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三軍之行也,必有賓客羣議得失,以資將用。
有詞若縣流,奇謀不測,博聞廣見,多藝多才,此萬夫之望,可引爲上賓;有猛若熊虎,捷若騰猿,剛如鐵石,利若龍泉,此一時之雄,可以爲中賓;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爲下賓。
有詞若縣流,奇謀不測,博聞廣見,多藝多才,此萬夫之望,可引爲上賓;有猛若熊虎,捷若騰猿,剛如鐵石,利若龍泉,此一時之雄,可以爲中賓;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爲下賓。
古之善將者有四:示之以進退,故人知禁;誘之以仁義,故人知禮;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勸;決之以賞罰,故人知信。
禁、禮、勸、信,師之大經也。
未有綱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戰必勝,攻必取。
庸將不然,退則不能止,進則不能禁,故與軍同亡。
無勸戒則賞罰失度,人不知信,而賢良退伏,諂頑登用,是以戰必敗散也。
禁、禮、勸、信,師之大經也。
未有綱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戰必勝,攻必取。
庸將不然,退則不能止,進則不能禁,故與軍同亡。
無勸戒則賞罰失度,人不知信,而賢良退伏,諂頑登用,是以戰必敗散也。
之善鬥者,必先探敵情而後圖之。
凡師老糧絕,百姓愁怨,軍令不習,器械不修,計不先設,外救不至,將吏刻剝,賞罰輕懈,營伍失次,戰勝而驕,可以攻之。
若用賢授能,糧食羨餘,甲兵堅利,四鄰和睦,大國應援,敵有此者,引而計之。
凡師老糧絕,百姓愁怨,軍令不習,器械不修,計不先設,外救不至,將吏刻剝,賞罰輕懈,營伍失次,戰勝而驕,可以攻之。
若用賢授能,糧食羨餘,甲兵堅利,四鄰和睦,大國應援,敵有此者,引而計之。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爲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
”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見之患也。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自以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徵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
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爲賢。
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文以氣爲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
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
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幹著論,成一家言。
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爲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
”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見之患也。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自以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
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王粲長於辭賦,徐幹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徵思,幹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於他文未能稱是。
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
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
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至於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爲賢。
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文以氣爲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
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
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幹著論,成一家言。
康白:足下昔稱吾於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羶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吾昔讀書,得并介之人,或謂無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
今空語同知有達人,無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內不失正,與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親居賤職;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
吾豈敢短之哉!又仲尼兼愛,不羞執鞭,子文無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
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
以此觀之,故堯舜之君世,許由之巖棲,子房之佐漢,接輿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數君,可謂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塗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
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論。
且延陵高子臧之風,長卿慕相如之節,志氣所託,不可奪也。
吾每讀尚子平、台孝威傳,慨然慕之,想其為人。
少加孤露,母兄見驕,不涉經學。
性復疏嬾,筋駑肉緩,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乃起耳。
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
簡與禮相背,嬾與慢相成,而為儕類見寬,不攻其過。
又讀莊老,重增其放。
故使榮進之心日穨,任實之情轉篤。
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
至性過人,與物無傷,唯飲酒過差耳。
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讎,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
吾不如嗣宗之賢,而有慢弛之闕;又不識人情,闇於機宜;無萬石之慎,而有好盡之累。
久與事接,疵釁日興,雖欲無患,其可得乎?
又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臥喜晚起,而當關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弋釣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動,二不堪也。
危坐一時,痺不得搖,性復多蝨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四不堪也。
不喜弔喪,而人道以此為重,己為未見恕者所怨,至欲見中傷者,雖瞿然自責,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順俗,則詭故不情,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如此,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而當與之共事,或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羶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吾昔讀書,得并介之人,或謂無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強。
今空語同知有達人,無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內不失正,與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親居賤職;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
吾豈敢短之哉!又仲尼兼愛,不羞執鞭,子文無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
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
以此觀之,故堯舜之君世,許由之巖棲,子房之佐漢,接輿之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數君,可謂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塗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
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論。
且延陵高子臧之風,長卿慕相如之節,志氣所託,不可奪也。
吾每讀尚子平、台孝威傳,慨然慕之,想其為人。
少加孤露,母兄見驕,不涉經學。
性復疏嬾,筋駑肉緩,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乃起耳。
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
簡與禮相背,嬾與慢相成,而為儕類見寬,不攻其過。
又讀莊老,重增其放。
故使榮進之心日穨,任實之情轉篤。
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
至性過人,與物無傷,唯飲酒過差耳。
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讎,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
吾不如嗣宗之賢,而有慢弛之闕;又不識人情,闇於機宜;無萬石之慎,而有好盡之累。
久與事接,疵釁日興,雖欲無患,其可得乎?
又人倫有禮,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臥喜晚起,而當關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弋釣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動,二不堪也。
危坐一時,痺不得搖,性復多蝨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四不堪也。
不喜弔喪,而人道以此為重,己為未見恕者所怨,至欲見中傷者,雖瞿然自責,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順俗,則詭故不情,亦終不能獲無咎無譽如此,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而當與之共事,或
康白:昔與足下年時相比,以故數面相親,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由是許足下以至交,雖出處殊途,而歡愛不衰也。
及中間少知阿都,志力開悟。
每喜足下家復有此弟。
而阿都去年向吾有言:誠忿足下,意欲發舉。
吾深抑之,亦自恃每謂足下不足迫之,故從吾言。
間令足下因其順親,蓋惜足下門戶,欲令彼此無恙也。
又足下許吾終不擊都,以子父交爲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都,都遂釋然,不復興意。
足下陰自阻疑,密表擊都,先首服誣都,此爲都故,信吾,又無言。
何意足下苞藏禍心邪?都之含忍足下,實由吾言。
今都獲罪,吾爲負之。
吾之負都,由足下之負吾也。
悵然失圖,復何言哉!若此,無心復與足下交矣。
古之君子,絕交不出醜言。
從此別矣!臨書恨恨。
嵇康白。
及中間少知阿都,志力開悟。
每喜足下家復有此弟。
而阿都去年向吾有言:誠忿足下,意欲發舉。
吾深抑之,亦自恃每謂足下不足迫之,故從吾言。
間令足下因其順親,蓋惜足下門戶,欲令彼此無恙也。
又足下許吾終不擊都,以子父交爲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都,都遂釋然,不復興意。
足下陰自阻疑,密表擊都,先首服誣都,此爲都故,信吾,又無言。
何意足下苞藏禍心邪?都之含忍足下,實由吾言。
今都獲罪,吾爲負之。
吾之負都,由足下之負吾也。
悵然失圖,復何言哉!若此,無心復與足下交矣。
古之君子,絕交不出醜言。
從此別矣!臨書恨恨。
嵇康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