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趙韞退大參書
昨承執事枉駕,以貴鄉諸先生之命,屬爲賀相國馮公壽文,且云本之相國意,又述相國嘗稱弘撰文爲不戾於古法。
此雖弘撰所惶悚不敢當,而知己之誼,則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
即當欣躍操觚,竭其所蓄,直寫相國碩德偉抱、輔世長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國之歡。
然而審之於己,度之於世,皆有所不可。
故敢敬陳其愚,唯執事詳察焉。
弘撰以衰病之人,謬叨薦舉,嘗具詞控諸本省撫軍,轉咨吏部,不允;嗣又奉旨嚴催,不得已,強勉匍匐以來京師;復具詞令小兒抱呈吏部,又不允。
借居昊天寺僧舍,僵臥一榻。
兩月以來,未嘗出寺門一步。
即大人先生有忘貴惠顧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兒持一刺,詣門稱謝而已。
鬚白齒危,兩目昏花,不能作楷書,意欲臨期尚復陳情,冀幸於萬一,蒙天子之矜憐,而放還田里。
夫賀相國之壽,非細故也。
諸先生或在翰苑,或在臺省,或在部司,皆聞望素著,人人屬耳目焉。
公爲屏障以爲相國壽,則其文必傳視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
弘撰進而不能應天子之詔,乃退而作賀相國之壽文,無論學疏才短、不能揄揚相國之德,即朝廷寬厚之恩,亦未必以此爲罪。
而揆之於法,既有所不合,揣之於心,亦有所不安。
甚至使不知者,以弘撰於相國素不識面,今一旦爲此文,疑爲夤緣相國之門,希圖錄用,欺世盜名,將必有指摘之及。
不但文不足爲相國重,而且重爲相國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
即執事代爲弘撰籌之,亦豈有不如是者哉!
不然,操天下文章之柄,爲天子教育人才,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伏謁門下者,咸思得邀相國之一盼爲榮。
其間負名位而擅詞華者,固繁有徒,而相國獨屬意於賤子,身非木石,豈不有心識此義者,而顧推委而不爲,有此人情也乎?所謂韓愈亦人耳,所行如此,欲以何求耶?是用直布腹心,惟執事裁之諒之。
並乞上告相國:倘邀惠於相國,得歸老華山,爲擊壤之民,以遂其畎畝作息之願,午夜一燈,曉窗萬字,其不能忘相國之德,將以傳之紀載而形之歌詠者,必有在矣。
燕山易水,共聞斯語。
唯執事圖之。
此雖弘撰所惶悚不敢當,而知己之誼,則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
即當欣躍操觚,竭其所蓄,直寫相國碩德偉抱、輔世長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國之歡。
然而審之於己,度之於世,皆有所不可。
故敢敬陳其愚,唯執事詳察焉。
弘撰以衰病之人,謬叨薦舉,嘗具詞控諸本省撫軍,轉咨吏部,不允;嗣又奉旨嚴催,不得已,強勉匍匐以來京師;復具詞令小兒抱呈吏部,又不允。
借居昊天寺僧舍,僵臥一榻。
兩月以來,未嘗出寺門一步。
即大人先生有忘貴惠顧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兒持一刺,詣門稱謝而已。
鬚白齒危,兩目昏花,不能作楷書,意欲臨期尚復陳情,冀幸於萬一,蒙天子之矜憐,而放還田里。
夫賀相國之壽,非細故也。
諸先生或在翰苑,或在臺省,或在部司,皆聞望素著,人人屬耳目焉。
公爲屏障以爲相國壽,則其文必傳視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
弘撰進而不能應天子之詔,乃退而作賀相國之壽文,無論學疏才短、不能揄揚相國之德,即朝廷寬厚之恩,亦未必以此爲罪。
而揆之於法,既有所不合,揣之於心,亦有所不安。
甚至使不知者,以弘撰於相國素不識面,今一旦爲此文,疑爲夤緣相國之門,希圖錄用,欺世盜名,將必有指摘之及。
不但文不足爲相國重,而且重爲相國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
即執事代爲弘撰籌之,亦豈有不如是者哉!
不然,操天下文章之柄,爲天子教育人才,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伏謁門下者,咸思得邀相國之一盼爲榮。
其間負名位而擅詞華者,固繁有徒,而相國獨屬意於賤子,身非木石,豈不有心識此義者,而顧推委而不爲,有此人情也乎?所謂韓愈亦人耳,所行如此,欲以何求耶?是用直布腹心,惟執事裁之諒之。
並乞上告相國:倘邀惠於相國,得歸老華山,爲擊壤之民,以遂其畎畝作息之願,午夜一燈,曉窗萬字,其不能忘相國之德,將以傳之紀載而形之歌詠者,必有在矣。
燕山易水,共聞斯語。
唯執事圖之。
作者對滅亡的明朝懷有感情,在清朝不做官。
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被強迫入京參加科考,又有一些無聊文人爲了巴結當權者,邀他爲相國寫壽文。
這封書信委婉而堅決地拒絕了這一請求,並處處結合歸老田園的心願,表現了清高不阿的節操。
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被強迫入京參加科考,又有一些無聊文人爲了巴結當權者,邀他爲相國寫壽文。
這封書信委婉而堅決地拒絕了這一請求,並處處結合歸老田園的心願,表現了清高不阿的節操。
趙韞退:趙進美,字韞退,山東益都人。
大參:對參議官的尊稱。
枉駕:敬辭,屈尊相訪。
駕,車馬。
屬:通“囑”,請託。
馮相國:馮溥,字孔博,山東益都人。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公元1661年)進士,官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尙書。
清大學士俗稱“相國”。
戾:背、違。
惶悚(sǒng):慌亂恐懼。
操觚(gū):作文。
操,持;觚,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度(duó):揣度、估計。
謬:錯誤。
叨(tāo):謙詞,辱承、承受。
控:告訴。
撫軍:明清俗稱巡撫爲撫軍。
咨:咨詢,徵求意見。
嗣:接著。
匍匐(pú fú):竭立。
僵臥:躺著不動,伏處不出。
刺:名片。
陳情:訴説自己的情況或衷情。
幸:僥幸。
矜憐:憐憫。
細故:小事。
臺省:尙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和御史臺的合稱。
此指政權機構的中心。
屬(zhǔ):專注。
屛障:屛風之類。
此指在上面作文或畫圖以贈人的壽屛。
巾笥(sì):用巾包好藏在箱篋中。
笥,箱篋。
揄揚:宣揚。
揆(kuí):衡量、揣度。
法:常規、準則。
夤緣:攀附上昇。
累:連累。
逡(qūn)巡:欲進不進,遲疑不決的樣子。
柄:權力。
伏謁:拜見尊者,伏地而通姓名。
邀:希求。
賤子:自稱。
是用:因此。
用,因。
擊壤:古代的一種投擲遊戲。
相傳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十歲老人擊壤於道。
又有老人擊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
畎(quǎn)畝:田間。
畎,田間小溝。
燕(yān)山:在河北平原北側。
易水:在河北西部。
這裏是作者就北京附近的燕山易水發誓。
大參:對參議官的尊稱。
枉駕:敬辭,屈尊相訪。
駕,車馬。
屬:通“囑”,請託。
馮相國:馮溥,字孔博,山東益都人。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公元1661年)進士,官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尙書。
清大學士俗稱“相國”。
戾:背、違。
惶悚(sǒng):慌亂恐懼。
操觚(gū):作文。
操,持;觚,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度(duó):揣度、估計。
謬:錯誤。
叨(tāo):謙詞,辱承、承受。
控:告訴。
撫軍:明清俗稱巡撫爲撫軍。
咨:咨詢,徵求意見。
嗣:接著。
匍匐(pú fú):竭立。
僵臥:躺著不動,伏處不出。
刺:名片。
陳情:訴説自己的情況或衷情。
幸:僥幸。
矜憐:憐憫。
細故:小事。
臺省:尙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和御史臺的合稱。
此指政權機構的中心。
屬(zhǔ):專注。
屛障:屛風之類。
此指在上面作文或畫圖以贈人的壽屛。
巾笥(sì):用巾包好藏在箱篋中。
笥,箱篋。
揄揚:宣揚。
揆(kuí):衡量、揣度。
法:常規、準則。
夤緣:攀附上昇。
累:連累。
逡(qūn)巡:欲進不進,遲疑不決的樣子。
柄:權力。
伏謁:拜見尊者,伏地而通姓名。
邀:希求。
賤子:自稱。
是用:因此。
用,因。
擊壤:古代的一種投擲遊戲。
相傳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十歲老人擊壤於道。
又有老人擊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
畎(quǎn)畝:田間。
畎,田間小溝。
燕(yān)山:在河北平原北側。
易水:在河北西部。
這裏是作者就北京附近的燕山易水發誓。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