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僖伯諫觀魚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
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
君將納民於軌物者也。
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採,謂之‘物’。
不軌不物,謂之亂政。
亂政亟行,所以敗也。
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
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威儀也。
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君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皁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將略地焉。
”遂往,陳魚而觀之。
僖伯稱疾不從。
書曰:“公矢魚與棠。
”非禮也,且言遠地也。
本文出自《左傳·隱公五年》。
這一年(前718年)的春天,魯隱公要到棠地觀看漁民怎樣捕魚。
魯國大夫臧僖伯從傳統的爲君之道出發,認爲國君的根本責任是管好國家大事,而且任何舉措都必須合乎“古制”和國君的行爲規範,否則就會“亂政”,而屢屢“亂政”,國家就會敗亡。
正是出於這麼一種認識,他從對國君和國家的責任感出發,進諫隱公,勸阻他到棠地觀魚。
春:指魯隱公五年(前718)春季。
公:指魯隱公。
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712年在位。
按《春秋》和《左傳》的編著體例,凡是魯國國君都稱公,後邊《曹劌論戰》等篇均如是。
魯國是姬姓國,其開國君主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其地在今山東西南部。
如:往。
如:往。
棠:也寫作唐,魯國邑名,在今山東魚臺縣東。
魚:通“漁”,動詞,捕魚。
臧僖伯:魯孝公之子、魯惠公之兄、魯隱公之伯父,名彄(又作“驅”“弓區”)(kōu),字子臧,封於臧(今郯城縣),伯爲排行,僖是諡號。
丗本: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臧哀伯或臧孫達),達生伯氏缾,缾生文仲辰(臧文仲),辰是臧僖伯曾孫。
講:講習,訓練。
大事:指祭祀和軍事活動等。
材:材料,原料。
器用:指祭祀所用的器具與軍事物資。
舉:指行動。
納:納入。
軌物:法度和準則。
度(duó):計量。
量:軌則,法度。
章:通“彰”,彰明,發揚。
採:物之有華飾者又彩色也,五彩相間曰採。
亟:多次,屢次。
春蒐(sōu):指春天打獵。
蒐,搜尋,謂搜尋不產卵、未懷孕的禽獸。
夏苗:指夏天打獵,謂捕獵傷害莊稼的禽獸。
秋獮(xiǎn):指秋天打獵。
獮,殺,謂順秋天肅殺之氣,進行捕獵活動。
冬狩(shòu):指冬天打獵。
狩,圍守,謂冬天各種禽獸都已長成,可以不加選擇地加以圍獵。
按:“春蒐、夏苗、秋獮、冬狩”云云,說明我們的先民在狩獵活動中已有生態平衡意識,也同時說明大凡有組織的狩獵活動,都帶有軍事演習的性質,並不單單是爲狩獵而狩獵。
治兵:指練兵、比武等軍事演習活動。
振旅:整頓部隊。
飲至:古代的一種禮儀活動。
凡盟會、外交和重大軍事行動結束以後,都要告於宗廟,並舉行宴會予以慶賀。
軍實:指軍用車輛、器物和戰鬥中的俘獲等。
昭:表明。
文章:服飾、旌旗等的顏色花紋。
登:裝入,陳列。
俎(zǔ):古代舉行祭祀活動時用以盛牛、羊等祭品的禮器。
射:激矢及物曰射。
山林:材木樵薪之類。
川澤:菱芡魚龜之類。
資:材資也。
皁(zào)隸:本指奴隸,這裏指做各種雜務的僕役。
略地:到外地巡視。
陳:陳設,張設也。
稱疾:推說有病。
(注意:古代分言“疾”和“病”,輕者爲“疾”,重者爲“病”。

書:指《春秋》。
矢:通“施”,實施,陳設。
這一句的意思是:隱公在棠陳列漁具。
春天,隱公準備到棠地觀看漁民捕魚。
臧僖伯進諫說:“凡是物品不能用到講習祭祀、軍事等大事上,或者所用材料不能製作禮器和兵器,那麼,國君就不要親自去接觸它。
國君是把民衆引向社會規範和行爲準則的人。
所以,講習大事以法度爲準則進行衡量,叫做‘軌’,選取材料製作器物以顯示它的文彩,叫做‘物’。
事情不合乎軌、物,叫做亂政。
屢屢亂政,這就是所以敗亡的原因了。
所以,春、夏、秋、冬四季的狩獵活動,都是在農閒時節進行,並(借這個機會)講習軍事。
每三年演練一次,回國都要對軍隊進行休整。
並要到宗廟進行祭告,宴飲慶賀,清點軍用器物和獵獲物。
(在進行這些活動的時候,)要(使車馬、服飾、旌旗等)文彩鮮豔,貴賤分明,等級井然,少長有序:這都是講習大事的威儀啊!鳥獸的肉不能拿來放到祭祀用的器具裏,皮革、牙齒、骨角和毛羽不能用來製作軍事器物,這樣的鳥獸,君主就不會去射它,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啊!至於山林川澤的物產,一般器物的材料,這都是僕役們去忙活,有關官吏按職分去管理的事,而不是君主所應涉足的事。

隱公說:“我準備到那裏去巡視。
”於是就去了(棠地),讓漁民把各種漁具都擺出來捕魚,他在那裏觀賞。
僖伯推說有病沒有隨同前往。
《春秋》上說:“隱公在棠地陳設漁具。
”(這是說他棠地觀魚這一行爲)不合禮法啊,並且說他去的地方遠離國都。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