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勝十敗
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
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爲所禽。
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兵強,無能爲也。
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
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
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
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
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
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爲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爲用,此德勝六也。
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
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
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
紹好爲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衆,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
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暂无
暂无
劉邦打敗了項羽,主公是知道的。
漢高祖只是智慧更高,項羽雖然強大,最終還是被擊敗。
我私下判斷,袁紹有十個失敗的誘因,而公有十個勝利的理由。
因此袁紹雖然兵多,卻無能爲力。
一、袁紹繁瑣禮儀太多;公順應自然,這是第一條,道勝。
二、袁紹以反叛漢室的名義出兵;而公以順奉漢室的名義征戰,這是第二條,義勝。
三、東漢的政治失敗在太過寬鬆,袁紹卻用寬鬆來救寬鬆,所以不能震懾;而公用猛來糾正它,並且上下都清楚制度,這是第三條,治勝。
四、袁紹表面上寬宏大量而內心則多忌憚,對所用之人也多有懷疑,重任的只有親戚子弟;而公表面看上去平易簡單,內心卻機明,用人不疑,只要有才就大膽使用他,不分親疏遠近,這是第四條,度勝。
五、袁紹謀劃很多卻不做決定,失敗在執行上;而公有了計策立刻就執行,而且能應變無窮,這是第五條,謀勝。
六、袁紹因爲世代積累的資本,用高談闊論表面禮節來收取名譽,喜歡說空話、裝裱自己的人多歸順他;而公用至心待人,做事推行真誠,不做虛榮好看的事兒,用節儉率領下屬,而對待有功之人卻從不吝嗇,因此忠正,有遠見,還有真才實幹的人都願意投奔您,這是第六條,德勝。
七、袁紹見到飢寒的人,體恤掛念之情,都會表露出來,但是對他看不到的,就考慮不到了,這只是婦人之仁而已;而公雖然對於眼前的小事時有忽略,但在大事上,能接濟四海,給予的恩澤,都超過民衆期待,並且思慮周全,沒有救不到的,這是第七條,仁勝。
八、袁紹的大臣爭權奪勢,讒言四起惑亂視聽;而公用大道統御下屬,連像水一樣潤物細無聲的讒言都行不通,這是第八條,明勝。
九、袁紹分不清是非,而公凡是對的就以禮獎勵,凡是錯的就依法懲處,這是第九條,文勝。
十、袁紹喜歡虛張聲勢,用兵不得要領;而公能以少勝多,用兵如神,我軍都信任您,敵人都懼怕您,這是第十條,武勝。
公有這十勝,對於擊敗袁紹,就沒什麼難的了。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