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於瑕以待之。
隨人使少師董成。
鬥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我則使然。
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
漢東之國,隨爲大。
隨張,必棄小國。
小國離,楚之利也。
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
”熊率且比曰:“季樑在,何益?”鬥伯比曰:“以爲後圖。
少師得其君。
”
王毀軍而納少師。
少師歸,請追楚師。
隨侯將許之。
季樑止之曰:“天方授楚。
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
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
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
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
’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鹹有也。
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
’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奉酒醴以告曰:‘嘉慄旨酒。
’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
所謂馨香,無讒慝也。
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
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
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
”
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
隨人使少師董成。
鬥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我則使然。
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間也。
漢東之國,隨爲大。
隨張,必棄小國。
小國離,楚之利也。
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
”熊率且比曰:“季樑在,何益?”鬥伯比曰:“以爲後圖。
少師得其君。
”
王毀軍而納少師。
少師歸,請追楚師。
隨侯將許之。
季樑止之曰:“天方授楚。
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
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
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
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
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
’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鹹有也。
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
’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奉酒醴以告曰:‘嘉慄旨酒。
’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
所謂馨香,無讒慝也。
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
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
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
”
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從之。
晉不可啓,寇不可玩。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
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從,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爲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爲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馮依,將在德矣。
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
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冬,晉滅虢。
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從之。
晉不可啓,寇不可玩。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
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從,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爲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爲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馮依,將在德矣。
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
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
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冬,晉滅虢。
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
’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師進,次於陘。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
師退,次於召陵。
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
齊侯曰:“豈不榖是爲?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何如?”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
屈完及諸侯盟。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
’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師進,次於陘。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
師退,次於召陵。
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
齊侯曰:“豈不榖是爲?先君之好是繼,與不榖同好,何如?”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
屈完及諸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