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
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子、鬍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於申。
楚子執徐子。
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鬍子、沈子、淮夷伐吳,執齊慶封,殺之。
遂滅賴。
九月,取鄫。
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孫豹卒。
【傳】四年春,王正月,許男如楚,楚子止之,遂止鄭伯,復田江南,許男與焉。
使椒舉如晉求諸侯,二君待之。
椒舉致命曰:「寡君使舉曰:『日君有惠,賜盟於宋,曰:晉、楚之從,交相見也。
以歲之不易,寡人願結歡於二三君。
』使舉請間。
君若苟無四方之虞,則願假寵以請於諸侯。」
晉侯欲勿許。
司馬侯曰:「不可。
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罰,未可知也。
其使能終,亦未可知也。
晉、楚唯天所相,不可與爭。
君其許之,而修德以待其歸。
若歸於德,吾猶將事之,況諸侯乎?若適淫虐,楚將棄之,吾又誰與爭?」曰:「晉有三不殆,其何敵之有?國險而多馬,齊、楚多難。
有是三者,何鄉而不濟?」對曰:「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
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
恃險與馬,不可以爲固也,從古以然。
是以先王務修德音以亨神人,不聞其務險與馬也。
鄰國之難,不可虞也。
或多難以固其國,啓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若何虞難?齊有仲孫之難而獲桓公,至今賴之。
晉有裏、丕之難而獲文公,是以爲盟主。
衛、邢無難,敵亦喪之。
故人之難,不可虞也。
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於不暇,又何能濟?君其許之!紂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隕,周是以興,夫豈爭諸侯?」乃許楚使。
使叔向對曰:「寡君有社稷之事,是以不獲春秋時見。
諸侯,君實有之,何辱命焉?」椒舉遂請昏,晉侯許之。
楚子問於子產曰:「晉其許我諸侯乎?」對曰:「許君。
晉君少安,不在諸侯。
其大夫多求,莫匡其君。
在宋之盟,又曰如一,若不許君,將焉用之?」王曰:「諸侯其來乎?」對曰:「必來。
從宋之盟,承君之歡,不畏大國,何故不來?不來者,其魯、衛、曹、邾乎?曹畏宋,邾畏魯,魯、衛逼於齊而親於晉,唯是不來。
其餘,君之所及也,誰敢不至?」王曰:「然則吾所求者,無不可乎?」對曰:「求逞於人,不可;與人同欲,盡濟。」
大雨雹。
季武子問於申豐曰:「雹可御乎?」對曰:「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
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
其藏冰也,深山窮谷,固陰冱寒,於是乎取之。
【經】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於楚宮。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己亥,仲孫羯卒。
冬十月,滕子來會葬。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殺其君密州。
【傳】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會,見孟孝伯,語之曰:「趙孟將死矣。
其語偷,不似民主。
且年未盈五十,而諄諄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若趙孟死,爲政者其韓子乎!吾子盍與季孫言之,可以樹善,君子也。
晉君將失政矣,若不樹焉,使早備魯,既而政在大夫,韓子懦弱,大夫多貪,求欲無厭,齊、楚未足與也,魯其懼哉!」孝伯曰:「人生幾何?誰能無偷?朝不及夕,將安用樹?」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孫將死矣。
吾語諸趙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與季孫語晉故,季孫不從。
及趙文子卒,晉公室卑,政在侈家。
韓宣子爲政,爲能圖諸侯。
魯不堪晉求,讒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會。
齊子尾害閭丘嬰,欲殺之,使帥師以伐陽州。
我問師故。
夏五月,子尾殺閭丘嬰以說於我師。
工僂灑、渻竈、孔虺、賈寅出奔莒。
出羣公子。
公作楚宮。
穆叔曰:「《大誓》雲:『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君欲楚也夫!故作其宮。
若不復適楚,必死是宮也。」六月辛巳,公薨於楚宮。
叔仲帶竊其拱璧,以與御人,納諸其懷而從取之,由是得罪。
立胡女敬歸之子子野,次於季氏。
秋九月癸巳,卒,毀也。
己亥,孟孝伯卒。
立敬歸之娣齊歸之子公子裯,穆叔不欲,曰:「大子死,有母弟則立之,無則長立。
年鈞擇賢,義鈞則卜,古之道也。
非適嗣,何必娣之子?且是人也,居喪而不哀,在戚而有嘉容,是謂不度。
不度之人,鮮不爲患。
若果立之,必爲季氏憂。」武子不聽,卒立之。
比及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
於是昭公十九年矣,猶有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終也。
冬十月,滕成公來會葬,惰而多涕。
子服惠伯曰:「滕君將死矣!怠於其位,而哀已甚,兆於死所矣。
能無從乎?」癸酉,葬襄公。
公薨之月,子產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我喪故,未之見也。
子產使盡壞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士文伯讓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高其□閎,厚其牆垣,以無憂客使。
今吾子壞之,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以敝邑之爲盟主,繕完葺牆,以待賓客,若皆毀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請命。」對曰:「以敝邑褊小,介於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悉索敝賦,以來會時事。
逢執之不間,而未得見,又不獲聞命,未知見時,不敢輸幣,亦不敢暴露。
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
【經】二年春,晉侯使韓起來聘。
夏,叔弓如晉。
秋,鄭殺其大夫公孫黑。
冬,公如晉,至河乃復。
季孫宿如晉。
【傳】二年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爲政而來見,禮也。
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公享之。
季武子賦《綿》之卒章。
韓子賦《角弓》。
季武子拜,曰:「敢拜子之彌縫敝邑,寡君有望矣。」武子賦《節》之卒章。
既享,宴於季氏,有嘉樹焉,宣子譽之。
武子曰:「宿敢不封殖此樹,以無忘《角弓》。」遂賦《甘棠》。
宣子曰:「起不堪也,無以及召公。」
宣子遂如齊納幣。
見子雅。
子雅召子旗,使見宣子。
宣子曰:「非保家之主也,不臣。」見子尾。
子尾見強,宣子謂之如子旗。
大夫多笑之,唯晏子信之,曰:「夫子,君子也。
君子有信,其有以知之矣。」自齊聘於衛。
衛侯享之,北宮文子賦《淇澳》。
宣子賦《木瓜》。
夏四月,韓須如齊逆女。
齊陳無宇送女,致少姜。
少姜有寵於晉侯,晉侯謂之少齊。
謂陳無宇非卿,執諸中都。
少姜爲之請曰:「送從逆班,畏大國也,猶有所易,是以亂作。」
叔弓聘於晉,報宣子也。
晉侯使郊勞。
辭曰:「寡君使弓來繼舊好,固曰:『女無敢爲賓!』徹命於執事,敝邑弘矣。
敢辱郊使?請辭。」致館。
辭曰:「寡君命下臣來繼舊好,好合使成,臣之祿也。
敢辱大館?」叔向曰:「子叔子知禮哉!吾聞之曰:『忠信,禮之器也。
卑讓,禮之宗也。
』辭不忘國,忠信也。
先國後己,卑讓也。
《詩》曰:『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夫子近德矣。」
秋,鄭公孫黑將作亂,欲去遊氏而代其位,傷疾作而不果。
駟氏與諸大夫欲殺之。
子產在鄙,聞之,懼弗及,乘遽而至。
使吏數之,曰:「伯有之亂,以大國之事,而未爾討也。
爾有亂心,無厭,國不女堪。
專伐伯有,而罪一也。
昆弟爭室,而罪二也。
薰隧之盟,女矯君位,而罪三也。
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將至。」再拜稽首,辭曰:「死在朝夕,無助天爲虐。」子產曰:「人誰不死?兇人不終,命也。
作凶事,爲兇人。
不助天,其助兇人乎?」請以印爲褚師。
子產曰:「印也若才,君將任之。
不才,將朝夕從女。
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請焉?不速死,司寇將至。」七月壬寅,縊。
屍諸周氏之衢,加木焉。
晉少姜卒。
公如晉,及河。
晉侯使士文伯來辭,曰:「非伉儷也。
請君無辱!」公還,季孫宿遂致服焉。
叔向言陳無宇於晉侯曰:「彼何罪?君使公族逆之,齊使上大夫送之。
猶曰不共,君求以貪。
國則不共,而執其使。
【經】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
楚殺其大夫屈申。
公如晉。
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
秋七月,公至自晉。
戊辰,叔弓帥師敗莒師於蚡泉。
秦伯卒。
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吳。
【傳】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卑公室也。
毀中軍於施氏,成諸臧氏。
初作中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
季氏盡徵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
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
皆盡徵之,而貢於公。
以書。
使杜泄告於殯,曰:「子固欲毀中軍,既毀之矣,故告。」杜泄曰:「夫子唯不欲毀也,故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受其書而投之,帥士而哭之。
叔仲子謂季孫曰:「帶受命於子叔孫曰:『葬鮮者自西門。
』」季孫命杜泄。
杜泄曰:「卿喪自朝,魯禮也。
吾子爲國政,未改禮,而又遷之。
羣臣懼死,不敢自也。」既葬而行。
仲至自齊,季孫欲立之。
南遺曰:「叔孫氏厚則季氏薄。
彼實家亂,子勿與知,不亦可乎?」南遺使國人助豎牛以攻諸大庫之庭。
司宮射之,中目而死。
豎牛取東鄙三十邑,以與南遺。
昭子即位,朝其家衆,曰:「豎牛禍叔孫氏,使亂大從,殺適立庶,又披其邑,將以赦罪,罪莫大焉。
必速殺之。」豎牛懼,奔齊。
孟、仲之子殺諸塞關之外,投其首於寧風之棘上。
仲尼曰:「叔孫昭子之不勞,不可能也。
周任有言曰:『爲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
』《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
初,穆子之生也,莊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三之《謙》三,以示卜楚丘。
曰:「是將行,而歸爲子祀。
以讒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餒死。
《明夷》,日也。
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
自王已下,其二爲公,其三爲卿。
日上其中,食日爲二,旦日爲三。
《明夷》之《謙》,明而未融,其當旦乎,故曰:『爲子祀』。
日之《謙》,當鳥,故曰『明夷于飛』。
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
象日之動,故曰『君子於行』。
當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
《離》,火也。
《艮》,山也。
《離》爲火,火焚山,山敗。
於人爲言,敗言爲讒,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言必讒也。
純《離》爲牛,世亂讒勝,勝將適《離》,故曰『其名曰牛』。
謙不足,飛不翔,垂不峻,翼不廣,故曰『其爲子後乎』。
吾子,亞卿也,抑少不終。」
楚子以屈申爲貳於吳,乃殺之。
以屈生爲莫敖,使與令尹子蕩如晉逆女。
過鄭,鄭伯勞子蕩於汜,勞屈生於菟氏。
晉侯送女於邢丘。
子產相鄭伯,會晉侯於邢丘。
公如晉,自郊勞至於贈賄,無失禮。
晉侯謂女叔齊曰:「魯侯不
【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戌、衛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人、曹人於虢。
三月,取鄆。
夏,秦伯之弟金鹹出奔晉。
六月丁巳,邾子華卒。
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滷。
秋,莒去疾自齊入於莒。
莒展輿出奔吳。
叔弓帥師疆鄆田。
葬邾悼公。
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
公子比出奔晉。
【傳】元年春,楚公子圍聘於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爲介。
將入館,鄭人惡之,使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於外。
既聘,將以衆逆。
子產患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墠聽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對曰:「君辱貺寡大夫圍,謂圍:『將使豐氏撫有而室。
圍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
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爲寡君老,其蔑以復矣。
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
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之屬也,其敢愛豐氏之祧?」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橐而入。
許之。
正月乙未,入,逆而出。
遂會於虢,尋宋之盟也。
祁午謂趙文子曰:「宋之盟,楚人得志於晉。
今令尹之不信,諸侯之所聞也。
子弗戒,懼又如宋。
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況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於晉,晉之恥也。
子相晉國以爲盟主,於今七年矣!再合諸侯,三合大夫,服齊、狄,寧東夏,平秦亂,城淳于,師徒不頓,國家不罷,民無謗讟,諸侯無怨,天無大災,子之力也。
有令名矣,而終之以恥,午也是懼。
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賜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駕於晉也。
今武猶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
武將信以爲本,循而行之。
譬如農夫,是□麃是袞,雖有饑饉,必有豐年。
且吾聞之:『能信不爲人下。
』吾未能也。
《詩》曰:『不僭不賊,鮮不爲則。
』信也。
能爲人則者,不爲人下矣。
吾不能是難,楚不爲患。」
楚令尹圍請用牲,讀舊書,加於牲上而已。
晉人許之。
三月甲辰,盟。
楚公子圍設服離衛。
叔孫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鄭子皮曰:「二執戈者前矣!」蔡子家曰:「蒲宮有前,不亦可乎?」楚伯州犁曰:「此行也,辭而假之寡君。」鄭行人揮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憂子皙之慾背誕也。」子羽曰:「當璧猶在,假而不反,子其無憂乎?」齊國子曰:「吾代二子愍矣!」陳公子招曰:「不憂何成,二
【經】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
夏,叔弓如滕。
五月,葬滕成公。
秋,小邾子來朝。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
北燕伯款出奔齊。
【傳】三年春,王正月,鄭遊吉如晉,送少姜之葬。
樑丙與張趯見之。
樑丙曰:「甚矣哉!子之爲此來也。」子大叔曰:「將得已乎?昔文、襄之霸也,其務不煩諸侯。
令諸侯三歲而聘,五歲而朝,有事而會,不協而盟。
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
夫人,士吊,大夫送葬。
足以昭禮命事謀闕而已,無加命矣。
今嬖寵之喪,不敢擇位,而數於守適,唯懼獲戾,豈敢憚煩?少姜有寵而死,齊必繼室。
今茲吾又將來賀,不唯此行也。」張趯曰:「善哉!吾得聞此數也。
然自今,子其無事矣。
譬如火焉,火中,寒暑乃退。
此其極也,能無退乎?晉將失諸侯,諸侯求煩不獲。」二大夫退。
子大叔告人曰:「張趯有知,其猶在君子之後乎!」
丁未,滕子原卒。
同盟,故書名。
齊侯使晏嬰請繼室於晉,曰:「寡君使嬰曰:『寡人願事君,朝夕不倦,將奉質幣,以無失時,則國家多難,是以不獲。
不腆先君之適,以備內官,焜耀寡人之望,則又無祿,早世殞命,寡人失望。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辱收寡人,徼福於大公、丁公,照臨敝邑,鎮撫其社稷,則猶有先君之適及遺姑姊妹若而人。
君若不棄敝邑,而辱使董振擇之,以備嬪嬙,寡人之望也。
』」韓宣子使叔向對曰:「寡君之願也。
寡君不能獨任其社稷之事,未有伉儷。
在縗絰之中,是以未敢請。
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若惠顧敝邑,撫有晉國,賜之內主,豈唯寡君,舉羣臣實受其貺。
其自唐叔以下,實寵嘉之。」
既成昏,晏子受禮。
叔向從之宴,相與語。
叔向曰:「齊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
齊其爲陳氏矣!公棄其民,而歸於陳氏。
齊舊四量,豆、區、釜、鍾。
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
釜十則鍾。
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
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
山木如市,弗加於山。
魚鹽蜃蛤,弗加於海。
民參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
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
國之諸市,屨賤踊貴。
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闢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
叔向曰:「然。
雖吾公室,今亦季世也。
戎馬不駕,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
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
道堇相望,而女富溢尤。
民聞公命,如逃寇仇。
欒、郤、胥、原、狐、續、慶、伯,降在皁隸。
政在家門,民無所依,君日不悛,以樂慆憂。
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讒鼎之銘》
【經】十有二年春,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於陽。
三月壬申,鄭伯嘉卒。
夏,宋公使華定來聘。
公如晉,至河乃復。
五月,葬鄭簡公。
楚殺其大夫成熊。
秋七月。
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齊。
楚子伐徐。
晉伐鮮虞。
【傳】十二年春,齊高偃納北燕伯款於唐,因其衆也。
三月,鄭簡公卒,將爲葬除。
及遊氏之廟,將毀焉。
子大叔使其除徒執用以立,而無庸毀,曰:「子產過女,而問何故不毀,乃曰:『不忍廟也!諾,將毀矣!』」既如是,子產乃使闢之。
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塴;弗毀,則日中而塴。
子大叔請毀之,曰:「無若諸侯之賓何!」子產曰:「諸侯之賓,能來會吾喪,豈憚日中?無損於賓,而民不害,何故不爲?」遂弗毀,日中而葬。
君子謂:「子產於是乎知禮。
禮,無毀人以自成也。」
夏,宋華定來聘,通嗣君也。
享之,爲賦《蓼蕭》,弗知,又不答賦。
昭子曰:「必亡。
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將何以在?」
齊侯、衛侯、鄭伯如晉,朝嗣君也。
公如晉,至河乃復。
取郠之役,莒人訴於晉,晉有平公之喪,未之治也,故辭公。
公子憖遂如晉。
晉侯享諸侯,子產相鄭伯,辭於享,請免喪而後聽命。
晉人許之,禮也。
晉侯以齊侯宴,中行穆子相。
投壺,晉侯先。
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
寡君中此,爲諸侯師。」中之。
齊侯舉矢,曰:「有酒如澠,有肉如陵。
寡人中此,與君代興。」亦中之。
伯瑕謂穆子曰:「子失辭。
吾固師諸侯矣,壺何爲焉,其以中俊也?齊君弱吾君,歸弗來矣!」穆子曰:「吾軍帥強御,卒乘競勸,今猶古也,齊將何事?」公孫叟趨進曰:「日旰君勤,可以出矣!」以齊侯出。
楚子謂成虎若敖之餘也,遂殺之。
或譖成虎於楚子,成虎知之而不能行。
書曰:「楚殺其大夫成虎。」懷寵也。
六月,葬鄭簡公。
晉荀吳僞會齊師者,假道於鮮虞,遂入昔陽。
秋八月壬午,滅肥,以肥子綿皋歸。
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
冬十月壬申朔,原輿人逐絞而立公子跪尋,絞奔郊。
甘簡公無子,立其弟過。
過將去成、景之族,成、景之族賂劉獻公。
丙申,殺甘悼公,而立成公之孫鰍。
丁酉,殺獻太子之傅庾皮之子過,殺瑕辛於市,及宮嬖綽、王孫沒、劉州鳩、陰忌、老陽子。
季平子立,而不禮於南蒯。
南蒯謂子仲:「吾出季氏,而歸其室於公。
子更其位。
我以費爲公臣。」子仲許之。
南蒯語叔仲穆子,且告之故。
季悼子之卒也,叔孫昭子以再命爲卿。
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叔仲子欲構二家,謂平子曰:「三命逾父兄,非
【經】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
三月,公如楚。
叔孫婼如齊蒞盟。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
九月,公至自楚。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孫宿卒。
十有二月癸亥,葬衛襄公。
【傳】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齊求之也。
癸巳,齊侯次於虢。
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聽命?先君之敝器,請以謝罪。」公孫皙曰:「受服而退,俟釁而動,可也。」二月戊午,盟於濡上。
燕人歸燕姬,賂以瑤甕、玉櫝、鬥耳,不克而還。
楚子之爲令尹也,爲王旌以田。
芋尹無宇斷之,曰:「一國兩君,其誰堪之?」及即位,爲章華之宮,納亡人以實之。
無宇之閽入焉。
無宇執之,有司弗與,曰:「執人於王宮,其罪大矣。」執而謁諸王。
王將飲酒,無宇辭曰:「天子經略,諸侯正封,古之制也。
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臺。
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今有司曰:『女胡執人於王宮?』將焉執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閱』,所以得天下也。
吾先君文王,作僕區之法,曰:『盜所隱器,與盜同罪』,所以封汝也。
若從有司,是無所執逃臣也。
逃而舍之,是無陪臺也。
王事無乃闕乎?昔武王數紂之罪,以告諸侯曰:『紂爲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故夫致死焉。
君王始求諸侯而則紂,無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盜有所在矣。」王曰:「取而臣以往,盜有寵,未可得也。」遂赦之。
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
大宰薳啓強曰:「臣能得魯侯。」薳啓強來召公,辭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嬰齊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將使衡父照臨楚國,鎮撫其社稷,以輯寧爾民』。
嬰齊受命於蜀,奉承以來,弗敢失隕,而致諸宗祧。
日我先君共王,引領北望,日月以冀。
傳序相授,於今四王矣。
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臨我喪。
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寵靈楚國,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君若不來,使臣請問行期,寡君將承質幣而見於蜀,以請先君之貺。」
公將往,夢襄公祖。
梓慎曰:「君不果行。
襄公之適楚也,夢周公祖而行。
今襄公實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
先君未嘗適楚,故周公祖以道之。
襄公適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
三月,公如
【經】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夏四月辛丑,陳侯溺卒。
叔弓如晉。
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
陳公子留出奔鄭。
秋,蒐於紅。
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
大雩,冬十月壬午,楚師滅陳。
執陳公子招,放之於越。
殺陳孔奐。
葬陳哀公。
【傳】八年春,石言於晉魏榆。
晉侯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馮焉。
不然,民聽濫也。
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
』今宮室崇侈,民力凋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
石言,不亦宜乎?」於是晉侯方築虒祁之宮。
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
小人之言,僭而無徵,故怨咎及之。
《詩》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
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
』其是之謂乎?是宮也成,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
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大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勝。
二妃嬖,留有寵,屬諸徒招與公子過。
哀公有廢疾。
三月甲申,公子招、公子過殺悼大子偃師,而立公子留。
夏四月辛亥,哀公縊。
幹徵師赴於楚,且告有立君。
公子勝愬之於楚,楚人執而殺之。
公子留奔鄭。
書曰「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罪在招也;「楚人執陳行人幹徵師殺之」,罪不在行人也。
叔弓如晉,賀虒祁也。
遊吉相鄭伯以如晉,亦賀虒祁也。
史趙見子大叔,曰:「甚哉,其相蒙也!可吊也,而又賀之?」子大叔曰:「若何吊也?其非唯我賀,將天下實賀。」
秋,大蒐於紅,自根牟至於商、衛,革車千乘。
七月甲戌,齊子尾卒,子旗欲治其室。
丁丑,殺樑嬰。
八月庚戌,逐子成、子工、子車,皆來奔,而立子良氏之宰。
其臣曰:「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授甲,將攻之。
陳桓子善於子尾,亦授甲,將助之。
或告子旗,子旗不信。
則數人告。
將往,又數人告於道,遂如陳氏。
桓子將出矣,聞之而還,遊服而逆之。
請命,對曰:「聞強氏授甲將攻子,子聞諸?」曰:「弗聞。」「子盍亦授甲?無宇請從。」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誨之猶懼其不濟,吾又寵秩之。
其若先人何?子盍謂之?《周書》曰:『惠不惠,茂不茂。
』康叔所以服弘大也。」桓子稽顙曰:「頃、靈福子,吾猶有望。」遂和之如初。
陳公子招歸罪於公子過而殺之。
九月,楚公子棄疾帥師奉孫吳圍陳,宋戴惡會之。
冬十一月壬午,滅陳。
輿嬖袁克,殺馬毀玉以葬。
楚人將殺之,請置之。
既又請私,私於幄,加絰於顙而逃。
使穿封戌爲陳公,曰:「城麇之役,不諂。」侍飲酒於王,王曰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