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于耳复宜于目者,弹琴也,吹箫也;宜于耳不宜于目者,吹笙也,擫(原字厌上手下)管也。
孩提之童,一无所知。
目不能辨美恶,耳不能判清浊,鼻不能别香臭。
至若味之甘苦,则不第知之,且能取之弃之。
告子以甘食、悦色为性,殆指此类耳。
不得以而谀之者,宁以口,毋以笔;不可耐而骂之者,亦宁以口,毋以笔。
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黄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
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发前人未发之论,方是奇书;言妻子难言之情,乃为密友。
忙人园亭,宜与住宅相连;闲人园亭,不妨与住宅相远。
即城市之内,与夫四达之衢,亦不可少此一种。
客游可做居停,一也;长途可以稍憩,二也;夏之茗,冬之姜汤,复可以济役夫负戴之困,三也。
凡此皆就事理言之,非二氏福报之说也。
予尝集诸法帖字为诗。
字之不复而多者,莫善于《千字文》,然诗家目前常用之字,犹苦其未备。
如天文之烟、霞、风、雪,地理之江、山、塘、岸,时令之春、宵、晓、暮,人物之翁、僧、渔、樵,花木之花、柳、苔、萍,鸟兽之蜂、蝶、莺、燕,宫室之台、栏、轩、窗,器用之舟、船、壶、杖,人事之梦、忆、愁、恨,衣服之裙、袖、锦、绮,饮食之茶、浆、饮、酌,身体之须、眉、韵、态,声色之红、绿、香、艳,文史之骚、赋、题、吟,数目之一、三、双、半,皆无其字。
《千字文》且然,况其它乎?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