,霜色潔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頭,就是山裏的四季景象。
早晨進山,傍晚回城。
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背負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後面的人應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
來來往往絡繹不絶的,是滁州人在出遊。
來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泉水來釀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錯雜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請賓客。
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時坐時起,大聲喧嘩,是賓客在盡情歡樂。
容顔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於是)人的影子散亂一地,這是賓客們跟隨著太守歸去了。
樹林裏的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啼鳴,遊人離開,鳥兒快樂。
但是鳥兒衹知道山林中的樂趣,卻不知道人們的樂趣。
而人們衹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爲快樂。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够用文章記敍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脩。
它西南方的山峰,樹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遠遠望過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
沿著山上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是一股水流從兩峰之間飛瀉而下,是釀泉。
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箇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這个亭子的人是誰?是山裏的和尙智僊。
給它命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給它命名的。
太守和賓客來這裏飲酒,喝了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是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箇別號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賞山水之間的美景。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喝酒上。
又如太陽出來而樹林的霧氣消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
陰暗明亮交替變化的,是山間早晨和傍晚。
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樹木繁茂滋長,形成一片濃鬱的綠陰;天高氣爽,霜色潔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頭,就是山裏的四季景象。
早晨進山,傍晚回城。
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背負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後面的人應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
來來往往絡繹不絶的,是滁州人在出遊。
來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泉水來釀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錯雜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請賓客。
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彈琴奏樂;投壺的人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人們時坐時起,大聲喧嘩,是賓客在盡情歡樂。
容顔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於是)人的影子散亂一地,這是賓客們跟隨著太守歸去了。
樹林裏的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啼鳴,遊人離開,鳥兒快樂。
但是鳥兒衹知道山林中的樂趣,卻不知道人們的樂趣。
而人們衹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爲快樂。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够用文章記敍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