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十有二年春,用田賦。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公會吳於皋阜。
秋,公會衛侯、宋皇瑗於鄖。
宋向巢帥師伐鄭。
冬十有二月,螽。
【傳】十二年春,王正月,用田賦。
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
昭公娶於吳,故不書姓。
死不赴,故不稱夫人。
不反哭,故言不葬小君。
孔子與吊,適季氏。
季氏不絻,放絰而拜。
公會吳於橐皋。
吳子使大宰嚭請尋盟。
公不欲,使子貢對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結之,明神以要之。
寡君以爲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
若猶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尋盟。
』若可尋也,亦可寒也。」乃不尋盟。
吳徵會於衛。
初,衛人殺吳行人且姚而懼,謀於行人子羽。
子羽曰:「吳方無道,無乃辱吾君,不如止也。」子木曰:「吳方無道,國無道,必棄疾於人。
吳雖無道,猶足以患衛。
往也。
長木之斃,無不噬也。
國狗之□,無不噬也。
而況大國乎?」
秋,衛侯會吳於鄖。
公及衛侯、宋皇瑗盟,而卒辭吳盟。
吳人藩衛侯之舍。
子服景伯謂子貢曰:「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
今吳不行禮於衛,而藩其君舍以難之,子盍見大宰?」乃請束錦以行。
語及衛故,大宰嚭曰:「寡君願事衛君,衛君之來也緩,寡君懼,故將止之。」子貢曰:「衛君之來,必謀於其衆。
其衆或欲或否,是以緩來。
其欲來者,子之黨也。
其不欲來者,子之仇也。
若執衛君,是墮黨而崇仇也。
夫墮子者得其志矣!且合諸侯而執衛君,誰敢不懼?墮黨崇仇,而懼諸侯,或者難以霸乎!」大宰嚭說,乃舍衛侯。
衛侯歸,效夷言。
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於夷乎!執焉,而又說其言,從之固矣。」
冬十二月,螽。
季孫問諸仲尼,仲尼曰:「丘聞之,火伏而後蜇者畢。
今火猶西流,司歷過也。」
宋鄭之間有隙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巖、戈、錫。
子產與宋人爲成,曰:「勿有是。」及宋平、元之族自蕭奔鄭,鄭人爲之城巖、戈、錫。
九月,宋向巢伐鄭,取錫,殺元公之孫,遂圍巖。
十二月,鄭罕達救巖。
丙申,圍宋師。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公會吳於皋阜。
秋,公會衛侯、宋皇瑗於鄖。
宋向巢帥師伐鄭。
冬十有二月,螽。
【傳】十二年春,王正月,用田賦。
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
昭公娶於吳,故不書姓。
死不赴,故不稱夫人。
不反哭,故言不葬小君。
孔子與吊,適季氏。
季氏不絻,放絰而拜。
公會吳於橐皋。
吳子使大宰嚭請尋盟。
公不欲,使子貢對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結之,明神以要之。
寡君以爲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
若猶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尋盟。
』若可尋也,亦可寒也。」乃不尋盟。
吳徵會於衛。
初,衛人殺吳行人且姚而懼,謀於行人子羽。
子羽曰:「吳方無道,無乃辱吾君,不如止也。」子木曰:「吳方無道,國無道,必棄疾於人。
吳雖無道,猶足以患衛。
往也。
長木之斃,無不噬也。
國狗之□,無不噬也。
而況大國乎?」
秋,衛侯會吳於鄖。
公及衛侯、宋皇瑗盟,而卒辭吳盟。
吳人藩衛侯之舍。
子服景伯謂子貢曰:「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
今吳不行禮於衛,而藩其君舍以難之,子盍見大宰?」乃請束錦以行。
語及衛故,大宰嚭曰:「寡君願事衛君,衛君之來也緩,寡君懼,故將止之。」子貢曰:「衛君之來,必謀於其衆。
其衆或欲或否,是以緩來。
其欲來者,子之黨也。
其不欲來者,子之仇也。
若執衛君,是墮黨而崇仇也。
夫墮子者得其志矣!且合諸侯而執衛君,誰敢不懼?墮黨崇仇,而懼諸侯,或者難以霸乎!」大宰嚭說,乃舍衛侯。
衛侯歸,效夷言。
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於夷乎!執焉,而又說其言,從之固矣。」
冬十二月,螽。
季孫問諸仲尼,仲尼曰:「丘聞之,火伏而後蜇者畢。
今火猶西流,司歷過也。」
宋鄭之間有隙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巖、戈、錫。
子產與宋人爲成,曰:「勿有是。」及宋平、元之族自蕭奔鄭,鄭人爲之城巖、戈、錫。
九月,宋向巢伐鄭,取錫,殺元公之孫,遂圍巖。
十二月,鄭罕達救巖。
丙申,圍宋師。
【經】十有三年春,鄭罕達帥師取宋師於巖。
夏,許男成卒。
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
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于越入吳。
秋,公至自會。
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葬許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於東方。
盜殺陳夏區夫。
十有二月,螽。
【傳】十三年春,宋向魋救其師。
鄭子剩使徇曰:「得桓魋者有賞。」魋也逃歸,遂取宋師於巖,獲成讙、郜延。
以六邑爲虛。
夏,公會單平公、晉定公、吳夫差於黃池。
六月丙子,越子伐吳,爲二隧。
疇無餘、謳陽自南方,先及郊。
吳大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壽於姚自泓上觀之。
彌庸見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
不可以見仇而弗殺也。」大子曰:「戰而不克,將亡國。
請待之。」彌庸不可,屬徒五千,王子地助之。
乙酉,戰,彌庸獲疇無餘,地獲謳陽。
越子至,王子地守。
丙戌,復戰,大敗吳師。
獲大子友、王孫彌庸、壽於姚。
丁亥,入吳。
吳人告敗於王,王惡其聞也,自剄七人於幕下。
秋七月辛丑,盟,吳、晉爭先。
吳人曰:「於周室,我爲長。」晉人曰:「於姬姓,我爲伯。」趙鞅呼司馬寅曰:「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
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長幼必可知也。」對曰:「請姑視之。」反,曰:「肉食者無墨。
今吳王有墨,國勝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輕,不忍久,請少待之。」乃先晉人。
吳人將以公見晉侯,子服景伯對使者曰:「王合諸侯,則伯帥侯牧以見於王。
伯合諸侯,則侯帥子男以見於伯。
自王以下,朝聘玉帛不同。
故敝邑之職貢於吳,有豐於晉,無不及焉,以爲伯也。
今諸侯會,而君將以寡君見晉君,則晉成爲伯矣,敝邑將改職貢。
魯賦於吳八百乘,若爲子男,則將半邾以屬於吳,而如邾以事晉。
且執事以伯召諸侯,而以侯終之,何利之有焉?」吳人乃止。
既而悔之,將囚景伯,景伯曰:「何也立後於魯矣。
將以二乘與六人從,遲速唯命。」遂囚以還。
及戶牖,謂大宰曰:「魯將以十月上辛,有事於上帝先王,季辛而畢。
何世有職焉,自襄以來,未之改也。
若不會,祝宗將曰:『吳實然。
』且謂魯不共,而執其賤者七人,何損焉?」大宰嚭言於王曰:「無損於魯,而只爲名,不如歸之。」乃歸景伯。
吳申叔儀乞糧於公孫有山氏,曰:「佩玉、忌兮,餘無所繫之。
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對曰:「樑則無矣,粗則有之。
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王欲伐宋,殺其丈夫而囚其婦人。
大宰嚭曰:「可勝也,而弗能居也。」乃歸。
冬,吳及越平。
夏,許男成卒。
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
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于越入吳。
秋,公至自會。
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葬許元公。
九月,螽。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於東方。
盜殺陳夏區夫。
十有二月,螽。
【傳】十三年春,宋向魋救其師。
鄭子剩使徇曰:「得桓魋者有賞。」魋也逃歸,遂取宋師於巖,獲成讙、郜延。
以六邑爲虛。
夏,公會單平公、晉定公、吳夫差於黃池。
六月丙子,越子伐吳,爲二隧。
疇無餘、謳陽自南方,先及郊。
吳大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壽於姚自泓上觀之。
彌庸見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
不可以見仇而弗殺也。」大子曰:「戰而不克,將亡國。
請待之。」彌庸不可,屬徒五千,王子地助之。
乙酉,戰,彌庸獲疇無餘,地獲謳陽。
越子至,王子地守。
丙戌,復戰,大敗吳師。
獲大子友、王孫彌庸、壽於姚。
丁亥,入吳。
吳人告敗於王,王惡其聞也,自剄七人於幕下。
秋七月辛丑,盟,吳、晉爭先。
吳人曰:「於周室,我爲長。」晉人曰:「於姬姓,我爲伯。」趙鞅呼司馬寅曰:「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
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長幼必可知也。」對曰:「請姑視之。」反,曰:「肉食者無墨。
今吳王有墨,國勝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輕,不忍久,請少待之。」乃先晉人。
吳人將以公見晉侯,子服景伯對使者曰:「王合諸侯,則伯帥侯牧以見於王。
伯合諸侯,則侯帥子男以見於伯。
自王以下,朝聘玉帛不同。
故敝邑之職貢於吳,有豐於晉,無不及焉,以爲伯也。
今諸侯會,而君將以寡君見晉君,則晉成爲伯矣,敝邑將改職貢。
魯賦於吳八百乘,若爲子男,則將半邾以屬於吳,而如邾以事晉。
且執事以伯召諸侯,而以侯終之,何利之有焉?」吳人乃止。
既而悔之,將囚景伯,景伯曰:「何也立後於魯矣。
將以二乘與六人從,遲速唯命。」遂囚以還。
及戶牖,謂大宰曰:「魯將以十月上辛,有事於上帝先王,季辛而畢。
何世有職焉,自襄以來,未之改也。
若不會,祝宗將曰:『吳實然。
』且謂魯不共,而執其賤者七人,何損焉?」大宰嚭言於王曰:「無損於魯,而只爲名,不如歸之。」乃歸景伯。
吳申叔儀乞糧於公孫有山氏,曰:「佩玉、忌兮,餘無所繫之。
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對曰:「樑則無矣,粗則有之。
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王欲伐宋,殺其丈夫而囚其婦人。
大宰嚭曰:「可勝也,而弗能居也。」乃歸。
冬,吳及越平。
【傳】二十四年夏四月,晉侯將伐齊,使來乞師,曰:「昔臧文仲以楚師伐齊,取谷。
宣叔以晉師伐齊,取汶陽。
寡君欲徼福於周公,願乞靈於臧氏。」臧石帥師會之,取廩丘。
軍吏令繕,將進。
萊章曰:「君卑政暴,往歲克敵,今又勝都。
天奉多矣,又焉能進?是躗言也。
役將班矣!」晉師乃還。
餼臧石牛,大史謝之,曰:「以寡君之在行,牢禮不度,敢展謝之。」
邾子又無道,越人執之以歸,而立公子何。
何亦無道。
公子荊之母嬖,將以爲夫人,使宗人釁夏獻其禮。
對曰:「無之。」公怒曰:「女爲宗司,立夫人,國之大禮也,何故無之?」對曰:「周公及武公娶於薛,孝、惠娶於商,自桓以下娶於齊,此禮也則有。
若以妾爲夫人,則固無其禮也。」公卒立之,而以荊爲大子。
國人始惡之。
閏月,公如越,得大子適郢,將妻公,而多與之地。
公孫有山使告於季孫,季孫懼,使因大宰嚭而納賂焉,乃止。
宣叔以晉師伐齊,取汶陽。
寡君欲徼福於周公,願乞靈於臧氏。」臧石帥師會之,取廩丘。
軍吏令繕,將進。
萊章曰:「君卑政暴,往歲克敵,今又勝都。
天奉多矣,又焉能進?是躗言也。
役將班矣!」晉師乃還。
餼臧石牛,大史謝之,曰:「以寡君之在行,牢禮不度,敢展謝之。」
邾子又無道,越人執之以歸,而立公子何。
何亦無道。
公子荊之母嬖,將以爲夫人,使宗人釁夏獻其禮。
對曰:「無之。」公怒曰:「女爲宗司,立夫人,國之大禮也,何故無之?」對曰:「周公及武公娶於薛,孝、惠娶於商,自桓以下娶於齊,此禮也則有。
若以妾爲夫人,則固無其禮也。」公卒立之,而以荊爲大子。
國人始惡之。
閏月,公如越,得大子適郢,將妻公,而多與之地。
公孫有山使告於季孫,季孫懼,使因大宰嚭而納賂焉,乃止。
【經】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衛世子蒯聵自戚入於衛,衛侯輒來奔。
二月,衛子還成出奔宋。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傳】十六年春,瞞成、褚師比出奔宋。
衛侯使鄢武子告於周曰:「蒯聵得罪於君父君母,逋竄於晉。
晉以王室之故,不棄兄弟,置諸河上。
天誘其衷,獲嗣守封焉。
使下臣肸敢告執事。」王使單平公對曰:「肸以嘉命來告餘一人。
往謂叔父,餘嘉乃成世,復爾祿次。
敬之哉!方天之休,弗敬弗休,悔其可追?」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
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
嗚呼哀哉!尼父。
無自律。」子贛曰:「君其不沒於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
』失志爲昏,失所爲愆。
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
稱一人,非名也。
君兩失之。」
六月,衛侯飲孔悝酒於平陽,重酬之,大夫皆有納焉。
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載伯姬於平陽而行,及西門,使貳車反祏於西圃。
子伯季子初爲孔氏臣,新登於公,請追之,遇載祏者,殺而乘其車。
許公爲反祏,遇之,曰:「與不仁人爭明,無不勝。」必使先射,射三發,皆遠許爲。
許爲射之,殪。
或以其車從,得祏於囊中。
孔悝出奔宋。
楚大子建之遇讒也,自城父奔宋。
又闢華氏之亂於鄭,鄭人甚善之。
又適晉,與晉人謀襲鄭,乃求復焉。
鄭人復之如初。
晉人使諜於子木,請行而期焉。
子木暴虐於其私邑,邑人訴之。
鄭人省之,得晉諜焉。
遂殺子木。
其子曰勝,在吳。
子西欲召之,葉公曰:「吾聞勝也詐而亂,無乃害乎?」子西曰:「吾聞勝也信而勇,不爲不利,舍諸邊竟,使衛藩焉。」葉公曰:「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
吾聞勝也好復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復言,非信也。
期死,非勇也。
子必悔之。」弗從。
召之使處吳竟,爲白公。
請伐鄭,子西曰:「楚未節也。
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請,許之。
未起師,晉人伐鄭,楚救之,與之盟。
勝怒,曰:「鄭人在此,仇不遠矣。」
勝自厲劍,子期之子平見之,曰:「王孫何自厲也?」曰:「勝以直聞,不告女,庸爲直乎?將以殺爾父。」平以告子西。
子西曰:「勝如卵,餘翼而長之。
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勝聞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
勝謂石乞曰:「王與二卿士,皆五百人當之,則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當五百人矣。」乃從白公而見之,與之言,說。
告之故,辭。
承之以劍,不動。
勝曰:「不爲利諂,不爲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吳
二月,衛子還成出奔宋。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傳】十六年春,瞞成、褚師比出奔宋。
衛侯使鄢武子告於周曰:「蒯聵得罪於君父君母,逋竄於晉。
晉以王室之故,不棄兄弟,置諸河上。
天誘其衷,獲嗣守封焉。
使下臣肸敢告執事。」王使單平公對曰:「肸以嘉命來告餘一人。
往謂叔父,餘嘉乃成世,復爾祿次。
敬之哉!方天之休,弗敬弗休,悔其可追?」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
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
嗚呼哀哉!尼父。
無自律。」子贛曰:「君其不沒於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
』失志爲昏,失所爲愆。
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
稱一人,非名也。
君兩失之。」
六月,衛侯飲孔悝酒於平陽,重酬之,大夫皆有納焉。
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載伯姬於平陽而行,及西門,使貳車反祏於西圃。
子伯季子初爲孔氏臣,新登於公,請追之,遇載祏者,殺而乘其車。
許公爲反祏,遇之,曰:「與不仁人爭明,無不勝。」必使先射,射三發,皆遠許爲。
許爲射之,殪。
或以其車從,得祏於囊中。
孔悝出奔宋。
楚大子建之遇讒也,自城父奔宋。
又闢華氏之亂於鄭,鄭人甚善之。
又適晉,與晉人謀襲鄭,乃求復焉。
鄭人復之如初。
晉人使諜於子木,請行而期焉。
子木暴虐於其私邑,邑人訴之。
鄭人省之,得晉諜焉。
遂殺子木。
其子曰勝,在吳。
子西欲召之,葉公曰:「吾聞勝也詐而亂,無乃害乎?」子西曰:「吾聞勝也信而勇,不爲不利,舍諸邊竟,使衛藩焉。」葉公曰:「周仁之謂信,率義之謂勇。
吾聞勝也好復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復言,非信也。
期死,非勇也。
子必悔之。」弗從。
召之使處吳竟,爲白公。
請伐鄭,子西曰:「楚未節也。
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請,許之。
未起師,晉人伐鄭,楚救之,與之盟。
勝怒,曰:「鄭人在此,仇不遠矣。」
勝自厲劍,子期之子平見之,曰:「王孫何自厲也?」曰:「勝以直聞,不告女,庸爲直乎?將以殺爾父。」平以告子西。
子西曰:「勝如卵,餘翼而長之。
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勝聞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
勝謂石乞曰:「王與二卿士,皆五百人當之,則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當五百人矣。」乃從白公而見之,與之言,說。
告之故,辭。
承之以劍,不動。
勝曰:「不爲利諂,不爲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吳
【傳】二十五年夏五月庚辰,衛侯出奔宋。
衛侯爲靈臺於藉圃,與諸大夫飲酒焉。
褚師聲子襪而登席,公怒,辭曰:「臣有疾,異於人。
若見之,君將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辭之,不可。
褚師出,公戟其手,曰:「必斷而足。」聞之,褚師與司寇亥乘,曰:「今日幸而後亡。」公之入也,奪南氏邑,而奪司寇亥政。
公使侍人納公文懿子之車於池。
初,衛人翦夏丁氏,以其帑賜彭封彌子。
彌子飲公酒,納夏戊之女,嬖,以爲夫人。
其弟期,大叔疾之從孫甥也,少畜於公,以爲司徒。
夫人寵衰,期得罪。
公使三匠久。
公使優狡盟拳彌,而甚近信之。
故褚師比、公孫彌牟、公文要、司寇亥、司徒期因三匠與拳彌以作亂,皆執利兵,無者執斤。
使拳彌入於公宮,而自大子疾之宮噪以攻公。
鄄子士請御之。
彌援其手,曰:「子則勇矣,將若君何?不見先君乎?君何所不逞欲?且君嘗在外矣,豈必不反?當今不可,衆怒難犯,休而易間也。」乃出。
將適蒲,彌曰:「晉無信,不可。」將適鄄,彌曰:「齊、晉爭我,不可。」將適泠,彌曰:「魯不足與,請適城鋤以鉤越,越有君。」乃適城鋤。
彌曰:「衛盜不可知也,請速,自我始。」乃載寶以歸。
公爲支離之卒,因祝史揮以侵衛。
衛人病之。
懿子知之,見子之,請逐揮。
文子曰:「無罪。」懿子曰:「彼好專利而妄。
夫見君之入也,將先道焉。
若逐之,必出於南門而適君所。
夫越新得諸侯,將必請師焉。」揮在朝,使吏遣諸其室。
揮出,信,弗內。
五日,乃館諸外裏,遂有寵,使如越請師。
六月,公至自越。
季康子、孟武伯逆於五梧。
郭重僕,見二子,曰:「惡言多矣,君請盡之。」公宴於五梧,武伯爲祝,惡郭重,曰:「何肥也!」季孫曰:「請飲彘也。
以魯國之密邇仇讎,臣是以不獲從君,克免於大行,又謂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飲酒不樂,公與大夫始有惡。
衛侯爲靈臺於藉圃,與諸大夫飲酒焉。
褚師聲子襪而登席,公怒,辭曰:「臣有疾,異於人。
若見之,君將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辭之,不可。
褚師出,公戟其手,曰:「必斷而足。」聞之,褚師與司寇亥乘,曰:「今日幸而後亡。」公之入也,奪南氏邑,而奪司寇亥政。
公使侍人納公文懿子之車於池。
初,衛人翦夏丁氏,以其帑賜彭封彌子。
彌子飲公酒,納夏戊之女,嬖,以爲夫人。
其弟期,大叔疾之從孫甥也,少畜於公,以爲司徒。
夫人寵衰,期得罪。
公使三匠久。
公使優狡盟拳彌,而甚近信之。
故褚師比、公孫彌牟、公文要、司寇亥、司徒期因三匠與拳彌以作亂,皆執利兵,無者執斤。
使拳彌入於公宮,而自大子疾之宮噪以攻公。
鄄子士請御之。
彌援其手,曰:「子則勇矣,將若君何?不見先君乎?君何所不逞欲?且君嘗在外矣,豈必不反?當今不可,衆怒難犯,休而易間也。」乃出。
將適蒲,彌曰:「晉無信,不可。」將適鄄,彌曰:「齊、晉爭我,不可。」將適泠,彌曰:「魯不足與,請適城鋤以鉤越,越有君。」乃適城鋤。
彌曰:「衛盜不可知也,請速,自我始。」乃載寶以歸。
公爲支離之卒,因祝史揮以侵衛。
衛人病之。
懿子知之,見子之,請逐揮。
文子曰:「無罪。」懿子曰:「彼好專利而妄。
夫見君之入也,將先道焉。
若逐之,必出於南門而適君所。
夫越新得諸侯,將必請師焉。」揮在朝,使吏遣諸其室。
揮出,信,弗內。
五日,乃館諸外裏,遂有寵,使如越請師。
六月,公至自越。
季康子、孟武伯逆於五梧。
郭重僕,見二子,曰:「惡言多矣,君請盡之。」公宴於五梧,武伯爲祝,惡郭重,曰:「何肥也!」季孫曰:「請飲彘也。
以魯國之密邇仇讎,臣是以不獲從君,克免於大行,又謂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飲酒不樂,公與大夫始有惡。
【經】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來奔。
公會吳伐齊。
三月戊戌,齊侯陽生卒。
夏,宋人伐鄭。
晉趙鞅帥師侵齊。
五月,公至自伐齊。
葬齊悼公。
衛公孟彄自齊歸於衛。
薛伯夷卒。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結帥師伐陳。
吳救陳。
【傳】十年春,邾隱公來奔。
齊甥也,故遂奔齊。
公會吳子、邾子、郯子伐齊南鄙,師於鄎。
齊人弒悼公,赴於師。
吳子三日哭于軍門之外。
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
夏,趙鞅帥師伐齊,大夫請卜之。
趙孟曰:「吾卜於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襲吉,行也。」於是乎取犁及轅,毀高唐之郭,侵及賴而還。
秋,吳子使來複人】敬師。
冬,楚子期伐陳。
吳延州來季子救陳,謂子期曰:「二君不務德,而力爭諸侯,民何罪焉?我請退,以爲子名,務德而安民。」乃還。
公會吳伐齊。
三月戊戌,齊侯陽生卒。
夏,宋人伐鄭。
晉趙鞅帥師侵齊。
五月,公至自伐齊。
葬齊悼公。
衛公孟彄自齊歸於衛。
薛伯夷卒。
秋,葬薛惠公。
冬,楚公子結帥師伐陳。
吳救陳。
【傳】十年春,邾隱公來奔。
齊甥也,故遂奔齊。
公會吳子、邾子、郯子伐齊南鄙,師於鄎。
齊人弒悼公,赴於師。
吳子三日哭于軍門之外。
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
夏,趙鞅帥師伐齊,大夫請卜之。
趙孟曰:「吾卜於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襲吉,行也。」於是乎取犁及轅,毀高唐之郭,侵及賴而還。
秋,吳子使來複人】敬師。
冬,楚子期伐陳。
吳延州來季子救陳,謂子期曰:「二君不務德,而力爭諸侯,民何罪焉?我請退,以爲子名,務德而安民。」乃還。
【經】十有五年春王正月,成叛。
夏五月,齊高無ぶ出奔北燕。
鄭伯伐宋。
秋八月,大雩。
晉趙鞅帥師伐衛。
冬,晉侯伐鄭。
及齊平。
衛公孟彄出奔齊。
【傳】十五年春,成叛於齊。
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輸。
夏,楚子西、子期伐吳,乃桐汭。
陳侯使公孫貞子吊焉,及良而卒,將以屍入。
吳子使大宰嚭勞,且辭曰:「以水潦之不時,無乃廩然隕大夫之屍,以重寡君之憂。
寡君敢辭。」上介芋尹蓋對曰:「寡君聞楚爲不道,薦伐吳國,滅厥民人。
寡君使蓋備使,吊君之下吏。
無祿,使人逢天之戚,大命隕隊,絕世於良,廢日共積,一日遷次。
今君命逆使人曰:『無以屍造於門。
』是我寡君之命委於草莽也。
且臣聞之曰:『事死如事生,禮也。
』於是乎有朝聘而終,以屍將事之禮。
又有朝聘而遭喪之禮。
若不以屍將命,是遭喪而還也,無乃不可乎!以禮防民,猶或逾之。
今大夫曰:『死而棄之』,是棄禮也。
其何以爲諸侯主?先民有言曰:『無穢虐士。
』備使奉屍將命,苟我寡君之命達於君所,雖隕於深淵,則天命也,非君與涉人之過也。」吳人內之。
秋,齊陳瓘如楚。
過衛,仲田見之,曰:「天或者以陳氏爲斧斤,既斫喪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
其使終饗之,亦不可知也。
若善魯以待時,不亦可乎?何必惡焉?」子玉曰:「然,吾受命矣,子使告我弟。」
冬,及齊平。
子服景伯如齊,子贛爲介,見公孫成,曰:「人皆臣人,而有揹人之心。
況齊人雖爲子役,其有不貳乎?子,周公之孫也,多饗大利,猶思不義。
利不可得,而喪宗國,將焉用之?」成曰:「善哉!吾不早聞命。」
陳成子館客,曰:「寡君使恆告曰:『寡君願事君如事衛君。
』」景伯揖子贛而進之。
對曰:「寡君之願也。
昔晉人伐衛,齊爲衛故,伐晉冠氏,喪車五百,因與衛地,自濟以西,禚、媚、杏以南,書社五百。
吳人加敝邑以亂,齊因其病,取讙與闡。
寡君是以寒心。
若得視衛君之事君也,則固所願也。」成子病之,乃歸成。
公孫宿以其兵甲入於嬴。
衛孔圉取大子蒯聵之姊,生悝。
孔氏之豎渾良夫長而美,孔文子卒,通於內。
大子在戚,孔姬使之焉。
大子與之言曰:「苟使我入獲國,服冕乘軒,三死無與。」與之盟,爲請於伯姬。
閏月,良夫與大子入,舍於孔氏之外圃。
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羅御,如孔氏。
孔氏之老欒寧問之,稱姻妾以告。
遂入,適伯姬氏。
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
迫孔悝於廁,強盟之,遂劫以登臺。
欒寧將飲酒,炙未熟,聞亂,使告季子。
召獲駕乘車,行爵食炙,奉衛侯輒來
夏五月,齊高無ぶ出奔北燕。
鄭伯伐宋。
秋八月,大雩。
晉趙鞅帥師伐衛。
冬,晉侯伐鄭。
及齊平。
衛公孟彄出奔齊。
【傳】十五年春,成叛於齊。
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輸。
夏,楚子西、子期伐吳,乃桐汭。
陳侯使公孫貞子吊焉,及良而卒,將以屍入。
吳子使大宰嚭勞,且辭曰:「以水潦之不時,無乃廩然隕大夫之屍,以重寡君之憂。
寡君敢辭。」上介芋尹蓋對曰:「寡君聞楚爲不道,薦伐吳國,滅厥民人。
寡君使蓋備使,吊君之下吏。
無祿,使人逢天之戚,大命隕隊,絕世於良,廢日共積,一日遷次。
今君命逆使人曰:『無以屍造於門。
』是我寡君之命委於草莽也。
且臣聞之曰:『事死如事生,禮也。
』於是乎有朝聘而終,以屍將事之禮。
又有朝聘而遭喪之禮。
若不以屍將命,是遭喪而還也,無乃不可乎!以禮防民,猶或逾之。
今大夫曰:『死而棄之』,是棄禮也。
其何以爲諸侯主?先民有言曰:『無穢虐士。
』備使奉屍將命,苟我寡君之命達於君所,雖隕於深淵,則天命也,非君與涉人之過也。」吳人內之。
秋,齊陳瓘如楚。
過衛,仲田見之,曰:「天或者以陳氏爲斧斤,既斫喪公室,而他人有之,不可知也。
其使終饗之,亦不可知也。
若善魯以待時,不亦可乎?何必惡焉?」子玉曰:「然,吾受命矣,子使告我弟。」
冬,及齊平。
子服景伯如齊,子贛爲介,見公孫成,曰:「人皆臣人,而有揹人之心。
況齊人雖爲子役,其有不貳乎?子,周公之孫也,多饗大利,猶思不義。
利不可得,而喪宗國,將焉用之?」成曰:「善哉!吾不早聞命。」
陳成子館客,曰:「寡君使恆告曰:『寡君願事君如事衛君。
』」景伯揖子贛而進之。
對曰:「寡君之願也。
昔晉人伐衛,齊爲衛故,伐晉冠氏,喪車五百,因與衛地,自濟以西,禚、媚、杏以南,書社五百。
吳人加敝邑以亂,齊因其病,取讙與闡。
寡君是以寒心。
若得視衛君之事君也,則固所願也。」成子病之,乃歸成。
公孫宿以其兵甲入於嬴。
衛孔圉取大子蒯聵之姊,生悝。
孔氏之豎渾良夫長而美,孔文子卒,通於內。
大子在戚,孔姬使之焉。
大子與之言曰:「苟使我入獲國,服冕乘軒,三死無與。」與之盟,爲請於伯姬。
閏月,良夫與大子入,舍於孔氏之外圃。
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羅御,如孔氏。
孔氏之老欒寧問之,稱姻妾以告。
遂入,適伯姬氏。
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
迫孔悝於廁,強盟之,遂劫以登臺。
欒寧將飲酒,炙未熟,聞亂,使告季子。
召獲駕乘車,行爵食炙,奉衛侯輒來
【傳】二十三年春,宋景曹卒。
季康子使冉有吊,且送葬,曰:「敝邑有社稷之事,使肥與有職競焉,是以不得助執紼,使求從輿人。
曰:『以肥人得備彌甥也,有不腆先人之產馬,使求薦諸夫人之宰,其可以稱旌繁乎?』」
夏六月,晉荀瑤伐齊。
高無丕帥師御之。
知伯視齊師,馬駭,遂驅之,曰:「齊人知餘旗,其謂餘畏而反也。」乃壘而還。
將戰,長武子請卜。
知伯曰:「君告於天子,而卜之以守龜於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且齊人取我英丘,君命瑤,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
以辭伐罪足矣,何必卜?」
壬辰,戰於犁丘。
齊師敗績,知伯親禽顏庚。
秋八月,叔青如越,始使越也。
越諸鞅來聘,報叔青也。
季康子使冉有吊,且送葬,曰:「敝邑有社稷之事,使肥與有職競焉,是以不得助執紼,使求從輿人。
曰:『以肥人得備彌甥也,有不腆先人之產馬,使求薦諸夫人之宰,其可以稱旌繁乎?』」
夏六月,晉荀瑤伐齊。
高無丕帥師御之。
知伯視齊師,馬駭,遂驅之,曰:「齊人知餘旗,其謂餘畏而反也。」乃壘而還。
將戰,長武子請卜。
知伯曰:「君告於天子,而卜之以守龜於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且齊人取我英丘,君命瑤,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
以辭伐罪足矣,何必卜?」
壬辰,戰於犁丘。
齊師敗績,知伯親禽顏庚。
秋八月,叔青如越,始使越也。
越諸鞅來聘,報叔青也。
【傳】十七年春,衛侯爲虎幄於藉圃,成,求令名者,而與之始食焉。
大子請使良夫。
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襲,不釋劍而食。
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
三月,越子伐吳。
吳子御之笠澤,夾水而陳。
越子爲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進。
吳師分以御之。
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
晉趙鞅使告於衛曰:「君之在晉也,志父爲主。
請君若大子來,以免志父。
不然,寡君其曰,志父之爲也。」衛侯辭以難。
大子又使椓之。
夏六月,趙鞅圍衛。
齊國觀、陳瓘救衛,得晉人之致師者。
子玉使服而見之,曰:「國子實執齊柄,而命瓘曰:『無闢晉師。
』豈敢廢命?子又何辱?」簡子曰:「我卜伐衛,未卜與齊戰。」乃還。
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
楚既寧,將取陳麥。
楚子問帥於大師子谷與葉公諸樑,子谷曰:「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也。」子高曰:「率賤,民慢之,懼不用命焉。」子谷曰:「觀丁父,鄀俘也,武王以爲軍率,是以克州、蓼,服隨、唐,大啓羣蠻。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爲令尹,實縣申、息,朝陳、蔡,封畛於汝。
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諂。
令尹有憾於陳,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與,君盍舍焉?臣懼右領與左史有二俘之賤,而無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
使帥師取陳麥。
陳人御之,敗,遂圍陳。
秋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
王與葉公枚卜子良以爲令尹。
沈尹朱曰:「吉,過於其志。」葉公曰:「王子而相國,過將何爲?」他日,改卜子國而使爲令尹。
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髮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虛,綿綿生之瓜。
餘爲渾良夫,叫天無辜。」公親筮之,胥彌赦佔之,曰:「不害。」與之邑,置之,而逃奔宋。
衛侯貞卜,其繇曰:「如魚赬尾,衡流而方羊。
裔焉大國,滅之將亡。
闔門塞竇,乃自後逾。」
冬十月,晉復伐衛,入其郛。
將入城,簡子曰:「止。
叔向有言曰:『怙亂滅國者無後。
』」衛人出莊公而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
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般師出。
初,公登城以望,見戎州。
問之,以告。
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之。
公使匠久。
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難作。
辛已,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闔門而請,弗許。
逾於北方而隊,折股。
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逾從公,戎州人殺之。
公入於戎州己氏。
初,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爲呂姜髢。
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與女璧。」己氏曰:「殺
大子請使良夫。
良夫乘衷甸兩牡,紫衣狐裘,至,袒襲,不釋劍而食。
大子使牽以退,數之以三罪而殺之。
三月,越子伐吳。
吳子御之笠澤,夾水而陳。
越子爲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進。
吳師分以御之。
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
晉趙鞅使告於衛曰:「君之在晉也,志父爲主。
請君若大子來,以免志父。
不然,寡君其曰,志父之爲也。」衛侯辭以難。
大子又使椓之。
夏六月,趙鞅圍衛。
齊國觀、陳瓘救衛,得晉人之致師者。
子玉使服而見之,曰:「國子實執齊柄,而命瓘曰:『無闢晉師。
』豈敢廢命?子又何辱?」簡子曰:「我卜伐衛,未卜與齊戰。」乃還。
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
楚既寧,將取陳麥。
楚子問帥於大師子谷與葉公諸樑,子谷曰:「右領差車與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馬以伐陳,其可使也。」子高曰:「率賤,民慢之,懼不用命焉。」子谷曰:「觀丁父,鄀俘也,武王以爲軍率,是以克州、蓼,服隨、唐,大啓羣蠻。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爲令尹,實縣申、息,朝陳、蔡,封畛於汝。
唯其任也,何賤之有?」子高曰:「天命不諂。
令尹有憾於陳,天若亡之,其必令尹之子是與,君盍舍焉?臣懼右領與左史有二俘之賤,而無其令德也。」王卜之,武城尹吉。
使帥師取陳麥。
陳人御之,敗,遂圍陳。
秋七月己卯,楚公孫朝帥師滅陳。
王與葉公枚卜子良以爲令尹。
沈尹朱曰:「吉,過於其志。」葉公曰:「王子而相國,過將何爲?」他日,改卜子國而使爲令尹。
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被髮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虛,綿綿生之瓜。
餘爲渾良夫,叫天無辜。」公親筮之,胥彌赦佔之,曰:「不害。」與之邑,置之,而逃奔宋。
衛侯貞卜,其繇曰:「如魚赬尾,衡流而方羊。
裔焉大國,滅之將亡。
闔門塞竇,乃自後逾。」
冬十月,晉復伐衛,入其郛。
將入城,簡子曰:「止。
叔向有言曰:『怙亂滅國者無後。
』」衛人出莊公而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
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般師出。
初,公登城以望,見戎州。
問之,以告。
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翦之。
公使匠久。
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難作。
辛已,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闔門而請,弗許。
逾於北方而隊,折股。
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逾從公,戎州人殺之。
公入於戎州己氏。
初,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爲呂姜髢。
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與女璧。」己氏曰:「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