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食單 · 水族有鱗單
魚皆去鱗,惟鰣魚不去。
我道有鱗而魚形始全。
作《水族有鱗單》
【邊魚】
邊魚活者,加酒、秋油蒸之。
玉色爲度。
一作呆白天色,則肉老而味變矣。
並須蓋好,不可受鍋蓋上之水氣。
臨起加香蕈、筍尖。
或用酒煎亦佳;用酒不用水,號“假鰣魚”。
【鯽魚】
鯽魚先要善買。
擇其扁身而帶白色者,其肉嫩而鬆;熟後一提,肉即卸骨而下。
黑脊渾身者,崛強槎枒,魚中之喇子也,斷不可食。
照邊魚蒸法,最佳。
其次煎吃亦妙。
拆肉下可以作羹。
通州人能煨之,骨尾俱酥,號“麻魚”,利小兒食。
然總不如蒸食之得真味也。
六合龍池出者,愈大愈嫩,亦奇。
蒸時用酒不用水,稍稍用糖以起其鮮。
以魚之小大,酌情量秋油、酒之多寡。
【白魚】
白魚肉最細。
用糟鰣魚同蒸之,最佳。
或冬日微醃,加酒釀糟二日,亦佳。
餘在江中得網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
糟之最佳,不可太久,久則肉木矣。
【季魚】
季魚少骨,炒片最佳。
炒者以片薄爲貴。
用秋油細鬱後,用纖粉、蛋清摟之,入油鍋炒,加作料炒之。
油用素油。
【土步魚】
杭州以土步魚爲上品。
而金陵人賤之,目爲虎頭蛇,可發一笑。
肉最鬆嫩。
煎之,煮之,蒸之俱可。
加醃芥作湯,作羹,尤鮮。
【魚鬆】
用青魚、[魚軍]魚蒸熟,將肉拆下,放油鍋中灼之,黃色,加鹽花、蔥、椒、瓜、姜。
冬日封瓶中,可以一月。
【魚圓】
用白魚、青魚活者,剖半釘板上,用刀刮下肉,留剌的板上;將肉斬化,用豆粉、豬油拌,將手攪之;放微微鹽水,不用清醬,加蔥、薑汁作團,成後,放滾水中煮熟撩起,冷水養之,臨吃入雞湯、紫菜滾。
【魚片】
取青魚、季魚片,秋油鬱之,加纖紛、蛋清,起油鍋炮炒,用小盤盛起,加蔥、椒、瓜、姜,極多不過六兩,太多則火氣不透。
【連魚豆腐】
用大連魚煎熟,加豆腐,噴醬、水、蔥、酒滾之,俟湯也半紅起鍋,其頭味尤美。
此杭州菜也。
用醬多少,須相魚而行。
【醋摟魚】
用活青魚切大塊,油灼之,加醬、醋、酒噴之,湯多爲妙。
俟熟即速起鍋。
此物杭州西湖上五柳居有名。
而今則醬臭而魚敗矣。
甚矣!宋嫂魚羹,徒存虛名。
《夢樑錄》不足信也。
魚不可大,大則味不入;不可小,小則剌多。
【銀魚】
銀魚起水時,名冰鮮。
加雞湯、火腿湯煨之。
或炒食甚嫩。
幹者泡軟,用醬水炒亦妙。
【臺鯗】
臺鯗好醜不一。
出臺州鬆門者爲佳,肉軟而鮮肥。
生時拆之,便可當作小菜,不必煮食也;用鮮肉同煨,須肉爛時放鯗,否則鯗消化不見矣,凍之即爲鯗凍,紹興人法也。
【糟鯗】
冬日用大鯉魚醃而幹之,入酒糟,置壇中,封口。
夏日食之。
不可燒酒作泡。
用燒酒者,不無辣味。
【蝦子勒鯗】
夏日選白淨帶子勒鯗,放水中一日,泡去鹽味,太陽曬乾,入鍋油煎一面黃取起,以一面未黃者鋪上蝦子,放盤中,加白糖蒸之,以一炷香爲度。
三伏日食之絕妙。
【魚脯】
活青魚去頭尾,斬小方塊,鹽醃透,風乾,入鍋油煎;加作料收滷,再炒芝麻滾拌起鍋,蘇州法也。
【家常煎魚】
家常煎魚,須要耐性。
將[魚軍]魚洗淨,切塊鹽醃,壓扁,入油中兩面熯黃,多加酒、秋油,文火慢慢滾之,然後收湯作滷,使作料之味全入魚中。
第此法指魚之不活者而言。
如活者,又以速起鍋爲妙。
【黃姑魚】
嶽州出小魚,長二三寸,曬乾寄來。
加酒剝皮,放飯鍋上蒸而食之,味最鮮,號“黃姑魚”。
我道有鱗而魚形始全。
作《水族有鱗單》
【邊魚】
邊魚活者,加酒、秋油蒸之。
玉色爲度。
一作呆白天色,則肉老而味變矣。
並須蓋好,不可受鍋蓋上之水氣。
臨起加香蕈、筍尖。
或用酒煎亦佳;用酒不用水,號“假鰣魚”。
【鯽魚】
鯽魚先要善買。
擇其扁身而帶白色者,其肉嫩而鬆;熟後一提,肉即卸骨而下。
黑脊渾身者,崛強槎枒,魚中之喇子也,斷不可食。
照邊魚蒸法,最佳。
其次煎吃亦妙。
拆肉下可以作羹。
通州人能煨之,骨尾俱酥,號“麻魚”,利小兒食。
然總不如蒸食之得真味也。
六合龍池出者,愈大愈嫩,亦奇。
蒸時用酒不用水,稍稍用糖以起其鮮。
以魚之小大,酌情量秋油、酒之多寡。
【白魚】
白魚肉最細。
用糟鰣魚同蒸之,最佳。
或冬日微醃,加酒釀糟二日,亦佳。
餘在江中得網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
糟之最佳,不可太久,久則肉木矣。
【季魚】
季魚少骨,炒片最佳。
炒者以片薄爲貴。
用秋油細鬱後,用纖粉、蛋清摟之,入油鍋炒,加作料炒之。
油用素油。
【土步魚】
杭州以土步魚爲上品。
而金陵人賤之,目爲虎頭蛇,可發一笑。
肉最鬆嫩。
煎之,煮之,蒸之俱可。
加醃芥作湯,作羹,尤鮮。
【魚鬆】
用青魚、[魚軍]魚蒸熟,將肉拆下,放油鍋中灼之,黃色,加鹽花、蔥、椒、瓜、姜。
冬日封瓶中,可以一月。
【魚圓】
用白魚、青魚活者,剖半釘板上,用刀刮下肉,留剌的板上;將肉斬化,用豆粉、豬油拌,將手攪之;放微微鹽水,不用清醬,加蔥、薑汁作團,成後,放滾水中煮熟撩起,冷水養之,臨吃入雞湯、紫菜滾。
【魚片】
取青魚、季魚片,秋油鬱之,加纖紛、蛋清,起油鍋炮炒,用小盤盛起,加蔥、椒、瓜、姜,極多不過六兩,太多則火氣不透。
【連魚豆腐】
用大連魚煎熟,加豆腐,噴醬、水、蔥、酒滾之,俟湯也半紅起鍋,其頭味尤美。
此杭州菜也。
用醬多少,須相魚而行。
【醋摟魚】
用活青魚切大塊,油灼之,加醬、醋、酒噴之,湯多爲妙。
俟熟即速起鍋。
此物杭州西湖上五柳居有名。
而今則醬臭而魚敗矣。
甚矣!宋嫂魚羹,徒存虛名。
《夢樑錄》不足信也。
魚不可大,大則味不入;不可小,小則剌多。
【銀魚】
銀魚起水時,名冰鮮。
加雞湯、火腿湯煨之。
或炒食甚嫩。
幹者泡軟,用醬水炒亦妙。
【臺鯗】
臺鯗好醜不一。
出臺州鬆門者爲佳,肉軟而鮮肥。
生時拆之,便可當作小菜,不必煮食也;用鮮肉同煨,須肉爛時放鯗,否則鯗消化不見矣,凍之即爲鯗凍,紹興人法也。
【糟鯗】
冬日用大鯉魚醃而幹之,入酒糟,置壇中,封口。
夏日食之。
不可燒酒作泡。
用燒酒者,不無辣味。
【蝦子勒鯗】
夏日選白淨帶子勒鯗,放水中一日,泡去鹽味,太陽曬乾,入鍋油煎一面黃取起,以一面未黃者鋪上蝦子,放盤中,加白糖蒸之,以一炷香爲度。
三伏日食之絕妙。
【魚脯】
活青魚去頭尾,斬小方塊,鹽醃透,風乾,入鍋油煎;加作料收滷,再炒芝麻滾拌起鍋,蘇州法也。
【家常煎魚】
家常煎魚,須要耐性。
將[魚軍]魚洗淨,切塊鹽醃,壓扁,入油中兩面熯黃,多加酒、秋油,文火慢慢滾之,然後收湯作滷,使作料之味全入魚中。
第此法指魚之不活者而言。
如活者,又以速起鍋爲妙。
【黃姑魚】
嶽州出小魚,長二三寸,曬乾寄來。
加酒剝皮,放飯鍋上蒸而食之,味最鮮,號“黃姑魚”。
暂无
暂无
做魚時都要把魚鱗先去掉,只有鰣魚不去鱗。
我認爲,魚有鱗外形才完整。
寫作《水族有鱗單》一章。
【邊魚】
選取鮮活的邊魚,放入酒和秋油中蒸煮,蒸到魚肉呈白玉一般的顏色爲止。
如果魚蒸到變成了呆白色,就說明魚肉蒸過了,味道也就變了。
蒸邊魚時需要把鍋蓋蓋好,不能使魚沾染鍋蓋上的水汽。
臨起鍋時加入香菇和筍尖。
另外,邊魚用酒煎食也很好,只是用酒,不用水,這樣做出來的邊魚被稱爲“假鰣魚”。
【鯽魚】
燒製鯽魚,首先要會選購鯽魚。
買鯽魚就買那種身形較扁又帶有白色的,這種鯽魚肉質鬆且鮮嫩,烹熟後用手一提,魚肉就會脫離骨頭。
那種黑色脊背、體色混濁的鯽魚,魚刺會如交叉錯雜的樹枝一樣,這種魚算是鯽魚中的敗類了,千萬不要食用。
烹製鯽魚的方法有很多。
按照烹製邊魚的方法來烹製鯽魚是最好的。
其次,煎着吃也是不錯的。
將魚肉取下也可以做羹。
另外,通州人會做煨鯽魚,骨頭和尾巴都可以煨到酥爛,號稱“酥魚”,有利於小孩食用,但是“酥魚”總不如蒸鯽魚那樣能品嚐到鯽魚的真味。
六合龍池出產的鯽魚,個頭越大卻越鮮嫩,令人稱奇。
在蒸鯽魚時,稍微加一點糖可以使魚肉更加鮮美。
同時,要根據魚的大小,來酌量倒入秋油和酒。
【白魚】
白魚的肉是最細嫩的。
烹製白魚最好的做法是用糟醃過的鰣魚與白魚一起蒸食。
或者在冬天將白魚稍微醃製一下,再加入酒釀中糟醃兩天,這種做法也是很好的。
我曾在江中網過鮮活的白魚,把它用酒蒸熟,味道妙不可言。
糟醃白魚是最佳做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醃製的時間不能太久,否則魚肉就會老如木頭,乾硬無味。
【季魚】
季魚的骨頭少,炒魚片吃最佳,且魚片切得越薄越好。
炒之前,要先用秋油將魚片細細地浸泡一遍,然後再將魚片用芡粉和蛋清調拌好,放入油鍋中,加作料炒。
注意,炒魚片時要用素油。
【土步魚】
杭州人把土步魚視爲上等食品,而南京人卻看不起它,視之爲虎頭蛇,真是搞笑。
土步魚肉質最鬆嫩,而且可用的烹製方法也很多,煎、煮、蒸都是可以的。
與醃芥菜一起做羹湯,味道尤其鮮美。
【魚鬆】
將青魚和鯶魚蒸熟,把肉取下,去掉骨頭,放入油鍋中炸成黃色,再加入鹽花、蔥、椒、瓜、姜。
冬天將做好的魚鬆放入瓶中封好,可以存放一個月。
【魚圓】
做魚圓時,將鮮活的白魚和青魚剖成兩半,釘在木板上,用刀把魚肉刮下,而魚刺則留在板子上。
之後將肉切成肉末,加入豆粉和豬肉,用手將它們攪拌均勻。
然後倒入一點鹽水,放進蔥和薑汁,不用放清醬,把它們揉成魚肉團。
成團之後,放入沸滾的水中煮熟撈起,再放進冷水中養着,不要讓它們失掉水分。
臨吃時,將魚圓放入雞湯中,加入紫菜一起燒滾。
【魚片】
取青魚片和季魚片,放入秋油中浸泡醃製,加入芡粉和蛋清調好,之後放入油鍋中爆炒。
炒熟後用小盤盛起,加入蔥、椒、瓜、姜等作料就可以吃了。
要注意的是,炒魚片最多不要超過六兩,魚片太多的話不容易炒透。
【連魚豆腐】
將大連魚煎熟,放入豆腐,再倒入醬油、水和酒,加點蔥後滾煮。
等到湯的顏色變得半紅後起鍋。
連魚豆腐中的魚頭味道尤其鮮美。
這是一道杭州菜。
需要注意的是,倒入醬油的多少,需要根據魚個頭的大小來定。
【醋摟魚】
把鮮活的青魚切成大塊,放入油中炸,再倒入醬油、醋和酒。
這道菜要湯多才好,等熟後迅速起鍋。
杭州西湖上五柳居的醋摟魚最有名,可惜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了。
宋嫂魚羹名聲很大,但卻是徒有虛名,《夢粱錄》的記載是不可信的。
做醋摟魚時,魚的大小要適中,太大的話味進不去,太小魚刺又多。
【銀魚】
銀魚被撈出水面後,因爲它近乎透明的身體,往往被稱爲冰鮮。
將其放入雞湯和火腿湯中煨煮而食。
或者炒着吃,也很鮮嫩。
另外,也可將銀魚乾放入水中泡軟,再用醬油和水炒,這種做法也很好。
【臺鯗】
臺鯗的質量有好有壞,台州鬆門的臺鯗質量最佳,肉質柔軟而鮮肥。
臺鯗拆開就可以當小菜吃,不必煮食。
將臺鯗和鮮肉一同煨煮,需要等鮮肉煮爛後再放入臺鯗,放得過早的話,鯗就會煮化。
另外,紹興人將鯗冷凍,製成凍鯗。
【糟鯗】
在冬天,把大鯉魚醃製過後風乾,放入壇裝的酒糟中密封起來。
等到夏天,糟過的鯗就可以吃了。
注意,不要用燒酒泡,否則會有辣味。
【蝦子勒鯗】
在夏天,選用白淨又帶魚子的鰳魚鯗,放入水中浸泡一天,將其中的鹽味泡去。
之後在太陽下曬乾,再放入鍋中用油煎,等一面煎黃後,將魚肉取出。
在沒有煎黃的一面鋪上蝦子,放入盤中,加上白糖,蒸煮一炷香的時間。
三伏天吃蝦子勒鯗真是妙極了!
【魚脯】
把鮮活的青魚剁去頭和尾巴,切成小方塊。
將肉塊放入鹽中醃透,再放到通風處風乾。
之後將魚肉放入鍋中油炸,加入作料後收汁,再將炒好的芝麻拌入其中,之後起鍋。
這是蘇州人做魚脯的方法。
【家常煎魚】
做家常煎魚是需要有耐性的。
將鯶魚洗乾淨,切成塊後用鹽醃製,再將醃過的魚塊壓扁,放入油中,兩面都煎黃。
之後多加一點酒和秋油,文火慢煮,最後收湯作滷汁,這時作料的味道就全收進魚肉中了。
但這種方法是對不那麼鮮活的魚來說的,如果魚是鮮活的,則要儘快起鍋。
【黃姑魚】
嶽州出產長二三寸的小魚。
有朋友將這種小魚曬乾後寄給我,我把小魚剝皮,並加酒調味,放入鍋中蒸着吃,味道鮮美,這種魚叫“黃姑魚”。
我認爲,魚有鱗外形才完整。
寫作《水族有鱗單》一章。
【邊魚】
選取鮮活的邊魚,放入酒和秋油中蒸煮,蒸到魚肉呈白玉一般的顏色爲止。
如果魚蒸到變成了呆白色,就說明魚肉蒸過了,味道也就變了。
蒸邊魚時需要把鍋蓋蓋好,不能使魚沾染鍋蓋上的水汽。
臨起鍋時加入香菇和筍尖。
另外,邊魚用酒煎食也很好,只是用酒,不用水,這樣做出來的邊魚被稱爲“假鰣魚”。
【鯽魚】
燒製鯽魚,首先要會選購鯽魚。
買鯽魚就買那種身形較扁又帶有白色的,這種鯽魚肉質鬆且鮮嫩,烹熟後用手一提,魚肉就會脫離骨頭。
那種黑色脊背、體色混濁的鯽魚,魚刺會如交叉錯雜的樹枝一樣,這種魚算是鯽魚中的敗類了,千萬不要食用。
烹製鯽魚的方法有很多。
按照烹製邊魚的方法來烹製鯽魚是最好的。
其次,煎着吃也是不錯的。
將魚肉取下也可以做羹。
另外,通州人會做煨鯽魚,骨頭和尾巴都可以煨到酥爛,號稱“酥魚”,有利於小孩食用,但是“酥魚”總不如蒸鯽魚那樣能品嚐到鯽魚的真味。
六合龍池出產的鯽魚,個頭越大卻越鮮嫩,令人稱奇。
在蒸鯽魚時,稍微加一點糖可以使魚肉更加鮮美。
同時,要根據魚的大小,來酌量倒入秋油和酒。
【白魚】
白魚的肉是最細嫩的。
烹製白魚最好的做法是用糟醃過的鰣魚與白魚一起蒸食。
或者在冬天將白魚稍微醃製一下,再加入酒釀中糟醃兩天,這種做法也是很好的。
我曾在江中網過鮮活的白魚,把它用酒蒸熟,味道妙不可言。
糟醃白魚是最佳做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醃製的時間不能太久,否則魚肉就會老如木頭,乾硬無味。
【季魚】
季魚的骨頭少,炒魚片吃最佳,且魚片切得越薄越好。
炒之前,要先用秋油將魚片細細地浸泡一遍,然後再將魚片用芡粉和蛋清調拌好,放入油鍋中,加作料炒。
注意,炒魚片時要用素油。
【土步魚】
杭州人把土步魚視爲上等食品,而南京人卻看不起它,視之爲虎頭蛇,真是搞笑。
土步魚肉質最鬆嫩,而且可用的烹製方法也很多,煎、煮、蒸都是可以的。
與醃芥菜一起做羹湯,味道尤其鮮美。
【魚鬆】
將青魚和鯶魚蒸熟,把肉取下,去掉骨頭,放入油鍋中炸成黃色,再加入鹽花、蔥、椒、瓜、姜。
冬天將做好的魚鬆放入瓶中封好,可以存放一個月。
【魚圓】
做魚圓時,將鮮活的白魚和青魚剖成兩半,釘在木板上,用刀把魚肉刮下,而魚刺則留在板子上。
之後將肉切成肉末,加入豆粉和豬肉,用手將它們攪拌均勻。
然後倒入一點鹽水,放進蔥和薑汁,不用放清醬,把它們揉成魚肉團。
成團之後,放入沸滾的水中煮熟撈起,再放進冷水中養着,不要讓它們失掉水分。
臨吃時,將魚圓放入雞湯中,加入紫菜一起燒滾。
【魚片】
取青魚片和季魚片,放入秋油中浸泡醃製,加入芡粉和蛋清調好,之後放入油鍋中爆炒。
炒熟後用小盤盛起,加入蔥、椒、瓜、姜等作料就可以吃了。
要注意的是,炒魚片最多不要超過六兩,魚片太多的話不容易炒透。
【連魚豆腐】
將大連魚煎熟,放入豆腐,再倒入醬油、水和酒,加點蔥後滾煮。
等到湯的顏色變得半紅後起鍋。
連魚豆腐中的魚頭味道尤其鮮美。
這是一道杭州菜。
需要注意的是,倒入醬油的多少,需要根據魚個頭的大小來定。
【醋摟魚】
把鮮活的青魚切成大塊,放入油中炸,再倒入醬油、醋和酒。
這道菜要湯多才好,等熟後迅速起鍋。
杭州西湖上五柳居的醋摟魚最有名,可惜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了。
宋嫂魚羹名聲很大,但卻是徒有虛名,《夢粱錄》的記載是不可信的。
做醋摟魚時,魚的大小要適中,太大的話味進不去,太小魚刺又多。
【銀魚】
銀魚被撈出水面後,因爲它近乎透明的身體,往往被稱爲冰鮮。
將其放入雞湯和火腿湯中煨煮而食。
或者炒着吃,也很鮮嫩。
另外,也可將銀魚乾放入水中泡軟,再用醬油和水炒,這種做法也很好。
【臺鯗】
臺鯗的質量有好有壞,台州鬆門的臺鯗質量最佳,肉質柔軟而鮮肥。
臺鯗拆開就可以當小菜吃,不必煮食。
將臺鯗和鮮肉一同煨煮,需要等鮮肉煮爛後再放入臺鯗,放得過早的話,鯗就會煮化。
另外,紹興人將鯗冷凍,製成凍鯗。
【糟鯗】
在冬天,把大鯉魚醃製過後風乾,放入壇裝的酒糟中密封起來。
等到夏天,糟過的鯗就可以吃了。
注意,不要用燒酒泡,否則會有辣味。
【蝦子勒鯗】
在夏天,選用白淨又帶魚子的鰳魚鯗,放入水中浸泡一天,將其中的鹽味泡去。
之後在太陽下曬乾,再放入鍋中用油煎,等一面煎黃後,將魚肉取出。
在沒有煎黃的一面鋪上蝦子,放入盤中,加上白糖,蒸煮一炷香的時間。
三伏天吃蝦子勒鯗真是妙極了!
【魚脯】
把鮮活的青魚剁去頭和尾巴,切成小方塊。
將肉塊放入鹽中醃透,再放到通風處風乾。
之後將魚肉放入鍋中油炸,加入作料後收汁,再將炒好的芝麻拌入其中,之後起鍋。
這是蘇州人做魚脯的方法。
【家常煎魚】
做家常煎魚是需要有耐性的。
將鯶魚洗乾淨,切成塊後用鹽醃製,再將醃過的魚塊壓扁,放入油中,兩面都煎黃。
之後多加一點酒和秋油,文火慢煮,最後收湯作滷汁,這時作料的味道就全收進魚肉中了。
但這種方法是對不那麼鮮活的魚來說的,如果魚是鮮活的,則要儘快起鍋。
【黃姑魚】
嶽州出產長二三寸的小魚。
有朋友將這種小魚曬乾後寄給我,我把小魚剝皮,並加酒調味,放入鍋中蒸着吃,味道鮮美,這種魚叫“黃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