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
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
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
至如天挺、功力,诚如大夫之说。
用笔之趣,请闻其说。
”大夫欣然而笑曰:“此难能也。
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
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余论,善无所加。
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
”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
”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
”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
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啒吻而嶱嶫,丽则绮靡而清道。
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
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
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
唯截纸棱,撇捩窈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
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趢连而埽撩。
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
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
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
中心藏之,盖棺乃止。
”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
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
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
至如天挺、功力,诚如大夫之说。
用笔之趣,请闻其说。
”大夫欣然而笑曰:“此难能也。
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
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余论,善无所加。
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
”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
”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
”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
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啒吻而嶱嶫,丽则绮靡而清道。
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
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
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
唯截纸棱,撇捩窈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
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趢连而埽撩。
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
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
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
中心藏之,盖棺乃止。
”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
美人姓董,汴州恤宜县人也。
祖佛子,齐凉州刺史,敦仁愽洽,标誉乡闾。
父后进,俶傥英雄,声驰河渷。
美人体质闲华,天情婉嫕,恭以接上,顺以乘亲,含华吐艳,龙章凤采 ,砌炳瑾瑜,庭芳兰蕙。
既而来仪鲁殿,出事梁台,摇环佩于芳林, 袨绮缋于春景,投壶工鹤飞之巧,弹棋穷巾角之妙。
妖容倾国,冶笑千金,妆映池莲,镜澄窗月。
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飒洒委迤,吹花回雪。
以开皇十七年二月感疾,至七月十四日戊子终于仁寿宫山第,春秋一十有九。
农皇上药,竟无救于秦医;老君灵醮,徒有望于山士。
怨此瑶华,忽焉凋悴,伤兹桂蕊,摧芳上年。
以其年十月十二日葬于龙首原。
寂寂幽夜, 茫茫荒陇,埋故爱于重泉,沉余娇于玄隧。
惟镫设而神见,空想文成之术,弦管奏而泉濆,弥念姑舒之魂。
触感兴悲,乃为铭曰:
高唐独绝,阳台可怜。
花耀芳囿,霞绮遥天。
波惊洛浦,芝茂琼田。
嗟乎颓日,还随湲川。
比翼孤栖,同心只寝。
风卷愁慔,冰寒泪枕。
悠悠长暝,杳杳无春。
落鬟摧榇,故黛凝尘。
昔新悲故,今故悲新。
余心留想,有念无人。
去岁花台,临欢陪践。
今兹秋夜,思人潜泫。
游神真宅,归骨玄房。
依依泉路,萧萧白杨。
坟孤山静,松疏月凉。
瘗兹玉匣,传此余芳。
惟开皇十七年岁次丁巳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
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制。
祖佛子,齐凉州刺史,敦仁愽洽,标誉乡闾。
父后进,俶傥英雄,声驰河渷。
美人体质闲华,天情婉嫕,恭以接上,顺以乘亲,含华吐艳,龙章凤采 ,砌炳瑾瑜,庭芳兰蕙。
既而来仪鲁殿,出事梁台,摇环佩于芳林, 袨绮缋于春景,投壶工鹤飞之巧,弹棋穷巾角之妙。
妖容倾国,冶笑千金,妆映池莲,镜澄窗月。
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飒洒委迤,吹花回雪。
以开皇十七年二月感疾,至七月十四日戊子终于仁寿宫山第,春秋一十有九。
农皇上药,竟无救于秦医;老君灵醮,徒有望于山士。
怨此瑶华,忽焉凋悴,伤兹桂蕊,摧芳上年。
以其年十月十二日葬于龙首原。
寂寂幽夜, 茫茫荒陇,埋故爱于重泉,沉余娇于玄隧。
惟镫设而神见,空想文成之术,弦管奏而泉濆,弥念姑舒之魂。
触感兴悲,乃为铭曰:
高唐独绝,阳台可怜。
花耀芳囿,霞绮遥天。
波惊洛浦,芝茂琼田。
嗟乎颓日,还随湲川。
比翼孤栖,同心只寝。
风卷愁慔,冰寒泪枕。
悠悠长暝,杳杳无春。
落鬟摧榇,故黛凝尘。
昔新悲故,今故悲新。
余心留想,有念无人。
去岁花台,临欢陪践。
今兹秋夜,思人潜泫。
游神真宅,归骨玄房。
依依泉路,萧萧白杨。
坟孤山静,松疏月凉。
瘗兹玉匣,传此余芳。
惟开皇十七年岁次丁巳十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
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制。
公讳誉,字安远,陇西狄道人也。
水行膺运,大启鸿名。
云气降祥,世官命氏。
飞将立功,克昌之道弥盛;武昭分派,霸业之助有云。
曾祖僧养,随赠使持节大将军荆、淮、浙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毓德埋照之几,卷怀前代;追远饰终之策,见旌身后。
祖,周司徒肃文公,和邦国而五教以宽,理阴阳而四时不忒。
父广达,随柱国成阳公,武艺绝伦,英姿秀出。
效彰沙浣,绩著蕃维。
公长发庆灵,近资遗训,才望既华,民誉俄远。
仪表焕以傍照,灵府豁以洞开。
捎云蔽日之姿,虽因地势;冲波截流之志,将运天池。
随大业中,以功臣之子授正平县令,虽庭中宇下,非骏骥所游;文阳缦阴,异割鸡之用。
犹心存治术,勤恤民隐。
丧乱方始,阖境蒙赖。
寻而,帝将迁德,情切乐推,举全邑而会兵。
几宁,唯杖剑命前驱,而清驰道,是用分麾,拜银青光禄大夫,绛郡太守。
仍从麾旆,问罪商郊。
授右一统军,即行军总管也。
寻封正平县开国公。
利涉河广,非复滹沲之疑;先据永丰,还符敖庚之说。
屈突通未悟兴王,尚乖同德。
公率领骁锐频破支军,寻与大军相会,乃纳降款,以功授金紫光禄大夫。
又进平弘农,即镇陕部。
皇上亲御戎轩,载清瀍洛,授公行军总管,频破贼徒,授光禄大夫。
武德元年除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华阳冲要,控驭遐远。
连率之重,允归才望。
除使持节总管,梁、兴、通、洋、巴、安、集七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武德二年,定封德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以内营总管从皇上平刘武周于晋阳,军还,授右翊卫大将军。
又从平王世充、擒窦建德、灭刘黑闼、枭徐圆朗。
攻战之术,气冠万夫;赏命之行,并驱三杰。
六年出为使持节、金、直、南、丰、迁、洵、房六州诸军事,金州刺史。
公数年之中,总督二部,王化伊始,风俗未和。
纠之以威刑,训之以礼教。
声绩之美,独擅当时。
八年入为右卫将军,以本官授行军总管,权检校晋州都督。
贞观元年,大义功臣,用弘赏典,别食益州,封户三百,仍除使持节都督,潞、韩、辽、泽四州诸军事、潞州刺史。
公以兹善政,牧此精民。
虽雨施云行,仰资上圣,而崇山增海,允属共治。
二年,授右光禄大夫,行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
三河隩壤,万里承风。
岁序未移,颂声载路。
寻以疾归于京师,拜左光禄大夫。
惟公感淳粹之淑灵,禀清明之雅量。
博文约礼,妙尽师资。
观德曲成,自然神悟。
竦贞干于百寻,振长飙于千里。
韫严凝之气,则廪若秋霜;怀温润之姿,则暧如冬日。
通知四夷之事,暗合九变之图。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确乎难夺,卓尔不群。
未为寒暑易心,不以朱蓝
水行膺运,大启鸿名。
云气降祥,世官命氏。
飞将立功,克昌之道弥盛;武昭分派,霸业之助有云。
曾祖僧养,随赠使持节大将军荆、淮、浙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毓德埋照之几,卷怀前代;追远饰终之策,见旌身后。
祖,周司徒肃文公,和邦国而五教以宽,理阴阳而四时不忒。
父广达,随柱国成阳公,武艺绝伦,英姿秀出。
效彰沙浣,绩著蕃维。
公长发庆灵,近资遗训,才望既华,民誉俄远。
仪表焕以傍照,灵府豁以洞开。
捎云蔽日之姿,虽因地势;冲波截流之志,将运天池。
随大业中,以功臣之子授正平县令,虽庭中宇下,非骏骥所游;文阳缦阴,异割鸡之用。
犹心存治术,勤恤民隐。
丧乱方始,阖境蒙赖。
寻而,帝将迁德,情切乐推,举全邑而会兵。
几宁,唯杖剑命前驱,而清驰道,是用分麾,拜银青光禄大夫,绛郡太守。
仍从麾旆,问罪商郊。
授右一统军,即行军总管也。
寻封正平县开国公。
利涉河广,非复滹沲之疑;先据永丰,还符敖庚之说。
屈突通未悟兴王,尚乖同德。
公率领骁锐频破支军,寻与大军相会,乃纳降款,以功授金紫光禄大夫。
又进平弘农,即镇陕部。
皇上亲御戎轩,载清瀍洛,授公行军总管,频破贼徒,授光禄大夫。
武德元年除上柱国右武卫大将军,华阳冲要,控驭遐远。
连率之重,允归才望。
除使持节总管,梁、兴、通、洋、巴、安、集七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武德二年,定封德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以内营总管从皇上平刘武周于晋阳,军还,授右翊卫大将军。
又从平王世充、擒窦建德、灭刘黑闼、枭徐圆朗。
攻战之术,气冠万夫;赏命之行,并驱三杰。
六年出为使持节、金、直、南、丰、迁、洵、房六州诸军事,金州刺史。
公数年之中,总督二部,王化伊始,风俗未和。
纠之以威刑,训之以礼教。
声绩之美,独擅当时。
八年入为右卫将军,以本官授行军总管,权检校晋州都督。
贞观元年,大义功臣,用弘赏典,别食益州,封户三百,仍除使持节都督,潞、韩、辽、泽四州诸军事、潞州刺史。
公以兹善政,牧此精民。
虽雨施云行,仰资上圣,而崇山增海,允属共治。
二年,授右光禄大夫,行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
三河隩壤,万里承风。
岁序未移,颂声载路。
寻以疾归于京师,拜左光禄大夫。
惟公感淳粹之淑灵,禀清明之雅量。
博文约礼,妙尽师资。
观德曲成,自然神悟。
竦贞干于百寻,振长飙于千里。
韫严凝之气,则廪若秋霜;怀温润之姿,则暧如冬日。
通知四夷之事,暗合九变之图。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确乎难夺,卓尔不群。
未为寒暑易心,不以朱蓝
女郎讳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
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
族纂厉乡,得神仙之妙;家荣戚里,被日月之晖。
况复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誉华髫发,芳流肇悦。
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
于是摄心八解,归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具芬。
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
大业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终于汾源之宫,时年九岁。
皇情轸悼,撤县辍膳,频蒙诏旨,礼送还京,赗赙有加。
以其年龙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瘗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面万善道场之内。
即于坟上构造重阁。
遥追宝塔,欲仿佛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
乃铭曰:
光分婺女,庆合天孙,荣苕比秀,采璧同温。
先标令淑,早习工言,生长宫闱,恩勤抚育。
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窥,银函霄读。
往从舆跸,言届河汾,珠涓润岸,镜掩轻云。
魂归秪阁,迹异吴坟,月殿回风,霜钟候晓。
砌凝阴雪,檐悲春鸟,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
族纂厉乡,得神仙之妙;家荣戚里,被日月之晖。
况复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誉华髫发,芳流肇悦。
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
于是摄心八解,归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具芬。
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
大业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终于汾源之宫,时年九岁。
皇情轸悼,撤县辍膳,频蒙诏旨,礼送还京,赗赙有加。
以其年龙集戊辰十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瘗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面万善道场之内。
即于坟上构造重阁。
遥追宝塔,欲仿佛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
乃铭曰:
光分婺女,庆合天孙,荣苕比秀,采璧同温。
先标令淑,早习工言,生长宫闱,恩勤抚育。
法水成性,戒香增馥,金牒旦窥,银函霄读。
往从舆跸,言届河汾,珠涓润岸,镜掩轻云。
魂归秪阁,迹异吴坟,月殿回风,霜钟候晓。
砌凝阴雪,檐悲春鸟,共知泡幻,和嗟寿夭。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
自矜已德。
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
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
寻此二途,阴阳报施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
自矜已德。
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
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
寻此二途,阴阳报施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