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孫會宗書
惲材朽行穢,文質無所底,幸賴先人餘業,得備宿衛。
遭遇時變,以獲爵位。
終非其任,卒與禍會。
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譭譽也。
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過;默而息乎,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
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位在列卿,爵爲通侯,總領從官,與聞政事。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羣僚同心並力,陪輔朝庭之遺忘,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
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身幽北闕,妻子滿獄。
當此之時,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意得全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聖主之恩不可勝量。
君子游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
竊自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爲農夫以末世矣。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不意當複用此爲譏議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聖人弗禁。
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
田家作苦。
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
家本秦也,能爲秦聲。
婦趙女也,雅善鼓瑟。
奴婢歌者數人,酒後耳熱,仰天撫缶而呼烏烏。
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
種一頃豆,落而爲萁。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是日也,奮袖低昂,頓足起舞;誠滛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
惲幸有餘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
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
下流之人,衆毀所歸,不寒而慄。
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
明明求財利,常恐睏乏者,庶人之事也。
”故道不同,不相爲謀,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僕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幹木、田子方之遺風,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
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於今乃睹子之志矣!方當盛漢之隆,願勉旃,毋多談。
遭遇時變,以獲爵位。
終非其任,卒與禍會。
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
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譭譽也。
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過;默而息乎,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
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位在列卿,爵爲通侯,總領從官,與聞政事。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羣僚同心並力,陪輔朝庭之遺忘,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
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身幽北闕,妻子滿獄。
當此之時,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意得全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聖主之恩不可勝量。
君子游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
竊自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爲農夫以末世矣。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以給公上,不意當複用此爲譏議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聖人弗禁。
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
田家作苦。
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
家本秦也,能爲秦聲。
婦趙女也,雅善鼓瑟。
奴婢歌者數人,酒後耳熱,仰天撫缶而呼烏烏。
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
種一頃豆,落而爲萁。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是日也,奮袖低昂,頓足起舞;誠滛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
惲幸有餘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
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
下流之人,衆毀所歸,不寒而慄。
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
明明求財利,常恐睏乏者,庶人之事也。
”故道不同,不相爲謀,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僕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幹木、田子方之遺風,漂然皆有節概,知去就之分。
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俗之移人哉?於今乃睹子之志矣!方當盛漢之隆,願勉旃,毋多談。
《報孫會宗書》選自《漢書·楊惲傳》,是西漢的楊惲寫給孫會宗的一封著名書信。
在信中,他以嬉笑怒罵的口吻,逐點批駁孫的規勸,爲自己狂放不羈的行爲辯解。
還賦詩譏刺朝政,明確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與“卿大夫之制”決裂的意向。
全信寫得情懷勃鬱,鋒芒畢露,與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桀驁不馴的風格如出一轍。
在信中,他以嬉笑怒罵的口吻,逐點批駁孫的規勸,爲自己狂放不羈的行爲辯解。
還賦詩譏刺朝政,明確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與“卿大夫之制”決裂的意向。
全信寫得情懷勃鬱,鋒芒畢露,與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桀驁不馴的風格如出一轍。
〔1〕材朽行穢(huì),才能低劣品行骯髒。
文質,文采和質樸,指文章、道德。
底,至,到,“底”通“抵”。
賴,依靠。
先人,指已經去世的父親楊敞。
餘業,遺留的功業。
備,備員,充數。
宿衛,在宮中值宿警衛,這是郎官的職責。
楊惲曾任郎官。
〔2〕時變,時局變故,指霍氏謀反、楊惲告發之事。
以,連詞,用法同“而”。
爵位,指揚惲所獲的“平通侯”。
〔3〕終,終究。
其,代第一人稱。
任,勝任,指勝任的官職。
卒,最終,最後。
會,遭遇,?碰到。
〔4〕足下,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可譯爲“您”。
哀,哀憐。
其,代第一人稱。
愚蒙,愚笨矇昧。
教督,教導督正。
所不及,沒有做到的地方。
殷勤,懇切的情意。
〔5〕然,轉折連詞,可是。
竊,謙指自己,私下。
恨,遺憾。
推,推究,推尋。
其,那件事。
終始,首尾經過,原委。
猥(wěi),副詞,隨隨便便地。
俗,世俗,社會上一般人。
譭譽,偏義複詞,義偏於“毀”,毀謗。
〔6〕鄙陋,淺薄粗陋。
愚心,愚昧的見解。
若,好像。
逆指,違背來信的旨意。
文(wén)過,掩飾自己的過錯。
默,不說話;息,歇止,停止;乎,語氣詞,吧;默而息乎,默不作聲吧。
孔氏,孔子。
各言爾志,各人說說你們的志向。
《論語·公冶長》:“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志。
’”
〔7〕敢,表敬副詞,冒昧地。
略,簡略地,稍微。
陳,陳述。
其愚,我的愚見。
惟,句首語氣詞,表希望。
君子,對孫會宗的稱呼。
察,審察。
焉,代詞兼語氣詞,於是。
〔8〕方,正,正當。
隆盛,興盛,興旺。
朱輪,指高官所乘的馬車,車輪是紅色的。
漢制,公卿列侯及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可以乘朱輪馬車。
〔9〕列卿,指九卿之列。
九卿是古代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職,各朝各代名稱不全相同。
漢代的九卿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通侯,即列侯。
漢制,劉姓子孫封侯者,叫諸侯;異姓功臣封侯者,叫列侯,也叫徹侯,後避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爲“通侯”。
總領,統領。
從官,皇帝的侍從官。
楊惲曾任“諸吏光祿勳”,所有侍從官都歸他管理,並負責監察彈劾羣官。
與(yù)聞,參與和知曉。
〔10〕曾(zēng),乃,竟。
建明,建樹倡明。
陪輔,輔助,輔佐。
負,擔負,這兒指遭受。
竊位,竊取官位,指不能恪盡職守。
素餐,白吃,指不勞而獲、白吃官俸。
責,指責,責備。
〔11〕懷、貪,思念,貪圖。
變故,意外發生的災難,指楊惲被戴長樂上書告罪之事。
〔12〕橫(héng),意外地。
被,遭受。
口語,這兒指毀謗誣陷之語。
幽,幽禁,關押。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觀闕,是大臣上章奏事或被皇帝召見的地方。
妻子,妻子兒女。
〔13〕自以,自己認爲。
夷滅,消滅,指殺戮。
塞責,抵塞罪責。
意,意料,料想。
全,保全。
首領,頭頸。
丘墓,墳墓。
〔14〕伏惟,伏在地上想,表敬之辭。
聖主,皇帝,指漢宣帝。
勝,盡。
量,估量。
〔15〕遊道,遊於大道,即學習道義之事,浸身道義之中。
以,連詞,而。
說(yuè),通“悅”,?高興。
過,過失,過錯。
行,品行。
虧,缺失,欠缺。
長(cháng),長久,永遠。
沒(mò)世,過完一輩子。
〔16〕是故,因爲這個緣故,因此。
戮(lù)力,合力,齊心合力。
耕桑,耕田植桑,泛指農業生產。
灌園,澆灌園圃。
治產,治理產業。
以,連詞,表目的,以便,用來。
給(jǐ),供給;公上,公家、主上;給公上,供給國家稅收。
用此,因此,以此。
〔17〕夫(fú),句首語氣詞。
人情,人之常情。
止,禁止。
〔18〕君父至尊親,君至尊,父至親。
這是修辭上的“分承表示法(並提)”。
送其終,爲他們送終、服喪。
有時,有一定時限。
古代臣子爲君父服喪三年。
既,盡,終。
〔19〕作苦,勞作辛苦。
歲,指年;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伏、臘,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臘日,秦漢時都是節日。
伏,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初伏);臘,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世以陰曆十二月初八日爲臘日,即“臘八”)。
伏臘都是祭日。
烹(pēng),煮;炰(páo),烤。
勞(lào),慰勞。
〔20〕家本秦也,我家本來是秦地人。
楊惲是華陰人,華陰本屬秦地。
雅,甚,很。
瑟(sè),一種樂器,有弦可供敲擊。
古代趙國婦女多善音樂。
〔21〕拊(fǔ),拍,輕擊。
缶(fǒu),古樂器,瓦制,腹大口小,秦人歌唱時常按節擊缶。
烏烏,嗚嗚,唱歌的聲音。
〔22〕田,用作動詞,種田。
萁(qí),豆莖。
須,等待。
治、萁、時,押韻。
這段歌詞隱含了對朝廷的諷刺,唐顏師古《漢書》注引張晏雲:“山高而在陽,人君之象也。
蕪穢不治,言朝廷之荒亂也。
一頃百畝,比喻百官也。
言豆者,貞實之物,零落在野,喻己見放逐也。
萁曲而不直,言朝臣皆諂諛也。
”
〔23〕奮袖,揮舞衣袖。
低昂,高低起伏。
頓足,跺腳。
〔24〕糴(dí),買進(糧食)。
逐,追求。
什一之利,十分之一的利息。
〔25〕賈(gǔ),商人;豎(shù),奴僕,童僕;賈豎,對商人的賤稱。
污辱之處,骯髒受辱的?地方。
下流,原指水的下游,這裏比喻卑賤的身份和受辱的境地。
歸,歸往一處。
不寒而慄(lì),不寒冷而發抖。
慄,戰慄,顫抖。
雖,即使,即便。
猶,尚且。
靡(mǐ),倒下。
尚,還。
何稱譽之有,有何稱譽,賓語前置句。
〔26〕董生,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漢武帝時的大儒。
明明,意同“皇皇”,匆急慌忙的樣子。
化民,感化老百姓。
睏乏,窮困。
這兩句話引自董仲舒《對賢良策》三,原文是:“夫皇皇求財利,常恐乏匱者,庶人之意也。
皇皇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
〔27〕道不同,不相爲謀:這是引用《論語·衛靈公》的話,意思是思想信仰不同的人,不在一起謀劃事情。
尚,還。
安得,怎麼能夠。
制,標準。
責,要求。
僕,第一人稱的謙稱,我。
〔28〕西河魏土,戰國時期魏國的西河在今陝西合陽一帶,與漢代的西河郡(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勝縣)不是一個地方。
楊惲故意把孫會宗的家鄉講成是戰國魏地,是爲了與下文的安定郡對照,諷刺孫會宗。
文侯,指戰國時期魏國的始創之君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在位),是著名的賢君。
興,建立,創建。
〔29〕段幹木,戰國高士,魏人。
魏文侯請他作宰相,他堅辭不受,文侯乃以客禮待之,尊他爲師。
田子方,也是魏文侯的老師,文侯視他爲國寶。
遺風,遺留下來的美好風範。
〔30〕凜(lǐn)然,嚴肅不可侵犯的樣子。
一本作“漂然”,意同“飄然”,高遠之貌。
節概,節操氣概。
去就,辭官隱居和出仕爲官。
分,分別。
〔31〕頃者,最近,近來。
舊土,這兒指家鄉。
臨,光臨,來到。
昆戎,古代西夷的一支,即殷周時的西戎,是當時西方的一個種族。
舊壤,舊地。
子弟,指後輩子孫。
貪鄙,貪婪卑劣。
移人,改變人的志向情操。
〔32〕於今,到現在。
乃,才。
睹,看清。
隆,指鼎盛時期。
願,希望。
旃(zhān),“之焉”的合音字。
毋(wú),不要。
文質,文采和質樸,指文章、道德。
底,至,到,“底”通“抵”。
賴,依靠。
先人,指已經去世的父親楊敞。
餘業,遺留的功業。
備,備員,充數。
宿衛,在宮中值宿警衛,這是郎官的職責。
楊惲曾任郎官。
〔2〕時變,時局變故,指霍氏謀反、楊惲告發之事。
以,連詞,用法同“而”。
爵位,指揚惲所獲的“平通侯”。
〔3〕終,終究。
其,代第一人稱。
任,勝任,指勝任的官職。
卒,最終,最後。
會,遭遇,?碰到。
〔4〕足下,古代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可譯爲“您”。
哀,哀憐。
其,代第一人稱。
愚蒙,愚笨矇昧。
教督,教導督正。
所不及,沒有做到的地方。
殷勤,懇切的情意。
〔5〕然,轉折連詞,可是。
竊,謙指自己,私下。
恨,遺憾。
推,推究,推尋。
其,那件事。
終始,首尾經過,原委。
猥(wěi),副詞,隨隨便便地。
俗,世俗,社會上一般人。
譭譽,偏義複詞,義偏於“毀”,毀謗。
〔6〕鄙陋,淺薄粗陋。
愚心,愚昧的見解。
若,好像。
逆指,違背來信的旨意。
文(wén)過,掩飾自己的過錯。
默,不說話;息,歇止,停止;乎,語氣詞,吧;默而息乎,默不作聲吧。
孔氏,孔子。
各言爾志,各人說說你們的志向。
《論語·公冶長》:“顏淵、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爾志。
’”
〔7〕敢,表敬副詞,冒昧地。
略,簡略地,稍微。
陳,陳述。
其愚,我的愚見。
惟,句首語氣詞,表希望。
君子,對孫會宗的稱呼。
察,審察。
焉,代詞兼語氣詞,於是。
〔8〕方,正,正當。
隆盛,興盛,興旺。
朱輪,指高官所乘的馬車,車輪是紅色的。
漢制,公卿列侯及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可以乘朱輪馬車。
〔9〕列卿,指九卿之列。
九卿是古代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職,各朝各代名稱不全相同。
漢代的九卿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通侯,即列侯。
漢制,劉姓子孫封侯者,叫諸侯;異姓功臣封侯者,叫列侯,也叫徹侯,後避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爲“通侯”。
總領,統領。
從官,皇帝的侍從官。
楊惲曾任“諸吏光祿勳”,所有侍從官都歸他管理,並負責監察彈劾羣官。
與(yù)聞,參與和知曉。
〔10〕曾(zēng),乃,竟。
建明,建樹倡明。
陪輔,輔助,輔佐。
負,擔負,這兒指遭受。
竊位,竊取官位,指不能恪盡職守。
素餐,白吃,指不勞而獲、白吃官俸。
責,指責,責備。
〔11〕懷、貪,思念,貪圖。
變故,意外發生的災難,指楊惲被戴長樂上書告罪之事。
〔12〕橫(héng),意外地。
被,遭受。
口語,這兒指毀謗誣陷之語。
幽,幽禁,關押。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觀闕,是大臣上章奏事或被皇帝召見的地方。
妻子,妻子兒女。
〔13〕自以,自己認爲。
夷滅,消滅,指殺戮。
塞責,抵塞罪責。
意,意料,料想。
全,保全。
首領,頭頸。
丘墓,墳墓。
〔14〕伏惟,伏在地上想,表敬之辭。
聖主,皇帝,指漢宣帝。
勝,盡。
量,估量。
〔15〕遊道,遊於大道,即學習道義之事,浸身道義之中。
以,連詞,而。
說(yuè),通“悅”,?高興。
過,過失,過錯。
行,品行。
虧,缺失,欠缺。
長(cháng),長久,永遠。
沒(mò)世,過完一輩子。
〔16〕是故,因爲這個緣故,因此。
戮(lù)力,合力,齊心合力。
耕桑,耕田植桑,泛指農業生產。
灌園,澆灌園圃。
治產,治理產業。
以,連詞,表目的,以便,用來。
給(jǐ),供給;公上,公家、主上;給公上,供給國家稅收。
用此,因此,以此。
〔17〕夫(fú),句首語氣詞。
人情,人之常情。
止,禁止。
〔18〕君父至尊親,君至尊,父至親。
這是修辭上的“分承表示法(並提)”。
送其終,爲他們送終、服喪。
有時,有一定時限。
古代臣子爲君父服喪三年。
既,盡,終。
〔19〕作苦,勞作辛苦。
歲,指年;時,指春夏秋冬四季。
伏、臘,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臘日,秦漢時都是節日。
伏,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即初伏);臘,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世以陰曆十二月初八日爲臘日,即“臘八”)。
伏臘都是祭日。
烹(pēng),煮;炰(páo),烤。
勞(lào),慰勞。
〔20〕家本秦也,我家本來是秦地人。
楊惲是華陰人,華陰本屬秦地。
雅,甚,很。
瑟(sè),一種樂器,有弦可供敲擊。
古代趙國婦女多善音樂。
〔21〕拊(fǔ),拍,輕擊。
缶(fǒu),古樂器,瓦制,腹大口小,秦人歌唱時常按節擊缶。
烏烏,嗚嗚,唱歌的聲音。
〔22〕田,用作動詞,種田。
萁(qí),豆莖。
須,等待。
治、萁、時,押韻。
這段歌詞隱含了對朝廷的諷刺,唐顏師古《漢書》注引張晏雲:“山高而在陽,人君之象也。
蕪穢不治,言朝廷之荒亂也。
一頃百畝,比喻百官也。
言豆者,貞實之物,零落在野,喻己見放逐也。
萁曲而不直,言朝臣皆諂諛也。
”
〔23〕奮袖,揮舞衣袖。
低昂,高低起伏。
頓足,跺腳。
〔24〕糴(dí),買進(糧食)。
逐,追求。
什一之利,十分之一的利息。
〔25〕賈(gǔ),商人;豎(shù),奴僕,童僕;賈豎,對商人的賤稱。
污辱之處,骯髒受辱的?地方。
下流,原指水的下游,這裏比喻卑賤的身份和受辱的境地。
歸,歸往一處。
不寒而慄(lì),不寒冷而發抖。
慄,戰慄,顫抖。
雖,即使,即便。
猶,尚且。
靡(mǐ),倒下。
尚,還。
何稱譽之有,有何稱譽,賓語前置句。
〔26〕董生,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漢武帝時的大儒。
明明,意同“皇皇”,匆急慌忙的樣子。
化民,感化老百姓。
睏乏,窮困。
這兩句話引自董仲舒《對賢良策》三,原文是:“夫皇皇求財利,常恐乏匱者,庶人之意也。
皇皇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
〔27〕道不同,不相爲謀:這是引用《論語·衛靈公》的話,意思是思想信仰不同的人,不在一起謀劃事情。
尚,還。
安得,怎麼能夠。
制,標準。
責,要求。
僕,第一人稱的謙稱,我。
〔28〕西河魏土,戰國時期魏國的西河在今陝西合陽一帶,與漢代的西河郡(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勝縣)不是一個地方。
楊惲故意把孫會宗的家鄉講成是戰國魏地,是爲了與下文的安定郡對照,諷刺孫會宗。
文侯,指戰國時期魏國的始創之君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在位),是著名的賢君。
興,建立,創建。
〔29〕段幹木,戰國高士,魏人。
魏文侯請他作宰相,他堅辭不受,文侯乃以客禮待之,尊他爲師。
田子方,也是魏文侯的老師,文侯視他爲國寶。
遺風,遺留下來的美好風範。
〔30〕凜(lǐn)然,嚴肅不可侵犯的樣子。
一本作“漂然”,意同“飄然”,高遠之貌。
節概,節操氣概。
去就,辭官隱居和出仕爲官。
分,分別。
〔31〕頃者,最近,近來。
舊土,這兒指家鄉。
臨,光臨,來到。
昆戎,古代西夷的一支,即殷周時的西戎,是當時西方的一個種族。
舊壤,舊地。
子弟,指後輩子孫。
貪鄙,貪婪卑劣。
移人,改變人的志向情操。
〔32〕於今,到現在。
乃,才。
睹,看清。
隆,指鼎盛時期。
願,希望。
旃(zhān),“之焉”的合音字。
毋(wú),不要。
我才能低下,行爲卑污,外部表現和內在品質都未修養到家,幸而靠着先輩留下的功績,才得以充任宮中侍從官。
又遭遇到非常事變,因而被封爲侯爵,但始終未能稱職,結果遭了災禍。
你哀憐我的愚昧,特地來信教導我不夠檢點的地方,懇切的情意甚爲深厚。
但我私下卻怪你沒有深入思考事情的本末,而輕率地表達了一般世俗眼光的偏見。
直說我淺陋的看法吧,那好象與你來信的宗旨唱反調,在掩飾自己的過錯;沉默而不說吧,又恐怕違背了孔子提倡每人應當直說自己志向的原則。
因此我纔敢簡略地談談我的愚見,希望你能細看一下。
我家正當興盛的時候,做大官乘坐朱輪車的有十人,我也備位在九卿之列,爵封通侯,總管宮內的侍從官,參與國家大政。
我竟不能在這樣的時候有所建樹,來宣揚皇帝的德政,又不能與同僚齊心協力,輔佐朝廷,補救缺失,已經受到竊踞高位白食俸祿的指責很久了。
我貪戀祿位和權勢,不能自動退職,終於遭到意外的變故,平白地被人告發,本人被囚禁在宮殿北面的樓觀內,妻子兒女全關押在監獄裏。
在這個時候,自己覺得合族抄斬也不足以抵償罪責,哪裏想得到竟能保住腦袋,再去奉祀祖先的墳墓呢?我俯伏在地想着聖主的恩德真是無法計量。
君子的身心沉浸在道義之中,快樂得忘記憂愁;小人保全了性命,快活得忘掉了自身的罪過。
因此親自率領妻子兒女,竭盡全力耕田種糧,植桑養蠶,灌溉果園,經營產業,用來向官府交納賦稅,想不到又因爲這樣做而被人指責和非議。
人的感情所不能限制的事情,聖人也不加以禁止。
所以即使是最尊貴的君王和最親近的父親,爲他們送終服喪,至多三年也有結束的時候。
我得罪以來,已經三年了。
種田人家勞作辛苦,一年中遇上伏日、臘日的祭祀,就燒煮羊肉烤炙羊羔,斟上一壺酒自我慰勞一番。
我的老家本在秦地,因此我善於秦地的樂器。
妻子是趙地的女子,平素擅長彈瑟。
奴婢中也有幾個會唱歌的。
喝酒以後耳根發熱,昂首面對蒼天,信手敲擊瓦缶,按着節拍嗚嗚呼唱。
歌詞是:“在南山上種田辛勤,荊棘野草多得沒法除清。
種下了一頃地的豆子,只收到一片無用的豆莖。
人生還是及時行樂吧,等享富貴誰知要到什麼時辰!”碰上這樣的日子,我興奮得兩袖甩得高高低低,兩腳使勁蹬地而任意起舞,的確是縱情玩樂而不加節制,但我不懂這有什麼過錯。
我幸而還有積餘的俸祿,正經營着賤買貴賣的生意,追求那十分之一的薄利。
這是君子不屑只有商人才乾的事情,備受輕視恥辱,我卻親自去做了。
地位卑賤的人,是衆人誹謗的對象,我常因此不寒而慄。
即使是素來了解我的人,尚且隨風而倒譏刺我,哪裏還會有人來稱頌我呢?董仲舒不是說過嗎:“急急忙忙地求仁求義,常擔心不能用仁義感化百姓,這是卿大夫的心意。
急急忙忙地求財求利,常擔心貧困匱乏,這是平民百姓的事情。
”所以信仰不同的人,互相之間沒有什麼好商量的。
現在你還怎能用卿大夫的要求來責備我呢!
西河魏地,是魏文侯興起的地方,那裏有段幹木、田子方留下來的風尚,他們二位都具有高尚的節操,懂得什麼時候該辭官不作、什麼時候該出來做官。
近來你離開了故鄉,到了安定郡。
安定郡位於山谷中間,是昆夷的故鄉,那裏的人多是貪婪卑鄙,難道是當地的風俗習慣改變了你的品性嗎?在今天我纔看清了你的志節!如今正當興旺的漢朝處於鼎盛的時期,望你努力,不多談了。
又遭遇到非常事變,因而被封爲侯爵,但始終未能稱職,結果遭了災禍。
你哀憐我的愚昧,特地來信教導我不夠檢點的地方,懇切的情意甚爲深厚。
但我私下卻怪你沒有深入思考事情的本末,而輕率地表達了一般世俗眼光的偏見。
直說我淺陋的看法吧,那好象與你來信的宗旨唱反調,在掩飾自己的過錯;沉默而不說吧,又恐怕違背了孔子提倡每人應當直說自己志向的原則。
因此我纔敢簡略地談談我的愚見,希望你能細看一下。
我家正當興盛的時候,做大官乘坐朱輪車的有十人,我也備位在九卿之列,爵封通侯,總管宮內的侍從官,參與國家大政。
我竟不能在這樣的時候有所建樹,來宣揚皇帝的德政,又不能與同僚齊心協力,輔佐朝廷,補救缺失,已經受到竊踞高位白食俸祿的指責很久了。
我貪戀祿位和權勢,不能自動退職,終於遭到意外的變故,平白地被人告發,本人被囚禁在宮殿北面的樓觀內,妻子兒女全關押在監獄裏。
在這個時候,自己覺得合族抄斬也不足以抵償罪責,哪裏想得到竟能保住腦袋,再去奉祀祖先的墳墓呢?我俯伏在地想着聖主的恩德真是無法計量。
君子的身心沉浸在道義之中,快樂得忘記憂愁;小人保全了性命,快活得忘掉了自身的罪過。
因此親自率領妻子兒女,竭盡全力耕田種糧,植桑養蠶,灌溉果園,經營產業,用來向官府交納賦稅,想不到又因爲這樣做而被人指責和非議。
人的感情所不能限制的事情,聖人也不加以禁止。
所以即使是最尊貴的君王和最親近的父親,爲他們送終服喪,至多三年也有結束的時候。
我得罪以來,已經三年了。
種田人家勞作辛苦,一年中遇上伏日、臘日的祭祀,就燒煮羊肉烤炙羊羔,斟上一壺酒自我慰勞一番。
我的老家本在秦地,因此我善於秦地的樂器。
妻子是趙地的女子,平素擅長彈瑟。
奴婢中也有幾個會唱歌的。
喝酒以後耳根發熱,昂首面對蒼天,信手敲擊瓦缶,按着節拍嗚嗚呼唱。
歌詞是:“在南山上種田辛勤,荊棘野草多得沒法除清。
種下了一頃地的豆子,只收到一片無用的豆莖。
人生還是及時行樂吧,等享富貴誰知要到什麼時辰!”碰上這樣的日子,我興奮得兩袖甩得高高低低,兩腳使勁蹬地而任意起舞,的確是縱情玩樂而不加節制,但我不懂這有什麼過錯。
我幸而還有積餘的俸祿,正經營着賤買貴賣的生意,追求那十分之一的薄利。
這是君子不屑只有商人才乾的事情,備受輕視恥辱,我卻親自去做了。
地位卑賤的人,是衆人誹謗的對象,我常因此不寒而慄。
即使是素來了解我的人,尚且隨風而倒譏刺我,哪裏還會有人來稱頌我呢?董仲舒不是說過嗎:“急急忙忙地求仁求義,常擔心不能用仁義感化百姓,這是卿大夫的心意。
急急忙忙地求財求利,常擔心貧困匱乏,這是平民百姓的事情。
”所以信仰不同的人,互相之間沒有什麼好商量的。
現在你還怎能用卿大夫的要求來責備我呢!
西河魏地,是魏文侯興起的地方,那裏有段幹木、田子方留下來的風尚,他們二位都具有高尚的節操,懂得什麼時候該辭官不作、什麼時候該出來做官。
近來你離開了故鄉,到了安定郡。
安定郡位於山谷中間,是昆夷的故鄉,那裏的人多是貪婪卑鄙,難道是當地的風俗習慣改變了你的品性嗎?在今天我纔看清了你的志節!如今正當興旺的漢朝處於鼎盛的時期,望你努力,不多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