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齊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於展禽。
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
”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
”齊侯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太師職之。
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
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
’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
恃此而不恐。
”齊侯乃還。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吾其還也。
”亦去之。
楚人伐宋以救鄭。
宋公將戰。
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
”弗聽。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戰於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
司馬曰:“彼衆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公曰:“不可。
”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陳而後擊之,宋師敗績。
公傷股,門官殲焉。
國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
古之爲軍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子魚曰:“君未知戰。
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讚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
雖及胡耇,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
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晉侯合諸侯於扈,平宋也。
於是晉侯不見鄭伯,以爲貳於楚也。
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與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於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難,寡君是以不得與蔡侯偕,十一月,克減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於執事。
十二年六月,歸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請陳侯於楚而朝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十五年五月,陳侯自敝邑往朝於君。
往年正月,燭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陳蔡之密邇於楚,而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
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於襄,而再見於君,夷與孤之二三臣,相及於絳。
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
今大國曰:‘爾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無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曰:‘鹿死不擇音。
’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
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命之罔極,亦知亡矣。
將悉敝賦以待於鯈,唯執事命之。
文公二年,朝於齊;四年,爲齊侵蔡,亦獲成於楚。
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豈有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

晉鞏朔行成於鄭,趙穿、公婿池爲質焉。
吳公子札來聘。
請觀於周樂。
使工爲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爲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
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爲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爲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爲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
”爲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爲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
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爲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爲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爲.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
爲之歌《小雅》,曰。
“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民焉!”爲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德乎?”
爲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逼,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處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
見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猶有憾!”見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
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
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
無祿,獻公即世。
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於晉。
又不能成大勳,而爲韓之師。
亦悔於厥心,用集我文公。
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逾越險阻,徵東之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諸秦,則亦既報舊德矣。
鄭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帥諸侯及秦圍鄭。
秦大夫不詢於我寡君,擅及鄭盟。
諸侯疾之,將致命於秦。
文公恐懼,綏靜諸侯,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無祿,文公即世;穆爲不弔,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餚地,奸絕我好,伐我保城。
殄滅我費滑,散離我兄弟,撓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
我襄公未忘君之舊勳,而懼社稷之隕,是以有淆之師。
猶願赦罪於穆公,穆公弗聽,而即楚謀我。
天誘其衷,成王隕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於我。
“穆、襄即世,康、靈即位。
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闕翦我公室,傾覆我社稷,帥我蝥賊,以來蕩搖我邊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
康猶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羈馬,我是以有河曲之戰。
東道之不通,則是康公絕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領西望曰:‘庶撫我乎!’君亦不惠稱盟,利吾有狄難,入我河縣,焚我箕、郜,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我是以有輔氏之聚。
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獻、穆,使伯車來命我景公曰:‘吾與女同好棄惡,復脩舊德,以追念前勳。
’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會。
君又不祥,背棄盟誓。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昏姻也。
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伐狄。
’寡君不敢顧昏姻。
畏君之威,而受命於吏。
君有二心於狄,曰:‘晉將伐女。
’狄應且憎,是用告我。
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來求盟於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餘雖與晉出入,餘唯利是視。
’”不榖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
’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寡人帥以聽命,唯好是求。
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其承寧諸侯以退,豈敢徼亂?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諸侯退矣。
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
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於楚,以求知罃。
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對曰:“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爲俘馘。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對曰:“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兩釋累囚,以成其好。
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其誰敢德?”王曰:“子歸何以報我?”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王曰:“雖然,必告不穀。
”對曰:“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於晉,寡君之以爲戮,死且不朽。
若從君之惠而免之,以賜君之外臣首;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違。
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
所以報也!王曰:“晉未可與爭。

重爲之禮而歸之。
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莊公通焉。
崔子弒之。
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
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豈爲其口實?社稷是養。
故君爲社稷死,則死之;爲社稷亡,則亡之。
若爲己死,而爲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啓而入,枕屍股而哭。
興,三踊而出。
人謂崔子:“必殺之。
”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鄭子產有疾。
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爲政。
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
”疾數月而卒。
大叔爲政,不忍猛而寬。
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
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
”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
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施之以寬也。
‘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
’糾之以猛也。
‘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平之以和也。
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佈政優優,百祿是遒。
’和之至也。

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