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善輔仁,皆資朋友;往來交際,迭爲主賓。
爾我同心,曰金蘭;朋友相資,日麗澤。
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
父所交遊,尊爲父執;己所共事,謂之同袍。
心志相孚爲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刎頸交,相如與廉頗;總角好,孫策與周瑜。
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雞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
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肝膽相照,斯爲腹心之友;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
彼此不合,謂之參商;爾我相仇,如同冰炭。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落月屋梁,相思顏色;暮雲春樹,想望丰儀。
王陽在位,貢禹彈冠以待薦;杜伯非罪,左儒寧死不徇君。
分首判袂,敘別之辭;擁彗掃門,迎迓之敬。
陸凱折梅逢驛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維折柳贈行人,遂唱《陽關三疊》曲。
頻來無忌,乃雲入慕之賓;不請自來,謂之不速之客。
醴酒不設,楚王戊待土之意怠;投轄於井,漢陳遵留客之心誠。
蔡邕倒屣以迎賓,周公握髮而待士。
陳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孔子道遇程生,傾蓋而語。
伯牙絕弦失子期,更無知音之輩;管寧割席拒華歆,調非同志之人。
分金多與,鮑叔獨知管仲之貧;綈袍垂愛,須賈深憐範叔之窘。
要知主賓聯以情,須盡東南之美;朋友合以義,當展切偲之誠。
爾我同心,曰金蘭;朋友相資,日麗澤。
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
父所交遊,尊爲父執;己所共事,謂之同袍。
心志相孚爲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刎頸交,相如與廉頗;總角好,孫策與周瑜。
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雞黍之約,元伯之與巨卿。
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交,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肝膽相照,斯爲腹心之友;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
彼此不合,謂之參商;爾我相仇,如同冰炭。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落月屋梁,相思顏色;暮雲春樹,想望丰儀。
王陽在位,貢禹彈冠以待薦;杜伯非罪,左儒寧死不徇君。
分首判袂,敘別之辭;擁彗掃門,迎迓之敬。
陸凱折梅逢驛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維折柳贈行人,遂唱《陽關三疊》曲。
頻來無忌,乃雲入慕之賓;不請自來,謂之不速之客。
醴酒不設,楚王戊待土之意怠;投轄於井,漢陳遵留客之心誠。
蔡邕倒屣以迎賓,周公握髮而待士。
陳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孔子道遇程生,傾蓋而語。
伯牙絕弦失子期,更無知音之輩;管寧割席拒華歆,調非同志之人。
分金多與,鮑叔獨知管仲之貧;綈袍垂愛,須賈深憐範叔之窘。
要知主賓聯以情,須盡東南之美;朋友合以義,當展切偲之誠。
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
蹇修與柯人,皆是煤妁之號;冰人與掌判,悉是傳言之人。
禮須六禮之周,好合二姓之好。
女嫁曰于歸,男婚曰完娶。
婚姻論財,夷虜之道;同姓不婚,周禮則然。
女家受聘禮,謂之許纓;新婦謁祖先,謂之廟見。
文定納采,皆爲行聘之名;女嫁男婚,謂了子平之願。
聘儀日雁幣,卜妻曰鳳占。
成婚之日曰星期,傳命之人曰月老。
下采即是納幣,合巹系是交杯。
執巾櫛,奉箕帚,皆女家自謙之詞;嫺姆訓,習《內則》,皆男家稱女之說。
綠窗是貧女之室,紅樓是富女之居。
姚夭謂婚姻之及時.摽梅謂婚期之已過。
御溝題葉,於祐始得宮娥;繡幕牽絲,元振幸獲美女。
漢武與景帝論婦,欲將金屋貯嬌;韋固與月老論婚,始知赤繩繫足。
朱陳一村而結好,秦晉兩國以聯姻。
藍田種玉,雍伯之緣;寶窗選婚,林甫之女。
架鵲橋以渡河,牛女相會;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
至若禮重親迎,所以正人倫之始;《詩》首好逑,所以崇王化之原。
蹇修與柯人,皆是煤妁之號;冰人與掌判,悉是傳言之人。
禮須六禮之周,好合二姓之好。
女嫁曰于歸,男婚曰完娶。
婚姻論財,夷虜之道;同姓不婚,周禮則然。
女家受聘禮,謂之許纓;新婦謁祖先,謂之廟見。
文定納采,皆爲行聘之名;女嫁男婚,謂了子平之願。
聘儀日雁幣,卜妻曰鳳占。
成婚之日曰星期,傳命之人曰月老。
下采即是納幣,合巹系是交杯。
執巾櫛,奉箕帚,皆女家自謙之詞;嫺姆訓,習《內則》,皆男家稱女之說。
綠窗是貧女之室,紅樓是富女之居。
姚夭謂婚姻之及時.摽梅謂婚期之已過。
御溝題葉,於祐始得宮娥;繡幕牽絲,元振幸獲美女。
漢武與景帝論婦,欲將金屋貯嬌;韋固與月老論婚,始知赤繩繫足。
朱陳一村而結好,秦晉兩國以聯姻。
藍田種玉,雍伯之緣;寶窗選婚,林甫之女。
架鵲橋以渡河,牛女相會;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
至若禮重親迎,所以正人倫之始;《詩》首好逑,所以崇王化之原。
百體皆血肉之軀,五官有貴賤之別。
堯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
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湯之異體。
文王龍顏而虎眉,漢高鬥胸而隆準。
孔聖之頂若芋,文王之胸四乳。
周公反握,作興周之相;重耳駢脅,爲霸晉之君。
此皆古聖之英姿,不凡之貴品。
至若髮膚不可毀傷,曾子常以守身爲大;待人須當量大,師德貴於唾面自乾。
讒口中傷,金可鑠而骨可銷;虐政誅求,敲其膚而吸其髓。
受人牽制曰掣肘,不知羞愧曰厚顏。
好生議論,曰搖脣鼓舌;共話衷腸,曰促膝談心。
怒發冰冠,藺相如之英氣勃勃;炙手可熱,唐崔鉉之貴勢炎炎。
貌雖瘦而天下肥,唐玄宗之自謂;口有蜜而腹有劍,李林甫之爲人。
趙子龍一身都是膽,周靈王初生便有須。
來俊臣注醋於囚鼻,法外行兇;嚴子陵加足於帝腹,忘其尊貴。
久不屈茲膝,郭子儀尊居宰相;不爲米折腰,陶淵明不拜吏胥。
斷送老頭皮,楊璞得妻送之詩;新剝雞頭肉,明皇愛貴妃之乳。
纖指如春筍,媚眼若秋波。
肩曰玉樓,眼名銀海;淚曰玉箸,頂曰珠庭。
歇擔曰息肩,不服曰強項。
丁謂與人拂鬚,何其諂也;彭樂截腸決戰,不亦勇乎。
剜肉醫瘡,權濟目前之急;傷胸捫足,計安衆士之心。
漢張良躡足附耳,東方朔洗髓伐毛。
尹維倫,契丹稱爲黑麪大王;博堯俞,宋後稱爲金玉君子。
土木形骸,不自妝飾;鐵石心腸,秉性堅剛。
敘會晤曰得挹芝眉,敘契闊曰久違顏範。
請女客曰奉迓金蓮,邀親友曰敢攀玉趾。
侏儒謂人身矮,魁梧稱人貌奇。
龍章鳳姿,廊廟之彥;獐頭鼠目,草野之夫。
恐懼過甚,曰畏首畏尾;感佩不忘,曰刻骨銘心。
貌醜曰不揚,貌美曰冠玉。
足跛曰蹣跚,耳聾曰重聽。
欺欺艾艾,口訥之稱;喋喋便便,言多之狀。
可嘉者小心翼翼,可鄙者大言不慚。
腰細曰柳腰,身小曰雞肋。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譏人不決,曰鼠首僨事。
口中雌黃,言事而多改移;皮裏春秋,胸中自有褒貶。
脣亡齒寒,謂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謂尊卑之顛倒。
所爲得意,曰吐氣揚眉;待人誠心,曰推心置腹。
心荒曰靈臺亂,醉倒曰玉山頹。
睡曰黑甜,臥曰偃息。
口尚乳臭,調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
西子捧心,愈見增妍;醜婦效顰,弄巧反拙。
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識賢人。
婢膝奴顏,諂容可厭;脅肩諂笑,媚態難堪。
忠臣披肝,爲君之藥;婦人長舌,爲厲之階。
事遂心曰如願,事可愧曰汗顏。
人多言曰饒舌,物堪食曰可口。
澤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愛。
唐太宗爲臣療病,親剪其須;顏
堯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
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湯之異體。
文王龍顏而虎眉,漢高鬥胸而隆準。
孔聖之頂若芋,文王之胸四乳。
周公反握,作興周之相;重耳駢脅,爲霸晉之君。
此皆古聖之英姿,不凡之貴品。
至若髮膚不可毀傷,曾子常以守身爲大;待人須當量大,師德貴於唾面自乾。
讒口中傷,金可鑠而骨可銷;虐政誅求,敲其膚而吸其髓。
受人牽制曰掣肘,不知羞愧曰厚顏。
好生議論,曰搖脣鼓舌;共話衷腸,曰促膝談心。
怒發冰冠,藺相如之英氣勃勃;炙手可熱,唐崔鉉之貴勢炎炎。
貌雖瘦而天下肥,唐玄宗之自謂;口有蜜而腹有劍,李林甫之爲人。
趙子龍一身都是膽,周靈王初生便有須。
來俊臣注醋於囚鼻,法外行兇;嚴子陵加足於帝腹,忘其尊貴。
久不屈茲膝,郭子儀尊居宰相;不爲米折腰,陶淵明不拜吏胥。
斷送老頭皮,楊璞得妻送之詩;新剝雞頭肉,明皇愛貴妃之乳。
纖指如春筍,媚眼若秋波。
肩曰玉樓,眼名銀海;淚曰玉箸,頂曰珠庭。
歇擔曰息肩,不服曰強項。
丁謂與人拂鬚,何其諂也;彭樂截腸決戰,不亦勇乎。
剜肉醫瘡,權濟目前之急;傷胸捫足,計安衆士之心。
漢張良躡足附耳,東方朔洗髓伐毛。
尹維倫,契丹稱爲黑麪大王;博堯俞,宋後稱爲金玉君子。
土木形骸,不自妝飾;鐵石心腸,秉性堅剛。
敘會晤曰得挹芝眉,敘契闊曰久違顏範。
請女客曰奉迓金蓮,邀親友曰敢攀玉趾。
侏儒謂人身矮,魁梧稱人貌奇。
龍章鳳姿,廊廟之彥;獐頭鼠目,草野之夫。
恐懼過甚,曰畏首畏尾;感佩不忘,曰刻骨銘心。
貌醜曰不揚,貌美曰冠玉。
足跛曰蹣跚,耳聾曰重聽。
欺欺艾艾,口訥之稱;喋喋便便,言多之狀。
可嘉者小心翼翼,可鄙者大言不慚。
腰細曰柳腰,身小曰雞肋。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譏人不決,曰鼠首僨事。
口中雌黃,言事而多改移;皮裏春秋,胸中自有褒貶。
脣亡齒寒,謂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謂尊卑之顛倒。
所爲得意,曰吐氣揚眉;待人誠心,曰推心置腹。
心荒曰靈臺亂,醉倒曰玉山頹。
睡曰黑甜,臥曰偃息。
口尚乳臭,調世人年少無知;三折其肱,謂醫士老成諳練。
西子捧心,愈見增妍;醜婦效顰,弄巧反拙。
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識賢人。
婢膝奴顏,諂容可厭;脅肩諂笑,媚態難堪。
忠臣披肝,爲君之藥;婦人長舌,爲厲之階。
事遂心曰如願,事可愧曰汗顏。
人多言曰饒舌,物堪食曰可口。
澤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愛。
唐太宗爲臣療病,親剪其須;顏
何謂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何謂九族?高、曾、祖、考、已身、子、孫、曾、玄。
始祖曰鼻祖,遠孫曰耳孫。
父子創造,曰肯構肯堂;父子俱賢,曰是父是子。
祖稱王父,父曰嚴君。
父母俱存,謂之椿萱並茂;子孫發達,謂之蘭桂騰芳。
橋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得親順親,方可爲人爲子。
蓋父愆,名爲千蠱;育義子,乃曰螟蛉。
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羨孫權之語;生子須如李亞子,朱溫嘆存勖之詞。
菽水承歡,貧士養親之樂;義方是訓,父親教子之嚴。
紹箕裘,子承父業;恢先緒,子振家聲。
具慶下,父母俱存;重慶下,祖父俱在。
燕翼貽謀,乃稱裕後之祖;克繩祖武,是稱象賢之孫。
稱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稱宦有賢郎,曰鳳毛濟美。
弒父自立,隋楊廣之天性何存;殺子媚君,齊易牙之人心何在。
分甘以娛目,王羲之弄孫自樂;問安惟點頷,郭子儀厥孫最多。
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賢;戲綵娛親,老萊子之孝。
毛義捧檄,爲親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慈母望子,倚門倚閭;遊子思親,陟岵陟屺。
愛無差等,曰兄子如鄰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長男爲主器,令子可克家。
子光前曰充閭,子過父曰跨竈。
寧馨英畏,皆是羨人之兒;國器掌珠,悉是稱人之子。
可愛者子孫之多,若螽斯之蟄蟄;堪羨者後人之盛,如瓜瓞之綿綿。
始祖曰鼻祖,遠孫曰耳孫。
父子創造,曰肯構肯堂;父子俱賢,曰是父是子。
祖稱王父,父曰嚴君。
父母俱存,謂之椿萱並茂;子孫發達,謂之蘭桂騰芳。
橋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得親順親,方可爲人爲子。
蓋父愆,名爲千蠱;育義子,乃曰螟蛉。
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羨孫權之語;生子須如李亞子,朱溫嘆存勖之詞。
菽水承歡,貧士養親之樂;義方是訓,父親教子之嚴。
紹箕裘,子承父業;恢先緒,子振家聲。
具慶下,父母俱存;重慶下,祖父俱在。
燕翼貽謀,乃稱裕後之祖;克繩祖武,是稱象賢之孫。
稱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稱宦有賢郎,曰鳳毛濟美。
弒父自立,隋楊廣之天性何存;殺子媚君,齊易牙之人心何在。
分甘以娛目,王羲之弄孫自樂;問安惟點頷,郭子儀厥孫最多。
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賢;戲綵娛親,老萊子之孝。
毛義捧檄,爲親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慈母望子,倚門倚閭;遊子思親,陟岵陟屺。
愛無差等,曰兄子如鄰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長男爲主器,令子可克家。
子光前曰充閭,子過父曰跨竈。
寧馨英畏,皆是羨人之兒;國器掌珠,悉是稱人之子。
可愛者子孫之多,若螽斯之蟄蟄;堪羨者後人之盛,如瓜瓞之綿綿。
不凡之子,必異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壽。
稱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賀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三朝洗兒,曰湯餅之會;週歲試嬰,曰晬盤之期。
男生辰曰懸弧令旦,女生辰曰設帨佳辰。
賀人生子,曰嵩嶽降神;自謙生女,曰緩急非益。
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夢熊夢羆,男子之兆;夢虺夢蛇,女子之祥。
夢蘭叶吉兆,鄭燕姞生穆公之奇;英物試啼聲,晉溫嶠聞聲知桓公之異。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跡而有娠;簡狄生契,吞玄鳥之卵而葉孕。
鱗吐玉書,天生孔子之瑞;王燕投懷,夢孕張說之奇。
弗陵太子,懷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誕。
晚年得子,調之老蚌生珠;暮歲登科,正是龍頭屬老。
賀男壽曰南極星輝,賀女壽曰中天婺煥。
松柏節操,美其壽元之耐久;桑榆晚景,自謙老景之無多。
矍鑠稱人康健,聵眊自謙衰頹。
黃髮兒齒,有壽之徵;龍鍾潦倒,年高之狀。
日月逾邁,徒自傷悲;春秋幾何,問人壽算。
稱少年曰春秋鼎盛,羨高年曰齒德俱尊。
行年五十,當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那有三萬六千日之樂。
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八十日耋,九十曰耄,百歲曰期頤。
童子十歲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後生固爲可畏,而高年尤是當尊。
稱人生日,曰初度之辰;賀人逢旬,曰生申令旦。
三朝洗兒,曰湯餅之會;週歲試嬰,曰晬盤之期。
男生辰曰懸弧令旦,女生辰曰設帨佳辰。
賀人生子,曰嵩嶽降神;自謙生女,曰緩急非益。
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夢熊夢羆,男子之兆;夢虺夢蛇,女子之祥。
夢蘭叶吉兆,鄭燕姞生穆公之奇;英物試啼聲,晉溫嶠聞聲知桓公之異。
姜嫄生稷,履大人之跡而有娠;簡狄生契,吞玄鳥之卵而葉孕。
鱗吐玉書,天生孔子之瑞;王燕投懷,夢孕張說之奇。
弗陵太子,懷胎十四月而始生;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誕。
晚年得子,調之老蚌生珠;暮歲登科,正是龍頭屬老。
賀男壽曰南極星輝,賀女壽曰中天婺煥。
松柏節操,美其壽元之耐久;桑榆晚景,自謙老景之無多。
矍鑠稱人康健,聵眊自謙衰頹。
黃髮兒齒,有壽之徵;龍鍾潦倒,年高之狀。
日月逾邁,徒自傷悲;春秋幾何,問人壽算。
稱少年曰春秋鼎盛,羨高年曰齒德俱尊。
行年五十,當知四十九年之非;在世百年,那有三萬六千日之樂。
百歲曰上壽,八十曰中壽,六十曰下壽;八十日耋,九十曰耄,百歲曰期頤。
童子十歲就外傅,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老者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後生固爲可畏,而高年尤是當尊。
《大學》首重夫明新,小於莫先於應對。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貴有章。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閣下足下,並稱人之辭;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大秋元、大經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大掾史,推美吏員;大柱石,尊稱鄉宦。
賀入學曰云程發軔,賀新冠曰元服初榮。
賀人榮歸,謂之錦旋;作商得財,謂之稇載。
謙送禮曰獻芹,不受饋曰反璧。
謝人厚禮曰厚貺,自謙利薄曰菲儀。
送行之禮,謂之贐儀;拜見之貲,名曰贄敬。
賀壽儀曰祝敬,吊死禮曰奠儀。
請人遠歸曰洗塵,攜酒進行曰祖餞。
犒僕伕,謂之旌使;演戲文,謂之俳優。
謝人寄書,曰辱承華翰;謝人致問,曰多蒙寄聲。
望人寄信,曰早賜玉音;謝人許物,曰已獲金諾。
具名帖,曰投刺;發書函,曰開緘。
思暮久曰極切瞻韓,想望殷曰久懷慕藺。
相識未真,曰半面之識;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
登龍門得參名士,瞻山斗仰望高賢。
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
暌違教命,乃雲鄙吝復萌;來往無憑,則曰萍蹤靡定。
虞舜幕唐堯,見堯於羹,見堯於牆;門人學孔聖,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曾經會晤,曰向獲承顏接辭;謝人指教,曰深蒙耳提面命。
求人涵容,曰望包荒;求人吹噓,曰望汲引。
求人薦引,曰幸爲先容;求人改文,曰望賜郢斫。
借重鼎言,是託人言事;望移玉趾,是浼人親行。
多蒙推轂,謝人引薦之辭;望作領袖,託人倡首之說。
言辭不爽,謂之金石語;鄉黨公論,謂之月旦評。
逢人說項斯,表揚善行;名下無虛士,果是賢人。
黨惡爲非曰朋奸,盡財賭博曰孤注。
徒了事,曰但求塞責;戒明察,曰不可苛求。
方命是逆人之言,執拗是執己之性。
曰覬覦,曰睥睨,總是私心之窺望;曰倥傯,曰旁午,皆言人事之紛紜。
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欲心難厭如溪壑,財物易盡若漏卮。
望開茅塞,是求人之教導;多豪藥石,是謝人之箴規。
勞規芳躅,皆善行之可慕;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聽。
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
包拯寡色笑,人比其笑爲黃河清;商鞅最兇殘,常見論囚而渭水赤。
仇深曰切齒,人笑曰解頤。
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
大笑回絕倒,衆笑曰鬨堂。
留位待賢,謂之虛左;官僚共署,謂之同寅。
人失信曰爽約,又曰食言;人忘誓曰寒盟,又曰反汗。
銘心鏤骨,感德難忘;結草銜環,知恩必報。
自惹其災,謂之解衣抱火;幸離其害,真如脫網就淵。
兩不相入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貴有章。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閣下足下,並稱人之辭;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大秋元、大經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大掾史,推美吏員;大柱石,尊稱鄉宦。
賀入學曰云程發軔,賀新冠曰元服初榮。
賀人榮歸,謂之錦旋;作商得財,謂之稇載。
謙送禮曰獻芹,不受饋曰反璧。
謝人厚禮曰厚貺,自謙利薄曰菲儀。
送行之禮,謂之贐儀;拜見之貲,名曰贄敬。
賀壽儀曰祝敬,吊死禮曰奠儀。
請人遠歸曰洗塵,攜酒進行曰祖餞。
犒僕伕,謂之旌使;演戲文,謂之俳優。
謝人寄書,曰辱承華翰;謝人致問,曰多蒙寄聲。
望人寄信,曰早賜玉音;謝人許物,曰已獲金諾。
具名帖,曰投刺;發書函,曰開緘。
思暮久曰極切瞻韓,想望殷曰久懷慕藺。
相識未真,曰半面之識;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
登龍門得參名士,瞻山斗仰望高賢。
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
暌違教命,乃雲鄙吝復萌;來往無憑,則曰萍蹤靡定。
虞舜幕唐堯,見堯於羹,見堯於牆;門人學孔聖,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曾經會晤,曰向獲承顏接辭;謝人指教,曰深蒙耳提面命。
求人涵容,曰望包荒;求人吹噓,曰望汲引。
求人薦引,曰幸爲先容;求人改文,曰望賜郢斫。
借重鼎言,是託人言事;望移玉趾,是浼人親行。
多蒙推轂,謝人引薦之辭;望作領袖,託人倡首之說。
言辭不爽,謂之金石語;鄉黨公論,謂之月旦評。
逢人說項斯,表揚善行;名下無虛士,果是賢人。
黨惡爲非曰朋奸,盡財賭博曰孤注。
徒了事,曰但求塞責;戒明察,曰不可苛求。
方命是逆人之言,執拗是執己之性。
曰覬覦,曰睥睨,總是私心之窺望;曰倥傯,曰旁午,皆言人事之紛紜。
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欲心難厭如溪壑,財物易盡若漏卮。
望開茅塞,是求人之教導;多豪藥石,是謝人之箴規。
勞規芳躅,皆善行之可慕;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聽。
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
包拯寡色笑,人比其笑爲黃河清;商鞅最兇殘,常見論囚而渭水赤。
仇深曰切齒,人笑曰解頤。
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
大笑回絕倒,衆笑曰鬨堂。
留位待賢,謂之虛左;官僚共署,謂之同寅。
人失信曰爽約,又曰食言;人忘誓曰寒盟,又曰反汗。
銘心鏤骨,感德難忘;結草銜環,知恩必報。
自惹其災,謂之解衣抱火;幸離其害,真如脫網就淵。
兩不相入
《大學》首重夫明新,小於莫先於應對。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貴有章。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閣下足下,並稱人之辭;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大秋元、大經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大掾史,推美吏員;大柱石,尊稱鄉宦。
賀入學曰云程發軔,賀新冠曰元服初榮。
賀人榮歸,謂之錦旋;作商得財,謂之稇載。
謙送禮曰獻芹,不受饋曰反璧。
謝人厚禮曰厚貺,自謙利薄曰菲儀。
送行之禮,謂之贐儀;拜見之貲,名曰贄敬。
賀壽儀曰祝敬,吊死禮曰奠儀。
請人遠歸曰洗塵,攜酒進行曰祖餞。
犒僕伕,謂之旌使;演戲文,謂之俳優。
謝人寄書,曰辱承華翰;謝人致問,曰多蒙寄聲。
望人寄信,曰早賜玉音;謝人許物,曰已獲金諾。
具名帖,曰投刺;發書函,曰開緘。
思暮久曰極切瞻韓,想望殷曰久懷慕藺。
相識未真,曰半面之識;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
登龍門得參名士,瞻山斗仰望高賢。
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
暌違教命,乃雲鄙吝復萌;來往無憑,則曰萍蹤靡定。
虞舜幕唐堯,見堯於羹,見堯於牆;門人學孔聖,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曾經會晤,曰向獲承顏接辭;謝人指教,曰深蒙耳提面命。
求人涵容,曰望包荒;求人吹噓,曰望汲引。
求人薦引,曰幸爲先容;求人改文,曰望賜郢斫。
借重鼎言,是託人言事;望移玉趾,是浼人親行。
多蒙推轂,謝人引薦之辭;望作領袖,託人倡首之說。
言辭不爽,謂之金石語;鄉黨公論,謂之月旦評。
逢人說項斯,表揚善行;名下無虛士,果是賢人。
黨惡爲非曰朋奸,盡財賭博曰孤注。
徒了事,曰但求塞責;戒明察,曰不可苛求。
方命是逆人之言,執拗是執己之性。
曰覬覦,曰睥睨,總是私心之窺望;曰倥傯,曰旁午,皆言人事之紛紜。
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欲心難厭如溪壑,財物易盡若漏卮。
望開茅塞,是求人之教導;多豪藥石,是謝人之箴規。
勞規芳躅,皆善行之可慕;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聽。
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
包拯寡色笑,人比其笑爲黃河清;商鞅最兇殘,常見論囚而渭水赤。
仇深曰切齒,人笑曰解頤。
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
大笑回絕倒,衆笑曰鬨堂。
留位待賢,謂之虛左;官僚共署,謂之同寅。
人失信曰爽約,又曰食言;人忘誓曰寒盟,又曰反汗。
銘心鏤骨,感德難忘;結草銜環,知恩必報。
自惹其災,謂之解衣抱火;幸離其害,真如脫網就淵。
兩不相入
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貴有章。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閣下足下,並稱人之辭;不佞鯫生,皆自謙之語。
恕罪曰原宥,惶恐曰主臣。
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大秋元、大經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大掾史,推美吏員;大柱石,尊稱鄉宦。
賀入學曰云程發軔,賀新冠曰元服初榮。
賀人榮歸,謂之錦旋;作商得財,謂之稇載。
謙送禮曰獻芹,不受饋曰反璧。
謝人厚禮曰厚貺,自謙利薄曰菲儀。
送行之禮,謂之贐儀;拜見之貲,名曰贄敬。
賀壽儀曰祝敬,吊死禮曰奠儀。
請人遠歸曰洗塵,攜酒進行曰祖餞。
犒僕伕,謂之旌使;演戲文,謂之俳優。
謝人寄書,曰辱承華翰;謝人致問,曰多蒙寄聲。
望人寄信,曰早賜玉音;謝人許物,曰已獲金諾。
具名帖,曰投刺;發書函,曰開緘。
思暮久曰極切瞻韓,想望殷曰久懷慕藺。
相識未真,曰半面之識;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
登龍門得參名士,瞻山斗仰望高賢。
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
暌違教命,乃雲鄙吝復萌;來往無憑,則曰萍蹤靡定。
虞舜幕唐堯,見堯於羹,見堯於牆;門人學孔聖,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曾經會晤,曰向獲承顏接辭;謝人指教,曰深蒙耳提面命。
求人涵容,曰望包荒;求人吹噓,曰望汲引。
求人薦引,曰幸爲先容;求人改文,曰望賜郢斫。
借重鼎言,是託人言事;望移玉趾,是浼人親行。
多蒙推轂,謝人引薦之辭;望作領袖,託人倡首之說。
言辭不爽,謂之金石語;鄉黨公論,謂之月旦評。
逢人說項斯,表揚善行;名下無虛士,果是賢人。
黨惡爲非曰朋奸,盡財賭博曰孤注。
徒了事,曰但求塞責;戒明察,曰不可苛求。
方命是逆人之言,執拗是執己之性。
曰覬覦,曰睥睨,總是私心之窺望;曰倥傯,曰旁午,皆言人事之紛紜。
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
欲心難厭如溪壑,財物易盡若漏卮。
望開茅塞,是求人之教導;多豪藥石,是謝人之箴規。
勞規芳躅,皆善行之可慕;格言至言,悉嘉言之可聽。
無言曰緘默,息怒曰霽威。
包拯寡色笑,人比其笑爲黃河清;商鞅最兇殘,常見論囚而渭水赤。
仇深曰切齒,人笑曰解頤。
人微笑曰莞爾,掩口笑曰胡盧。
大笑回絕倒,衆笑曰鬨堂。
留位待賢,謂之虛左;官僚共署,謂之同寅。
人失信曰爽約,又曰食言;人忘誓曰寒盟,又曰反汗。
銘心鏤骨,感德難忘;結草銜環,知恩必報。
自惹其災,謂之解衣抱火;幸離其害,真如脫網就淵。
兩不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