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十有三年春二月,公會紀侯、鄭伯。
己巳,及齊侯、宋公、衛侯、燕人戰。
齊師、宋師、衛師、燕師敗績。
三月,葬衛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傳】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
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
舉趾高,心不固矣。」遂見楚子曰:「必濟師。」楚子辭焉。
入告夫人鄧曼。
鄧曼曰:「大夫其非衆之謂,其謂君撫小民以信,訓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
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君若不鎮撫,其不設備乎?夫固謂君訓衆而好鎮撫之,召諸司而勸之以令德,見莫敖而告諸天之不假易也。
不然,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楚子使賴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於師曰:「諫者有刑。」及鄢,亂次以濟。
遂無次,且不設備。
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
大敗之。
莫敖縊於荒谷,羣帥囚於冶父以聽刑。
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宋多責賂於鄭,鄭不堪命。
故以紀、魯及齊與宋、衛、燕戰。
不書所戰,後也。
鄭人來請修好。
【經】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夫人孫於齊。
夏,單伯送王姬。
秋,築王姬之館於外。
冬十月乙亥,陳侯林卒。
王使榮叔來錫桓公命。
王姬歸於齊。
齊師遷紀、郱、鄑、郚。
【傳】元年春,不稱即位,文姜出故也。
三月,夫人孫於齊。
不稱姜氏,絕不爲親,禮也。
秋,築王姬之館於外。
爲外,禮也。
【經】八年春王正月,師次於郎,以俟陳人,蔡人。
甲午,治兵。
夏,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
秋,師還。
冬十有一月癸未,齊無知弒其君諸兒。
【傳】八年春,治兵於廟,禮也。
夏,師及齊師圍郕。
郕降於齊師。
仲慶父請伐齊師。
公曰:「不可。
我實不德,齊師何罪?罪我之由。
《夏書》曰:『皋陶邁種德,德,乃降。
』姑務修德以待時乎。」秋,師還。
君子是以善魯莊公。
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
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問不至。
請代,弗許。
故謀作亂。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孫無知,有寵於僖公,衣服禮秩如適。
襄公絀之。
二人因之以作亂。
連稱有從妹在公宮,無寵,使間公,曰:「捷,吾以女爲夫人。」
冬十二月,齊侯遊於姑棼,遂田於貝丘。
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
公懼,墜於車,傷足喪屨。
反,誅屨於徒人費。
弗得,鞭之,見血。
走出,遇賊於門,劫而束之。
費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
費請先入,伏公而出,鬥,死於門中。
石之紛如死於階下。
遂入,殺孟陽於牀。
曰:「非君也,不類。」見公之足於戶下,遂弒之,而立無知。
初、襄公立,無常。
鮑叔牙曰:「君使民慢,亂將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
亂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來奔。
初,公孫無知虐於雍廩。
【經】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紀叔姬歸於酅。
夏四月。
秋八月甲午,宋萬弒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
十月,宋萬出奔陳。
【傳】十二年秋,宋萬弒閔公於蒙澤。
遇仇牧於門,批而殺之。
遇大宰督於東宮之西,又殺之。
立子游。
羣公子奔蕭。
公子御說奔亳。
南宮牛、猛獲帥師圍亳。
冬十月,蕭叔大心及戴、武、宣、穆、莊之族以曹師伐之。
殺南宮牛於師,殺子游於宋,立桓公。
猛獲奔衛。
南宮萬奔陳,以乘車輦其母,一日而至。
宋人請猛獲於衛,衛人慾勿與,石祁子曰:「不可。
天下之惡一也,惡於宋而保於我,保之何補?得一夫而失一國,與惡而棄好,非謀也。」衛人歸之。
亦請南宮萬於陳,以賂。
陳人使婦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
比及宋手足皆見。
宋人皆醢之。
【經】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於濟西。
秋,有《或蟲》。
冬十月。
【傳】十八年春,虢公、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賜玉五珏,馬三匹。
非禮也。
王命諸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以禮假人。
虢公、晉侯、鄭伯使原莊公逆王后於陳。
陳嬀歸於京師,實惠後。
夏,公追戎於濟西。
不言其來,諱之也。
秋,有蜮,爲災也。
初,楚武王克權,使鬥緡尹之。
以叛,圍而殺之。
遷權於那處,使閻敖尹之。
及文王即位,與巴人伐申而驚其師。
巴人叛楚而伐那處,取之,遂門於楚。
閻敖遊涌而逸。
楚子殺之,其族爲亂。
冬,巴人因之以伐楚。
【經】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虞師、晉師滅下陽。
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貫。
冬十月,不雨。
楚人侵鄭。
【傳】二年春,諸侯城楚丘而封衛焉。
不書所會,後也。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
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對曰:「宮之奇之爲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暱之,雖諫,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爲不道,入自顛軨,伐鄍三門。
冀之既病。
則亦唯君故。
今虢爲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敢請假道以請罪於虢。」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
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
夏,晉裏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
先書虞,賄故也。
秋,盟於貫,服江、黃也。
齊寺人貂始漏師於多魚。
虢公敗戎於桑田。
晉卜偃曰:「虢必亡矣。
亡下陽不懼,而又有功,是天奪之鑑,而益其疾也。
必易晉而不撫其民矣,不可以五稔。」
冬,楚人伐鄭,鬥章囚鄭聃伯。
【經】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次於成。
秋七月,齊人降鄣。
八月癸亥,葬紀叔。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於社。
冬,公及齊侯遇於魯濟。
齊人伐山戎。
【傳】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討樊皮。
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執樊仲皮,歸於京師。
楚公子元歸自伐鄭,而處王宮,鬥射師諫,則執而梏之。
秋,申公斗班殺子元,鬥谷於菟爲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冬,遇於魯濟,謀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
【經】十有三年春,狄侵衛。
夏四月,葬陳宣公。
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許男、曹伯於鹹。
秋九月,大雩。
冬,公子友如齊。
【傳】十三年春,齊侯使仲孫湫聘於周,且言王子帶。
事畢,不與王言。
歸,覆命曰:「未可。
王怒未怠,其十年乎。
不十年,王弗召也。」
夏,會於鹹,淮夷病杞故,且謀王室也。
秋,爲戎難故,諸侯戍周,齊仲孫湫致之。
冬,晉荐饑,使乞糴於秦。
秦伯謂子桑:「與諸乎?」對曰:「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攜而討焉,無衆必敗。」謂百里:「與諸乎?」對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行道有福。」
ぶ鄭之子豹在秦,請伐晉。
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
【經】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
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秋七月甲子,公孫茲卒。
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侯、曹伯於淮。
【傳】十六年春,隕石於宋五,隕星也。
六鷁退飛過宋都,風也。
周內史叔興聘於宋,宋襄公問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對曰:「今茲魯多大喪,明年齊有亂,君將得諸侯而不終。」退而告人曰:「君失問。
是陰陽之事,非吉凶所生也。
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
夏,齊伐厲不克,救徐而還。
秋,狄侵晉,取狐、廚、受鐸,涉汾,及昆都,因晉敗也。
王以戎難告於齊,齊徵諸侯而戍周。
冬,十一月乙卯,鄭殺子華。
十二月會於淮,謀鄶,且東略也。
城鄫,役人病。
有夜登丘而呼曰:「齊有亂。」不果城而還。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