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爲襲常。
暂无
始:本始,此處指「道」。
母:根源,此處指「道」。
子:派生物,指由「母」所産生的萬物。
塞其兌,閉其門:兌,指口,引伸爲孔穴;門,指門徑。
此句意爲:塞住嗜欲的孔穴,閉上欲念的門徑。
開其兌,濟其事:打開嗜欲的孔穴,增加紛雜的事件。
見小曰明:小,細微。
能察見細微,纔叫做「明」
強:強健,自強不息。
用其光,復歸其明:光嚮外照射,明嚮內透亮。
發光體本身爲「明」,照嚮外物爲光。
無遺身殃:不給自己帶來麻煩和災禍。
襲常:襲承常道。
天地萬物本身都有起始,這箇始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
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認識萬物,如果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麽終身都不會有危險。
塞住欲念的孔穴,閉起欲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
如果打開欲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
能够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強」。
運用其光芒,返照內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絶的「常道」。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