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古文尚書 · 商書 · 說命(中)
惟說命總百官,乃進於王曰:「嗚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後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不惟逸豫,惟以亂民。
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惟臣欽若,惟民從乂。
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
王惟戒茲,允茲克明,乃罔不休。
惟治亂在庶官。
官不及私暱,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
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厥功。
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
無啓寵納侮,無恥過作非。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黷予祭祀,時謂弗欽。
禮煩則亂,事神則難。」
王曰:「旨哉!說,乃言惟服。
乃不良於言,予罔聞於行。」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王忱不艱,允協於先王成德,惟說不言有厥咎。」
《偽古文尚書》篇名,共上、中、下三篇。
《禮記》作《兌命》,有說“兌”或爲“說”之誤。
說:傅說。
總:統率。
奉若:承受,遵從。
建邦:指在天下分別設立國家。
設都:指分別在每個國家設立都城。
樹:設立。
後王:指天子。
君公:指諸侯國的國君。
承:通「丞」,輔佐。
大夫師長:指各級官吏。
逸豫:安逸享樂。
亂:治理。
時:通「是」,這。
憲:法。
欽若:恭敬地遵循。
乂:治理。
口:指從口中說出的話。
起:引發。
羞:恥辱。
甲胄:古時士兵的鎧甲和頭盔。
戎:兵戎,指戰禍。
衣裳:指標示官吏等級的服裝。
笥(sì):盛放食品衣物的竹器。
省:明白。
厥:其,此處指武丁。
躬:自身,也指武丁。
茲:此,這。
允:信。
克:能。
罔:無。
休:美好。
庶:眾。
私暱:與個人關係親近的人。
爵:官位爵祿。
惡德:無德之人。
慮善:思慮成熟。
有其善:指自滿其善而不思更善。
矜:自誇。
事事:每一件事。
啓寵納侮:孔穎達疏:「無得開小人以寵,自納此輕侮也。」
恥過:羞於承認錯誤。
醇:通「純」,純正,不雜亂。
黷:輕慢不敬。
時:通「是」。
弗欽:不敬。
旨:美好。
乃:你。
服:實行。
罔:無。
忱:誠信。
允:信。
協:與…相合。
咎:過失。
傅說接受王命總理百官,於是向王進言說:「啊!古代明王順從天道,建立邦國,設置都城,樹立侯天子、諸侯,又以大夫眾長輔佐他們,這不是為了逸樂,而是用來治理人民。
上天聰明公正,聖主效法他,臣下敬順他,人民就順從治理了。
號令輕出會引起羞辱;甲胄輕用會引起戰爭;衣裳放在箱子里不用來獎勵,會損害自己;干戈藏在府庫里不用來討伐,會傷害自身。
王應警誡這些!這些真能明白,政治就無不美好了。
治和亂在於眾官,官職不可授予親近,當授予那些能者;爵位不可賜給壞人,當賜給那些賢人。
考慮妥善而後行動,行動當適合它的時機。
誇自己美好,就會失掉其美好;誇自己能幹,就會失去其成功。
做事情,就要有準備,有準備才沒有後患。
不要開寵幸的途徑而受侮辱;不要以改過為恥而形成大非。
這樣思考所擔任的事,政事就不會雜亂。
輕慢對待祭祀,這叫不敬。
禮神煩瑣就會亂,這樣,事奉鬼神就難了。」
王說:「好呀!傅說,你的話應當實行。
你如果不善於進言,我就不能勉力去做了。」傅說跪拜叩頭,說道:「不是知道它艱難,而是實行它很難。
王誠心不以實行為難,就真合於先王的盛德;我傅說如果不說,就有罪過了。」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